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9章:幕后主使!大明可以没有张居正,但不能没有王法(求月票)
第0229章:幕后主使!大明可以没有张居正,但不能没有王法(求月票) (第2/2页)他宣称乃是为公理而为。
他高喊着:大明可以没有张居正,但是不能没有公理!
此人的话语极具蛊惑性,不多时便引来了诸多听众,而当他道出自己的身份时,围观的书生士子们纷纷拱手行礼,高呼夫子。
这个中年人,不是别人。
正是张居正的同年、老熟人、曾经的朝堂同僚,而今大明的文坛领袖,王世贞。
王世贞,乃是有名的倒张派。
曾以对抗严嵩而出名,而后靠文章名扬天下,心怀儒家道义,引领文坛复古运动,曾官至从二品广西右布政使。
依照他的能力,但凡努力一点,与张居正关系融洽一点儿,没准儿已经入阁了。
但他认为张居正臣权过重,不宜兴国,曾以地方地震、张居正老家之事,多次抨击张居正。
外加王世贞经常考成政绩差劲,心在山水诗文而不在政事,又喜欢发表抨击朝局的言论,多次被言官弹劾。
当下正处于停职听用状态。
他当下虽无官位,但却是大明的文坛领袖,号召力非常强。
他与高拱的关系并不算好,之所以去拜祭高拱,乃是他当下之志在于编史,他想看一看高拱的文章,然后误打误撞中看到了《病榻遗言》,然后便策划了这样一个倒张局。
他在新郑高家记下《病榻遗言》的内容后,没有着急披露,而是待张居正提前丁忧归来后,先印制一番,在苏州、杭州传开,然后再传至京师。
意在利用民间舆论,使得张居正下台。
王世贞的号召力非常强,朝野上下,皆有熟人,且个人的影响力非常大。
他带着十二名年轻的学生赴京,就是拼死也要令张居正身败名裂。
他带着年轻人这招非常高。
若朝廷杀了他与他这些学生,那几乎坐实了高拱遗言的真实性,张居正定会遗臭万年。
王世贞不觉得自己是报私仇。
他认为自己在诛奸臣,寻正义,让大明朝堂恢复正常的秩序。
很快。
锦衣卫来人,便将王世贞与他的十二名学生抓进了诏狱。
然而,王世贞的这番行为迅速便传遍了京师,无数读书人都对这番行为甚是赞赏。
不惜命而告内阁首辅,此等书生英雄气,是无数书生士子所崇尚的。
很多人觉得,王世贞是在做一件名垂青史的事情。
一些书生士子甚至跑到大街上,学王世贞那样高喊着:大明可以没有张居正,但是不能没有公理!
眨眼间,张居正再次陷入风口浪尖之中。
……
文华殿内。
小万历得知幕后主使是大明文坛领袖王世贞后,气得直想掀桌子。
高拱之言的真伪,实乃信则信之,疑则疑之。
曾经朝廷盖棺定论的事情,不可能被推翻,比如:是否矫诏?王大臣是否是被冯保指使?以及张居正到底有没有贪墨?
小万历考虑的是全局得失。
无论张居正与冯保有没有错,都必须查之无罪。
因为,当下的外朝不能没有张居正,内廷不能没有冯保。
而今,朝野上下,舆论滔滔。
若幕后主使是一般人,朝廷先给其定一个“图谋不轨,扰乱朝纲,散布流言”之罪,然后小万历命人重查当年事后,很快就能还张居正与冯保清白,这样的调查结果,至少能让大多数人信服,努努力,至少能体面收场。
但王世贞是文坛领袖,在官场亦有一定威信。
如今的他,已经搅得两京十三省都在议论此事,除非高拱复活称自己是胡言乱语或王世贞能够低头认可朝廷的查案结果,才有可能解决此事。
不然,即使朝廷的调查结果出来,也会有很多读书人持怀疑态度。
他们觉得,大明文坛领袖不惜命而传播此事,定然不会撒谎。
小万历总不能为了此事,将张居正与冯保的家宅都翻一遍,将戚继光押回京师提审。
有些事不上称没四两重,上称了一千斤也打不住。
圣人的子嗣还是财迷呢,更遑论更多读书人。
张居正不是圣人,固然有缺失,但此刻却绝对不能被这些人打倒。
小万历想了想,看向一旁前来汇报消息的石青。
“石青,将翰林院史馆编撰的先帝实录与王大臣闯宫案的结案卷宗,还有元辅写的奏疏统统让王世贞通读一遍,当下,唯有让他低头,认可朝廷的结果,写出认罪书,才能平息这场乱局!”
“是!”石青重重拱手。
小万历缓了缓,又道:“告诉曹威和吕海,不得对涉及此事的任何人动刑,一旦动刑,那群书生恐怕骂得会更厉害,这些人的嘴巴非常臭,早知就同意元辅封禁天下书院了!”
小万历非常气恼。
当下此事闹得,他已经不知该如何收场。
小万历又看向冯保。
“大伴,你与元辅都不可去诏狱,不可去见王世贞,你们一旦出面,此事只会变得更复杂。”
“老奴遵命!”冯保拱手。
小万历若不说此话,他接下来就会去诏狱,先骂王世贞一顿,然后再让他的干儿子吕海狠狠揍王世贞一顿。
小万历又仔细思索一番,看向一旁的内侍,道:“唤申阁老!”
小万历准备让申时行先去诏狱与王世贞交涉一番,探一探对方的口风,然后再思索让对方妥协的方式。
之所以首选申时行。
乃是因申时行为人随和,说话从来不带攻击性。
而没有选择殷正茂与沈念,则是因二人与张居正关系太好,若说话时急了眼,殷正茂没准儿敢举刀砍人,激化矛盾。
至于沈念,自从沈念在曲阜用匕首杀人后,朝堂百官都觉得沈念被殷正茂带坏了。
沈念一急,也会有各种暴力行为。
“若难以让他妥协,朕就杖毙他,封禁他与高拱的所有书籍,不听话的臣子就应杖毙,皇爷爷有魄力做的事情,朕也敢做!”小万历喃喃说道。
……
这一刻,沈念也知晓了幕后主使是王世贞。
他只有一种感觉:头疼。
在他眼里,王世贞是典型的心有小义而无大义,宁愿大明江山社稷衰退,宁愿这次血流成河,也要将张居正拽下来,也要让张居正身败名裂。
“唉,一起兴盛大明不好吗?非要搞内斗,此事若无法解决,大明恐怕又要走下坡路了,这次,我……要怎么力挽狂澜呢?”沈念长叹一口气,甚是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