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风雪如炉
第四十二章 风雪如炉 (第1/2页)翌日。
早朝会如期在太辰殿举行,但气氛却与往日大相径庭。
少帝高坐龙椅之上,郭太后身披凤裙垂帘听政,而堂下文武百官,都陷入了无人启奏的静默。
这份静默,源自于郭太后多年来的励精图治,用十余年时间把即将分崩离析的北周,慢慢拧成了一艘看起来像样的战船。
但三百年岁月,外加连续几任昏碌之君败光祖辈威望,北周早已经病入膏肓,朝臣对萧氏早没了开国时的忠诚度,谋划的全是一家一族,而穷者恒穷贵者恒贵也已成定局。
无论是郭太后的循序渐进,还是王知言的大刀阔斧,所求都是打压门阀贵族,给底层谋一条活路,让北周得以续命。
但可惜,北周萧氏灭不灭,世家豪族根本不在乎,毕竟南朝北上也好,漠北南下也罢,他们都是具备战统价值的千年世家;虽然国家动荡,家族必然会受些影响,但那是未来之事,北周还没倒亡,就想让他们放血,反哺下面那帮草民,他们凭什么答应?
为此在满朝文武静默良久后,还是有一名御史站了出来,弹劾外戚郭氏恃宠而骄独断专权、私通妖邪为害乡里等等,并列数了赤巫教近年来所犯罪状,前前后后数千条人命,让少帝下令惩治。
这些事情,其实并非郭子淮干的,而是化仙教四处杀人放火,顺便留个‘京城贵人’的线索,郭子淮十几年来都在深居简出隐匿,只是在最后关头,当做关键子揽下了所有罪状。
但这步棋显然杀伤力极强,身为郭氏家主,哪怕郭子淮这么多年什么都没做,没把一个族人发展成下线,整个郭氏的公信力也被瞬间击穿,所有官居要职的郭氏族人,都会受到怀疑。
郭太后的左膀右臂,就是郭氏一族和祝祭派,郭氏一党的臣子,说话就被扣上妖道同党的帽子,祝祭派不能干政,也没法上朝。
为此朝堂上几乎是一边倒的形势,虽然没人说郭太后有问题,但绕过垂帘听政的郭太后,请少帝严惩郭氏一族,意思就已经很明白。
少帝确实想掌权执政,但脑子没毛病,他能上位靠的就是外戚,哪怕郭太后还政了,这些班底他照应得用。
现在顺着士族的意,把外戚废了,那他能指望的就只有现在这些‘义愤填膺’的大臣,这些人连郭太后都敢弹劾,往后主少臣强,能老老实实听他这小皇帝的话?
为此少帝萧泱哪怕也担心郭氏出了大问题,还是以有妖道蛊惑安国公,案件尚未查明不能妄加定论为由,驳回了朝臣的一切诉求。
郭太后从头到尾都没说话,而是在观察满朝文武的反应,她本以为朝臣会找借口,让她交还传国之物或搜查天阁等等。
但朝臣完全没提这方面,提议被少帝连续驳回后,就不再上书,事情走向变成了先审查日后再议。
面对这么软弱的攻势,郭太后知道事情比想象的要麻烦了,而昨天密室失窃,可能和当前这件事没丝毫关系。
事实也不出郭太后所料,散朝之后,雁京市井间就流传出了一则谣言:
少帝已经被郭氏挟制,身不由己被迫为虎作伥,大周早已国不成国。
谣言如燎原之火,迅速在各地燃起,又往外蔓延,连同郭氏族长私通妖邪、国亡于赤妖临周土等字眼一起,传向了无数军民耳中……
-----
另一侧,苍岩山。
天色渐暗,群山之间下起了鹅毛大雪,暗沉沉的天空犹如压在头顶,呼啸寒风裹挟雪花,更是让本就不远的视界,压缩到了身前几十丈。
满是积雪的山坡上,谢尽欢手杵天罡锏,在一处山石下半蹲,检查着几块干粮残渣,身上斗篷被寒风吹的猎猎作响:
“痕迹是近几月所留,这地方寸草不生,应该不会有猎户,会是什么人?”
步月华裹着斗篷蹲在旁边,摇了摇头:
“不清楚,正常应该没人来这里。”
谢尽欢站起身来,举目环视荒山野岭,心头暗暗犯起了愁。
昨夜郭大美人的家产被洗了个干净,他亲手埋的白毛仙子,不认为此事和栖霞真人有关,但在郭大美人眼里,白毛仙子嫌疑最大,为防双方因为误会起冲突,这东西肯定得设法找回来。
当前不太好断定是谁下手,为此只能逐一排除,首先要查的,就是嫌疑最大化仙教妖寇。
房安国这些人全部逃遁,可能有关联的黄凇甲也很难撼动,他便先按照步月华的情报,到苍岩山来看看。
目前好消息是,苍岩山确实有些异样,经过他的寸寸排查,在多处不可能有人出入的荒山野岭,发现了些许人迹。
而坏消息是苍岩山绵延两千多里,从海边延伸到草原,隔绝了北周东部区域,长度宽度都惊人,哪怕有煤球当无人鸡高空排查,想搜出东西也不容易。
谢尽欢环视一周后,继续朝着山里行走,沿途望向身边的步月华:
“你身体怎么样?”
