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国大同
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国大同 (第1/2页)万历准备把藩王宗室流放到极南之地来了。
不过,方丈岛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开发起来的。
这边可以说什么都没有,距离大明本土也远得很,开发起来那真不是一般的难。
比如,油盐酱醋、锅碗瓢盆、粮食、布匹等等基本的生活物资,这边都没有,这些都得从大明本土又或者吕宋岛拉过来。
这还不算什么,关键他们建造城池乃至房舍的砖头,量太大了,根本就不可能从大明本土又或者吕宋拉过来。
原本在这边驻守的边军骑兵那也是自己开砖窑自己烧制的。
不过,他们也就需要建一座城池,而且他们还有得是时间,根本不用急,所以砍柴火烧砖那都没有关系。
大同镇整体迁徙过来之后那就不能靠砍柴火来烧砖了。
因为他们足有十三万五千余户,一百八十余万人,建造院落那都不知道需要多少砖头。
更何况这边还是流放之地,而且孤悬海外,并不安全,不说所有百户所都建上城池,所有千户所和卫所那肯定都要建上城池。
这么多城池要建起来,需要的砖头那更是海量的,用柴火来烧砖,那砍柴都能砍死个人。
万历倒是早有准备。
他隐隐记得,这边的矿产那是相当的丰富。
所以,他不但命神机营把原来在漠北用的一千套钻头全带过来了,还专门让永年伯王伟又多打造了一千套钻头带上。
六月二十九壬申,一大早辰时许,俞咨皋才率硕大的舰队离开港口码头,万历便命神机营将士开始探矿了。
这次就没有什么铁路沿线供他们勘探了,而且这边的大河也不适合航运,所以,他直接就命神机营将士从大河入海口的两边铺展开来,沿着海岸线往东西两边勘探。
神机营将士就这么排出网格般的阵型沿着大河两边的海岸线开始勘探了。
他们甚至都不用下船,想看的话直接把威远战舰开过去看就行了。
旗舰之上,小南王朱常治举着望远镜饶有兴致的扫视了一番,随即忍不住问道:“父皇,您这次为什么命神机营将士沿着海岸线勘探呢?
听闻三哥说,上次神机营将士不是直接在大草原上勘探的吗,这海岸线附近可不全是大草原,我们过来的时候很多海岸线附近好像都没长草的。”
你还以为只有草原上有煤矿吗?
这煤矿跟草原就没关系,关键是这边草原上没有修建铁路。
万历耐心解释道:“我们勘探煤矿首先就要考虑开采和运输的问题。
这边还没有铁路,而且港口码头旁这条大河还是随着季节变化的,根本就不适合航运。
现在我们唯一的运输手段那就是海运了,那自然要沿着海岸线勘探。”
哦,原来是为了开采和运输方便啊。
小南王朱常洵闻言,细细想了想,又问道:“父皇,这煤矿是哪里都有的吗?”
这小家伙对自己的藩国还是挺上心的。
听闻神机营将士要开始勘探煤矿了,他还跟小朱常洵聊了半天呢。
小朱常洵那是见识过煤矿勘探了。
上次他们是走了狗屎运,在草原上都能勘探到煤矿,而且还是刚开始勘探就找到一个大型露天煤矿。
不过,这次有没有上次走运那就不一定了。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细细解释道:“这煤矿并不是哪里都有。
现有的勘探手段来勘探煤矿那就纯看运气,上次我们是运气好,刚开始勘探就探到了,这次我们的运气就不一定有那么好了。”
这一次还不幸被他给言中了。
他们的运气真没上次好了。
神机营将士那是两边同时开钻,而且每天每一边都是沿着海岸线往东西两边钻探长宽都是百里左右的区域,也就是说每天他们就能钻探方圆五千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
结果,第一天没探到,第二天也没探到,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还是没探到。
这下不但小南王朱常治有点急了,大同镇总兵秦邦翰都有点急了。
第七天一早辰时许,秦邦翰都忍不住跑到旗舰上来了。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小心道:“万岁爷,砖窑我们都开了上百个了,土砖我们也准备了几百窑了,要不,我们先砍点柴火去烧?”
这柴火烧砖太麻烦了啊。
因为柴火得去砍,而且柴火的燃烧时间根本就没法跟煤相比,烧一窑砖需要用到的柴火那都比煤要多六七倍,一个砖窑那都不知要砍多少柴火去烧,更何况是上百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