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回到地球前
第296章 回到地球前 (第1/2页)一切都如预料的一样顺利。
在测试之前,在地球实验室也模拟过类似场景进行测试,测试的同样很顺利,才会进一步把demo送到月球上。
一开始就下重注的只有两种人,穷凶极恶的赌徒和开了天眼的重生者。
林燃有外挂,但不是去未来的外挂,而是去过去的外挂,这个外挂不足以让他有百分百信心,他提出的技术发展路线就一定是可行的。
但现在,至少证明了这条路理论上可行。
那么,对林燃而言,理论上可行就是实际可行。
他亲自操盘下,沿着这条技术路线推进,最重要有两点优势,一点是效率,这是林燃所带来的,另外一点是上限,这是低温超导材料本身性质带来的。
华国的超导芯片之路,在这一刻才算是正式起步。
未来会不断获得资源倾斜。
在地球观众的视角里,看到的是雷君鼓掌祝贺:
“我怎么感觉怪怪的,雷子庆祝华为芯片demo测试顺利完成?”
“还好吧,这有什么奇怪的,雷总不一直都说要向友商致敬么?”
“总之这确实是一个值得举国欢庆的时刻!”
“超导芯片证明可行,我已经在期待搭载超导芯片的手机在地球上发售了。”
“那还是别做梦了,超导那也是在月球上超导,又不是在地球上。”
观众们在直播间的讨论很热烈,在这样一个历史性时刻。
前两天的内容很丰富,但后面内容就显得有些无聊了。
在月球灰白色环境下,不断把3D打印出来的组件按照激光标记铺设在地表上。
这活林燃在干,雷君也在干,颇有一种铁路工人的感觉,只是他们在铺的不是火车轨道,而是电磁发射轨道。
因为低重力和宇航服的缘故,进展非常缓慢。
“教授,我没搞明白,为什么要真人来干这件事?这不能像铺太阳能电池板那样,交给机器人吗?”雷君问道。
机器人在月球铺太阳能电池板的短视频片段在TikTok和抖音上广为流传,被认为是看上去像ai生成的视频、实际上却是现实世界拍的视频中的典范。
雷君当然有看过。
林燃指了指韦旭航说道:“那个最开始也是真人铺,真人铺设之后,有了足够的视频,然后地球上才能有足够的训练素材。”
韦旭航说:“是的,我们最开始就跟这个一样,我们调侃自己是新世纪的黑奴,在月球上插太阳能电池板是在种棉花。”
这种话相当的政治不正确,什么叫新世纪黑奴,在暗示什么?
总之后续的漫长直播,就是面对苍凉月球环境,然后不断重复普电磁轨道模块。
在这过程中,有对话,有林燃和雷君的对话,还是有很多看点,但和第一天的新鲜感比起来,要弱很多。
而且此时地球上同时爆发了一个足够炸裂的新闻,这件事迅速吸引了全球目光。
那就是大T在自己竞选演讲的时候遭遇刺杀。
林燃他们在月球基地,通过网络看到了图片新闻。
林燃一时间以为自己看错了,不是,这遇刺和翻滚怎么和我那么像呢?
雷君则说:“完了,有了这次遇刺大难不死,感觉大T当选的几率已经超过八成,这对我们可不是什么好事。”
林燃好奇道:“为什么不是好事?”
雷君说:“我个人感觉,一种感觉。”
考虑到在直播,雷君还是很收敛,不愿谈自己的真实想法。
林燃幽幽道:“我还以为刺杀阿美莉卡总统是古老的传统,已经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中,结果没想到现在还能再次重演。”
他想着回到地球之后,把高清视频给下载下来,好好欣赏一下,和自己的伦道夫翻滚有几分相像。
新的热点出现,旧的热点被快速覆盖。
直播间还是很多人,还是大量讨论,但整个这次登月在全球范围内的热度在快速下降。
“雷总这是去月球当牛马了,雷总估计在想,我在卖小米手机的时候说自己去工厂打螺丝,拍戴着无尘帽拿着螺丝刀的小视频,那些都是摆拍,现在我居然跑到太空来给你当牛马铺砖头,还是斥巨资自费当牛马。”
“燃神疑似对雷子太友好了,知道你来月球是来营销的,好,我给你安排干活的活动,让你一直有素材,一直有热度。
如果天天呆在基地休息,然后动辄跑到荒凉月壤看风景,我敢肯定热度绝对不如现在这么高。
虽然身体很疲惫,但热度爆炸好吗?小米这个月多卖了多少车?股价又飙升了多少?雷总已经赚麻了。”
抖音上有很多汽车自媒体博主在也在分析这件事:
“如何评价这次雷总登月,以及未来车圈其他企业的创始人是否会效仿?
我个人看法是大家都很眼馋这波流量,也很眼馋这次雷总和燃神登月带来的宣传效果、破圈效应,我和其他车企高管聊的时候,他们都非常非常的羡慕,具体小米花了多少钱在这次营销上我不能说,但肯定是一个天文数字,百亿够不着但也大差不差的天文数字。
但他们一致认为,这个肯定是划算的,对车企来说非常非常划算,你的品牌形象和创始人形象在这轮登月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宣传,上到申海、燕京、纽约、巴黎这些国内外一线城市,下到国内三四线城市老美的大农村,这些地方都对小米这个品牌有了印象。
包括一些投资机构不是做了研报,显示这个月小米在谷歌的搜索量有了显著提高,在欧洲的销量曲线出现了一个小幅上涨?
这些是立竿见影的效果,长期效果未来会慢慢浮现,他们觉得很赚,我也同样觉得很赚。
至少钱花出去了是有效果的。
在过去一年时间里,我们看到很多品牌,很多车企,他们的钱花出去,没有任何效果,在机场、高端杂志、传统电视台这些地方投放广告,但止不住销量下滑。
如果能花钱就有效果,那传统合资车企这一年多来不至于这么惨,他们不差钱。
所以我觉得很好。
但如果换其他人去,哪怕换像问界的余总这样已经很有网感的人去,起到的效果也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更何况是其他连自媒体都做不起来的创始人了。
大家可以在脑海里把可能的企业创始人过一遍,是不是每个人效果都不如雷君?
唯一一个,我想到有可能能比雷君效果更好的,你们知道是谁吗?”
弹幕各种名字都有,从杰克马、Pony马、Robin到周红衣、李斌、理想等等,汽车主播一个个念,念完后摇了摇头:“都不是,你们没有说出我心中的名字。
马斯克可以,如果是马斯克那肯定有效果,但他是外国人,来不了,国内的话是张朝阳。
张朝阳去的话,有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毕竟他是麻省理工的物理学博士,最近也一直在讲课,有可能能和燃神有一个学术上的共振,虽说燃神说到专业内容他肯定不懂,但他们能更同频的进行交流。
他能成为一个桥梁,让大家更明白这次月球基地测试的意义所在。
而且他去的效果更好,也只是一种猜测,是我个人的猜测。”
在reddit上,阿美莉卡人已经掀起了反思热潮。
“我们的超级富豪的太空之旅VS华国的超级富豪的太空之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