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都可以来(求月票!)
第241章 都可以来(求月票!) (第2/2页)“重要的是,在去年,我们试图通过苏俄和柯西金和谈的过程中,北越即便想和谈,在这样的损失之下,他们没有办法对本国民众交代,你们明白吗?
我们死了成千上万的士兵,然后阿美莉卡士兵没有多少伤亡,我们要签临时停火协议,还不是永久性的,北越无法承担签署这样的临时停火协议带来的后果。
如果我们撕毁协议,民间的反对声会让他们失去基层动员能力,会让他们很难继续维持丛林战的优势,失去民众的支持后,北越会不堪一击。
而现在,正好春季攻势后,他们造成了超过4000名阿美莉卡士兵的死亡,他们攻占了大使馆,攻入了西贡,总之他们能够对民众交代,我们取得了胜利,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苏俄一直都不介意和谈,一直都不介意充当中间人,甚至对苏俄而言,百越分成南北越,是他们乐于见到的,甚至当年华国如果分成两个国家,也是苏俄乐于见到的,哪怕其中一个国家会是我们的盟友,而不是他们的。
苏俄考虑的永远是自己的利益,而非所谓从阵营的角度去考虑盟友的利益。
最后我们谈阿美莉卡,如果仅仅是阿美莉卡自身,反战情绪一直都很浓厚。
各位就是最好的证明。
更重要的是在春季攻势后,哪怕死亡了如此多的阿美莉卡士兵,哪怕这么多阿美莉卡士兵的死亡是通过电视直播,给全美民众看到,从民调来看,反战情绪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急速上升。
这证明了,民众们能够接受越战是一场失败的现实,能够接受我们要停止战争,哪怕春季攻势,哪怕士兵们阵亡。
既然民意如此,那么阿美莉卡停战也再无阻力。
正是时机如此的巧妙,所以教授才能成功在三方中间斡旋成功,带回临时停火协议签署的好消息。”
腊斯克一顿抽丝剥茧的分析,让在座的大学生们都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理查德·腊斯克追问道:“这真的和教授永远不会失败的光环无关吗?”
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此冷静的分析远没有传奇故事来的有趣。
腊斯克提着公文包走向楼梯,边走边说:“也许有关系,我不知道。”
说完后,他又转身看着楼下的年轻人笑道:
“理查德,如果教授真的有这种光环,我离开白宫前一定好好向他请教怎么样才能拥有这样的光环,到时候我回家再来教你。”
等腊斯克消失在楼梯尽头,理查德·腊斯克的同学把他团团围住:
“到时候必须告诉我们!”
所有人都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
后来理查德·腊斯克写了一本畅销书:《教授的成功之道》,被誉为成功学的经典,里面第一章就是如何打造成功光环。
和谈的影响是如此直接。
本身在春季攻势后,林登·约翰逊的支持率急剧下滑,从约50%跌至26至35%之间。
最有利的民调支持率也才不过35%。
用骤降来形容毫不为过。
而白宫方面原本乐观的战争评估,认为战争就像是“隧道尽头的光明”被证明为空谈。
政府内部都开始质疑增兵策略的有效性,转向考虑退出或谈判路径。
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最微妙的反转,当政府官员们觉得我们要从“赢得战争”向“体面结束”实现一个现实主义的转变时,白宫已经做到了。
白宫和河内方面签署了时长足足一年的停火协议。
时长一年的停火协议,说白了停火一年之后,还能再续,只要国内反战情绪依旧高涨,我们不打了不就是,难不成北越还敢反攻?
林登·约翰逊政府的及时转变,让白宫官僚们都为之一振,大家内心只有一个想法,还是教授有办法啊。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迪安·腊斯克那样慢慢分析出事情背后的本质。
大家只会来一句教授牛逼。
而此时党内冒出来了第三个参选者:罗伯特·肯尼迪,约翰·肯尼迪的弟弟。
此时林登·约翰逊在党内有三个挑战者:罗伯特·肯尼迪、尤金·麦卡锡和乔治·华莱士。
但乔治·华莱士已经宣布退出驴党,作为独立候选人参选了。
此华莱士非彼华莱士。
他是驴党内部的保守派,代表驴党内部的南方州势力,曾经三度担任阿拉巴马州的州长,也是驴党内部任期最长的州长。
阿拉巴马州就是亨茨维尔市所在的州。
不过林燃非常不待见这位,因为这位的观点有些极端。
他支持科吉姆·克劳法,这部法律的大致意思是,白人只能在白人的区域活动,黑人只能在黑人的区域活动,黑人不能使用为白人修建的公共设施,这里的公共设施包括了学校。
其在1963年当选阿拉巴马州州长的时候,就职演说的名场面是:“现在种族隔离,明天种族隔离,永远种族隔离。”
哪怕再极端的种族主义者,在华莱士面前都得说一句,你这未免也太极端了。
为什么他要脱离驴党参选,就是因为黑人压倒性的支持他的竞争对手,他不得不脱离驴党参选。
黑人们恨死他了。
当然,作为马丁路德金公开承认的挚友,民权运动的明灯,公开发表系统性压迫理论,为这帮黑人提供理论武器的林燃,肯定也不受华莱士待见。
也没办法和对方谈笑风生了。
同时,和谈曙光对林登·约翰逊选情起到的效果是显著的。
前面有提到民调支持率的骤降。
除此之外,本来他的支持率已经低于麦卡锡了。
但在和谈后,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党内初选中,林登·约翰逊得了53%的选票,而麦卡锡只有39%。
罗伯特·肯尼迪参选后,罗伯特的支持率是49%,林登·约翰逊只有45%。
和谈后,双方的支持率实现了黄金交叉,林登·约翰逊再度领先。
可以这么说,林燃把林登·约翰逊从深渊里给拽了回来。
白宫内,对总统位置虎视眈眈的汉弗莱,也只能放下自己的小心思。
如果林登·约翰逊自己不主动退出,他实在很难生出和对方竞争的心思。
毕竟大家都在白宫工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越战总不能说自己完全无关吧。
林燃回到亨茨维尔之后,继续投入到可回收火箭的工作中来。
这个时间点,可回收火箭和未来时空最大难度就在于精度,你用多火箭发动机,需要对称位置发动机能够做到推力几乎一样。
现在的这种工人手搓式工艺,想做到完美非常困难。
这是整体工艺的限制,他们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天回到住处后,林燃接到了珍妮的来电。
“教授,我今天晚上和杰奎琳见了一面,她是来做说客的,罗伯特·肯尼迪希望来亨茨维尔市见你一面。”
珍妮作为前日内瓦记者,后白宫记者,在白宫担任记者任期内,因为赫斯特家族的身份,和杰奎琳算得上是朋友。
2月16日,罗伯特·肯尼迪在华盛顿国会大厦的同一地点,约翰·肯尼迪曾于1960年在这里宣布参选,正式宣布参选。
他发表演讲,强调结束越战、解决贫困和种族不公,呼吁要建设新的阿美莉卡领导力。
演讲中,他批评约翰逊的战争政策为不可接受的,并承诺体面结束战争。
最令人尴尬的是,前脚他才宣布,后脚林登·约翰逊政府就已经体面中止战争了,这让罗伯特·肯尼迪陷入了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