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三百零一章:高句丽使团

第三百零一章:高句丽使团

第三百零一章:高句丽使团 (第2/2页)

但辽东郡下辖十一县!
  
  而人口少于辽东的郡,如右北平下辖不过四个县,但仅四个县就有六万人。
  
  整个辽东都给卢阜一种荒芜之感,宛如传说中的“蛮荒之地”一般。
  
  这极大地挫伤了卢阜的进取心,不过年轻人总有自己的韧性。
  
  在获得郡守刘胤的准许后,他带着一支百余人的护卫开始了对辽东各县的巡视。
  
  这支百余人的护卫,自然不是辽东郡的郡国兵,而是刘辩从彼时的虎贲禁卫里抽调了百余人作为卢阜的护卫。
  
  整整半年,卢阜深入走访了辽东郡几乎每一个县,最终他得出的结论是,凭辽东郡现在的人力,几乎什么事都做不成。
  
  做事需要人手,可辽东仅有八万人口。
  
  作为直面胡虏的边郡,必须维持一支至少五千人的郡国兵。
  
  这意味着近乎三分之一的百姓家中都要抽调一名男丁服兵役,负担已然极重,实在无法再挤出人力去兴办大事,若是征徭役做事,那会耽误农耕的。
  
  无奈之下,卢阜只得将这些困境写入奏报,寄给远在雒阳的刘辩,拉下脸面哭几声求天子施舍给他几口奶。
  
  刘辩倒也顾念这位师兄,命曹操将捕获的鲜卑俘虏以及因贩卖粮食、铁器、食盐给鲜卑而被判刑的商贾、豪强,悉数发配辽东充实人口。
  
  靠着这两万多“特殊劳动力”,辽东人口才勉勉强强突破了十万大关。
  
  然而,这两万多鲜卑俘虏和刑徒固然是批劳力,但辽东每年九月起就因严寒而无法劳作。
  
  从九月到次年二月,整整半年都笼罩在严寒中。
  
  若遇特殊的年份,甚至要等到五月才能回暖开工。
  
  即便卢阜有心作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多亏了长史,今年辽东百姓的日子好过多了。”一名郡吏看着奏报上减少的死亡数字,忍不住感慨道。
  
  另一名郡吏望向卢阜,眼中带着敬意,道:“今年在平郭建了港口,明年若顺利,当在西安平和沓氏再建两处港口。到那时,咱们辽东的皮毛、牲口、药材,就不用再被那些奸商压至低价收走了!”
  
  “是啊,那些奸商,欺负咱辽东苦寒,只有他们才能将我们的货物收购走,故意压价,现在咱有朝廷的市舶司了!”
  
  “就是,朝廷市舶司以物易物,用咱们辽东的皮毛、牲口、药材换来粮食、布匹和木炭,说不定明年咱辽东人也能吃饱穿暖了!”
  
  卢阜听着郡吏们对他和朝廷的称颂,没有接话,只是默默地将手中关于冻饿死亡的奏报又看了一遍。
  
  他心中清楚,这些改善并非他的功绩。
  
  今年朝廷大力发展海运,革新海船,重开了近海的航线。
  
  作为产粮大州的冀州,得以从河间国的海港直接将粮食运抵辽东,省去了过去陆路商贾转运的巨额差价。
  
  朝廷支援辽东的物资,也不再需要跋涉漫长的陆路。
  
  以往从河间国经蓟县到辽东,少说三个月,还得避开大雪封路。
  
  如今走海路,只需8-10日,途中损耗极小。
  
  尽管冬季渤海有冻海期,但渤海的冻海期是每年十月至第二年的正月中旬,运输也会受寒流影响,比起陆路邮传已可靠得多了。
  
  正是这便捷的海运通道和朝廷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援,才是今冬辽东郡仅三百多人冻馁而亡的关键。
  
  在卢阜看来,百姓能过个稍好点的冬天,全是天子的恩泽。
  
  他不过是仗着天子和父亲的关系,为辽东争取到了这些援助,充其量只是保证了物资的合理分发,处置了几个胆敢贪墨的蠹吏,根本不值得这些郡吏们夸赞。
  
  他正想开口,将功劳归于天子,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辽东郡贼曹掾公孙平猛地推开官署大门,带着一身寒气闯了进来,脸色煞白,气息未匀,急声道:“高句丽,高句丽人……”
  
  卢阜心头一凛,豁然站起,手已下意识按向腰间佩剑,厉声喝令兵曹掾道:“速速击鼓,集结兵马,准备出城迎战!”
  
  既然在辽东郡担任长史,自然是要对周边几个邻居的底细摸清。
  
  鲜卑自有朝廷大军盯着,不必他操心。
  
  扶余和高句丽近年国内的动向,也早被往来其地的汉商和高句丽商人探明,报了上来。
  
  高句丽这个大汉东北方的藩国,近些年还是比较听话的。
  
  前任高句丽王伯固77岁即位,在孝质和孝桓皇帝年间曾多次劫掠辽东郡郡、乐浪郡和玄菟郡,杀死带方县令,抢走乐浪郡守的妻子儿女。
  
  建宁二年(169年),玄菟太守耿临出兵讨伐高句丽,斩杀数百人。
  
  高句丽王伯固投降,其地归属辽东郡,刘宏便将高句丽领土划归辽东郡治下,熹平年间,又将其划归玄菟郡治下。
  
  光和二年,伯固病逝,时年58岁的高句丽王太子高男武即位,遣使来朝。
  
  因要抵御北方强敌扶余,不敢得罪大汉这个外援,一直还算安分,约束部众不得袭扰边郡,并且学习大汉治理国家的方式,又在大汉的要求下学习汉文化。
  
  但骤然听闻高句丽人来了,卢阜的第一反应便是,定是这个寒冬高句丽人熬不住了,故态复萌,又来辽东打草谷。
  
  但公孙平却是连忙止住兵曹掾,喘了好几口粗气,连连摆手,道:“不…不是来劫掠的!是…是高句丽王的使团!”
  
  卢阜动作一顿,眉头紧锁,沉声道:“仔细说!怎么回事?”
  
  作为贼曹掾的公孙平前几日率二百兵卒巡视襄平附近的乡、亭,结果偶遇一支五十余人的高句丽人队伍。
  
  公孙平以为是前来劫掠的高句丽人,顿时怒火中烧。
  
  沟槽的高句丽人,劫掠就算了,还敢深入辽东郡腹地,来郡治襄平劫掠!
  
  公孙平当即领兵上前,准备将这支五十余高句丽人尽数歼灭,却不想其中一名高句丽人在发现汉军之时,立马举起了手里的旌节,用并不标准的汉语自称是高句丽王派出的使者,是来代高句丽王朝见大汉新任天子。
  
  公孙平虽不是辽西公孙氏嫡支,但祖辈也扎根在辽东郡已逾百年。
  
  先祖们杀过的高句丽人也有千八百,因此为了对付这个恶邻,也要求历代子孙必须通晓高句丽语。
  
  公孙平也不听信这名会汉语的高句丽使节一人之言,隔离了这名使者后,用流利的高句丽语与其他随行人员盘问,终于初步确认了这些人是高句丽王高男武派来的求援使团!
  
  (4524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