步月华虽然跟着翻山越岭跑了一天,但道行高深并不累,就是感觉有点怪,总感觉背后有个人在盯着她。
但无论是她用方法试探寻觅,还是求助谢尽欢和煤球,都没发现有人尾随,时间一长也只能当是幻觉了。
此时步月华走在身侧,微笑道:
“我身体又没事,就是今天老出现些幻觉,有时候会感觉自己坐在屋子里喝茶,嘴里还有茶水味,但过一会儿又没了,反正挺奇怪的。”
谢尽欢不大理解这是什么症状,想了想道:
“那可能是心比较累,想休息了,再找一会,没结果咱们就回去,京城那边现在估计挺乱的。”
步月华微微颔首,两人相伴继续在风雪中寻觅,搜了周边几百里山岭,直至抵达参商峡附近,在高空侦查的煤球,才发出了声响:
“咕……咕……”
谢尽欢脚步一顿,悄然收敛气息,顺着煤球指引,往东北方的山岭摸去,不过片刻,就被一条峡谷拦住去路。
峡谷蜿蜒曲折,宽约莫几丈,但深达千仞,看起来宛若巍峨险峰崩出了一条裂口,断断续续,东西不见尽头。
谢尽欢探头往底部查看,结果这一眼看过去,心头便是一惊。
峡谷地部山石崎岖,满是浑身披黑甲的军卒,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整齐划一保持静默状态,从上看去犹如涌向京兆府的汹涌潮水,其中裹挟的利刃寒芒,便如同潮水中泛起的阵阵白浪……
----
雁京。
时间刚刚入夜,鹦鹉巷内一间无人租住的小院内,南宫烨在床榻上盘坐,闭目仔细感知。
虽然远隔数百里,但神魂纠缠似乎不受距离限制,她只要放空身心,就好似置身于茫茫风雪之间,能体会到寒风拂面的冰凉,也能感觉黄毛在身侧遮挡风霜的那一丝温暖。
这就是巫术吗,好生厉害……
看起来妖女还没发现中招了……
要不不小心滑倒,让死小子抱一下……
这会不会太假了……
正如此暗暗琢磨间,巷外街道忽然响起了鼓声,惊醒了神游万里的南宫烨。
咚咚咚——
鼓声犹如闷雷,其中夹杂着马蹄蹬踏之声,远远听去好似天边滚雷。
?
南宫烨眉头一皱,睁开眼眸望向窗户,略微倾听又迅速提剑起身,来到建筑群上方打量,结果却见大批军卒,在身着官袍的臣子带领下,飞马穿过端礼街,朝着皇城方向涌去。
而街上不知所措的百姓,则四散往家中奔逃,整个内城霎时间陷入了一片混乱:
蹄哒蹄哒……
“怎么回事?南朝打过来了?”
“出大事了,快回去……”
……
南宫烨起初也以为雁京被人打下来了,但略微观察,就意识到了不对。
二十年前她还在学艺,某次跟着师兄妹去洛京,见过这场面,那段时间被后人称作‘建安之变’,二皇子毫无征兆的发起兵变,刺杀太子逼宫夺权,并派兵屠戮十万府兄弟,还有无数贼寇在城中作乱,一夜过后洛京血染长街,留下的祸根一直埋到今天!
南宫烨对局势也算了解,北周目前的情况,相当于何家私通妖寇祸乱百姓证据确凿,乾帝却没有立即处置何家,甚至继续让何皇后执掌大权,朝臣上书谏言无果,肯定会出事儿。
但她没料到这帮子北周大臣反应这么快,早上弹劾无效,下午就直接带兵逼宫了,说这背后没有一番谋划,她是不信的。
为了弄清楚局势,南宫烨迅速往皇城附近摸去,等来到德昌门外,发现赵翎、令狐青墨等小丫头片子,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竟然在护卫簇拥下,站在远处的房舍上观望。
德昌门后就是郭太后所在的永寿宫,站在街上就能看到修建在宫廷之内的那座天阁,而宫门内外,已经是剑拔弩张。
在宵禁鼓声突兀响起之时,皇城禁卫已经有了反应,封闭宫门列阵城墙上下,太常寺卿陈魑,更是身着白袍手托法鼓,站德昌门上方,望着从千街百巷涌过来的军卒。
下方则是太常寺、刑捕司、凤仪司等衙署的高手,各持刀兵严阵以待;而宫门处,还有前首辅王知言、郭氏几位重臣,以及朝中有名的清流臣子,群情激奋怒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