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二百六十九章:刘辩:弘农杨氏,好为之!

第二百六十九章:刘辩:弘农杨氏,好为之!

第二百六十九章:刘辩:弘农杨氏,好为之! (第2/2页)

杨彪心中涌出了些许不好的预感,但还是咬着牙,拉着三公曹尚书黄琬等人一同登上了自己的马车。
  
  他不甘心于只让弘农杨氏三世三公或是四世三公,他想要让弘农杨氏永远都站在大汉世家豪门的巅峰。
  
  杨彪的心思,旁人并不知晓,只是觉得弘农杨氏一时风光无两。
  
  朝野上下,无人不感念天子对杨氏恩德之隆,心中不免充斥着艳羡之情。
  
  三世三公的弘农杨氏,在汝南袁氏覆灭后,已然屹立于大汉世家之巅。
  
  而杨赐又如此幸运,成为了太上皇的帝师,又得刘辩这位继任的天子信重,杨彪本人亦得官拜河南尹。
  
  尽管杨彪需离职丁忧二十七个月,但谁都知晓,待杨彪守孝期满,迎接他的将是更加光明和平坦的显赫前途。
  
  不过很可惜,刘辩并不是这么打算的。
  
  相反,他永不再录用杨彪!
  
  乐成殿内,刘辩斜倚在玉凭几上,吃着一张以牛肉填充的胡饼,嘴角还残余着些许碎屑,也没有遵守什么“食不言”的规矩,向一旁同样在进食胡饼的卢植道:“卢师,朕愈发觉得自己虚伪了,老太尉与朕,情同祖孙,朕却要这么算计他的儿子。”
  
  卢植缓缓放下手中的胡饼,用一块帕巾擦了擦手,微微摇了摇头。
  
  他与杨彪是至交好友,但念及刚故去的杨赐,不禁喟然长叹道:“若伯献公知晓杨文先所做之事,只怕……会亲手将其扑杀。”
  
  扑杀,也就是将人装在麻袋中活生生摔到死为止。
  
  绣衣直指的密报显示,杨彪头两次显然都没有领悟到刘辩那具“好为之”背后的深意,仍与名士申屠蟠、五经博士韩融、三公曹尚书黄琬等人私下密会,谋划着奏请朝廷重新审理窦武、陈蕃及前朝朋党案。
  
  黄琬是最纯正的党人!
  
  黄琬曾担任五官中郎将,与时任光禄勋的陈蕃共同掌管官吏的选举,是受到陈蕃举荐的门生故吏,也是陈蕃被抓捕和杀死的见证者。
  
  刘辩在黄巾之乱爆发后,赦免了党人,重新启用了黄琬。
  
  如今在刘辩的治下,宦官和士人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矛盾,朝中也都是为人交口称赞的贤宦,但黄琬依旧想要纠集着群臣为窦武和陈蕃等人翻案。
  
  说什么重新审理,那不就是翻案的意思!
  
  若是朝廷不觉得这件事有冤屈,那为什么要重新审理?
  
  然而窦武和陈蕃是什么人?
  
  窦武是桓思皇后窦妙的父亲,因为窦妙被册立为皇后,窦武从小小郎中升任越骑校尉,封槐里侯,食邑五千户。
  
  明面上,窦武任职期间,征召名士,廉洁奉公,不接受送礼贿赂,妻子的衣食仅够吃穿而已。
  
  彼时朝廷因凉州羌乱匮乏粮食,恰好粮食又歉收,人民饥饿,窦武将所得的赏赐,全部分给了太学生,又用车载粮食和饭菜,在道路施给贫民。
  
  海内追求高风亮节的人便互相标榜,为天下名士定出标号。窦武与刘淑、陈蕃合称“三君”。
  
  然后窦武就把持了朝政和北军以及羽林军,由于提出尽诛宦官的建议没有得到彼时成为太后临朝称制的窦妙同意,因此准备私自率军攻打皇宫诛杀宫中宦官。
  
  且不说窦武把持朝政和北军、羽林军,安插党羽心腹占据朝中各大要职,光是为了诛杀宦官便准备派兵攻打皇宫的事情,顺便打算将迎立天子刘宏一起废了换个新的。
  
  就这样的人,也配称汉臣?
  
  而且明面上清廉如水的窦武,在孝桓皇帝驾崩后,陵墓尚未彻底修缮完毕,就奏请窦太后给兄弟和儿子封侯,从宫中带走了许多美貌的宫女,一月之内,从宫中搜刮走了上亿价值的财物。
  
  陈蕃呢,作为窦武在士人之中的合作者,同为“三君”,在听闻刘宏和宦官们抢先一步发动宫变,诛杀了大将军窦武,于是率领属官和太学生八十余人,一起拔刀杀进皇宫的承明门。
  
  持兵犯阙,何以为臣?
  
  更何况陈蕃的儿子陈逸,更是勾结时任泰山郡守的张举以及泰山郡都尉张纯谋反,若非绣衣使者提前探查到情报,彼时朱苗率领的军队定然会遭到袭击遭受损失。、
  
  父子皆为大汉逆臣!
  
  竟然还有人要朝廷为这样的逆臣、叛臣翻案?
  
  卢植早年也不是没有仰慕过这两位前辈,唯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距离才能产生美的道理。
  
  一旦与仰慕的偶像距离太近,看到的真实面目也许往往令人难以接受。
  
  想到这里,卢植不免觉得杨彪这位好友是不是得了癔症。
  
  无论窦武、陈蕃二人是否有罪,他们都曾有意罢黜彼时刚即位的太上皇刘宏。若为这二人翻了案,岂不是否定了太上皇即位的合法性……进而也动摇了当今天子继位的法统根基!
  
  为窦武、陈蕃翻案,于太上皇和天子而言,几同谋逆!
  
  天子三次告知杨彪“好为之”,已经是念在老太尉杨赐的情面上了。
  
  然而这件事杨彪、黄琬等人早已密谋多时,他们原计划在杨赐停棺三月、即将下葬之日,于百官和前来吊唁的士人们面前提出此议,料想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难以拒绝。
  
  一旦此事被摆上台面,无数曾受牵连的士人及党人后裔必会群起响应。
  
  倒并非真有那么多人缅怀挂念着凉了多少年的窦武和陈蕃等人,不过是觊觎这滔天巨浪背后无尽的利益与名望!
  
  只要参与进去,有一二言语,皆能进入世人眼中,皆可扬名!
  
  只是令天子和卢植都格外不解的是,你杨文先是什么人,你还缺这点名望?
  
  以杨彪的出身、名望和资历,九卿只是他的下限,三公只要努努力就能担任,他又从不染指军权,显然也没有谋反的心思,那他图什么?
  
  然而无论杨彪图什么,终归是事不过三。
  
  杨彪在第三次领悟了天子话中深意后,依旧选择与黄琬等人搅合在一起,仅仅准备在杨彪守孝结束后永不录用,而非全族永不录用乃至夷三族,已是天子莫大的仁慈了。
  
  而若是杨彪当真不识相,那刘辩也不会再给予任何仁慈了。
  
  (4215字)
  
  ——
  
  PS:后面还有一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