第2081章 月球新时代(第三更,求订阅)
第2081章 月球新时代(第三更,求订阅) (第1/2页)国际空间站的穹顶观测舱内,张桂棠漂浮着,额头轻轻抵在冰冷的观察窗上。在他脚下——或者说在他视线的垂直方向——巨大的太空船坞就这样飘浮在太空之中。
而在太空船坞中央,流线型的地月飞船“方舟号”正静静停泊,其银白色的外壳反射着地球的微光。
“方舟号”它是人类前往月球的方舟,它将会彻底的改变人类前往月球的方式。
而这一切都是SEA的发明!
想到这,张桂棠的内心是激动的!
作为新一代宇航员中翘楚,张桂棠和任务小组里的其它所有人是不同的,28岁的他,出生在SEA,他出生的时候,甚至上过垦殖区的报纸——对于新移民来说,每一个新生儿,都意味着他们在那片土地上落地生根。
他是第一位出生在SEA的宇航员。
也正因如此,这次任务才有了特殊的意识——新一代已经成长了起来!
这时他的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
“是不是很壮观!”
是高秉涵,这次任务的总指挥,也是“方舟号”的船长,他是SEA的第一代宇航员,曾经多次执行过太空任务以及两次月球任务,他和人类第一名宇航员王宝贤同时接受训练,甚至他曾有机会第一个进入太空。
而现在,他将指挥“方舟号”前往月球。
“船长,这真是一个奇迹!”
张桂棠说的是国际空间站,高秉涵点了点头,说道:
“是的,这个奇迹正是我们创造的!”
说着,他拍了拍张桂棠的肩膀,说道:
“好了,准备一下,我们要出发了!”
很快,伴随着万户角传来的指令,7人任务小组就出发了。
“准备转移。”
身为任务指挥的高秉涵的声音在舱内响起。
宇航员们像一群优雅的水母,沿着连接通道飘向“方舟号”。张桂棠最后一个进入飞船,在舱门关闭前,他回头看了一眼这个人类在太空中的前哨站——透过舷窗,能看到几名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正朝他们挥手致意。
“对接机构释放。”
随着一阵轻微的震动,“方舟号”缓缓脱离空间站。张桂棠系紧安全带,感受着飞船姿态调整发动机的微弱脉冲。
“主发动机启动,三、二、一——”
刹那间,巨大的推力将所有人压进座椅。舷窗外,蔚蓝的地球开始缓缓后退。导航屏幕上,轨道参数不断刷新,从最初的圆形近地轨道逐渐拉长为一条指向月球的椭圆。
他们还需要经过漫长的航行,九天的航程像一场寂静的梦境,相比于登月飞船,方舟号是极其宽敞的,它甚至相当于一座空间站。张桂棠大部分时间都漂浮在观测舱,看着地球从满盘大小逐渐缩小为蓝色的星辰,而月球则从最初的天边银钩,慢慢扩张成布满环形山的巨大球体。
“准备进入月球轨道。”
飞船轻轻一震,减速发动机喷出幽蓝的火焰。月球表面的细节越来越清晰——那些灰白的平原,纵横交错的沟壑,还有远处闪烁着的光泽——那是月球基地的太阳能电池板,足足有上千平方米。它是“前哨一号”的动力来源。
“着陆程序启动。”
“方舟号”在半空中优雅地翻转,将着陆支架对准月面,在电子计算机的控制下。随着一阵轻微的震动和扬起的月尘,飞船稳稳地降落在预定着陆场上。舱内响起“前哨一号”欢迎:
“着陆成功。欢迎你们来到月球。”
透过舷窗,张桂棠看到月球基地的灯光在永恒的黑暗中温柔地闪烁,像一座指引归途的灯塔。远处的地球悬挂在漆黑的天空中,蓝白相间,是他见过最美的景象。
当舱门缓缓开启,张桂棠成为最后一个踏上月面的人。他的靴子陷入细密的月尘中,留下清晰的足迹。
而面罩后,高秉涵的嘴角微微上扬——他知道今天将是人类征服星辰大海迈出的最重要的一步。
从今天起,人类前往月球的方式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过去,每个任务小组,只有三个人,而现在呢?
他们却是七人任务小组!
不仅如此,方舟号地月飞船在返航时,还可以携带超过150吨各种矿物!当然,它在飞往月球时,同样带来了上百吨物资。
“准备货物搬运……”
伴随着货舱门的打开,地球上的人们,同样也通过大屏幕看到了这一幕,几乎所有人都被惊呆了。
科罗廖夫就是这样,看着电视里的画面,他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此时内心的情绪。
已经69岁的他仍然是俄国航天事业的负责人。
在过去的几年之中,为了能够与sEA以及美国进行太空竞赛,他的那个绕火星计划被无限期的推迟了,他们采用了sEA的航天飞机搭载模式,建造了苏联的航天飞机,并且利用其建造了大型的空间站……和平号空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