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提前接班
第六百七十八章 提前接班 (第1/2页)万历之所以让太子朱常洵学着代为处理政务,其实是想让小家伙提前接班。
因为他有太多的事需要亲自去处理,而朝堂政务又不能丢下不管。
这会儿可是大航海时代,海路的距离那动不动就是几万里。
他要到海外去办点事情,那最少得几个月时间。
如果是建立美洲防御体系这么重大的事情,半年乃至一年时间估计都不够。
问题,这么重要的事情他不亲自过去还不行。
现在戚继光都不在了,他还没培养出能独挡一面的亲信重臣来,这事还只能他亲自过去处理。
其实,就算戚继光在,建立美洲防线这么重大的事情他也得亲自过去。
没办法,这里面不光是人马调动,还涉及到边镇的迁徙,疆域的治理,属国的调度等等,除了他,就没有谁有这么大的权力。
是故,他必须让小朱常洵提前接班,才能放心去办海外的事情。
小朱常洵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这小家伙才跟李廷机学了十来天,处理重要奏折的速度那明显就加快了许多。
有的奏折他甚至不用问李廷机,自己就知道如何批红了,李廷机看过批红之后那也连连点头赞许,表示没有任何问题。
这便行了,小家伙在李廷机的辅佐下处理政务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
二月二十六乙末,正好避暑山庄那边传来消息,毕懋康那都已经把枪管加工出膛线来了,他便决定,让小家伙试试接班。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李廷机才刚捧着一迭奏折来到御书房中,他便直接起身道:“洵儿,你跟尔张在这处理奏折,父皇带长庚去避暑山庄看看枪管的膛线加工的怎么样了。”
啊?
小朱常洵闻言,立马跟着起身道:“父皇,带儿臣一起去吧,奏折到避暑山庄在批阅也是一样的啊。”
这次父皇只是去避暑山庄而已,下次可能就是去北美东都司了。
那么远的距离,奏折打个来回那最少都得两三个月,能一样吗?
万历微微摇头道:“这次你就不要一起去了,膛线你就不懂。
而且这会儿膛线才刚刚开始试制,没有成品给你看,父皇也不好跟你细细解说其中的奥妙,你去了也没多大意义,你还是留下来好好学习处理政务吧。”
呃,膛线我的确不懂。
小朱常洵闻言,只能无奈坐了下来。
万历见状,立马朝李廷机使了个眼色。
李廷机连忙双手将奏折呈上去,请小朱常洵过目。
万历又朝宋应星使了个眼色,随即便抬脚往外走去。
宋应星连忙疾步跟上。
很快,他们便在上万锦衣卫轻骑的护卫下出发了。
这会儿京畿的冰雪都已经消融得差不多了,天气也慢慢变暖了,那小草都露出嫩芽来了。
他们一行上万骑打马出了德胜门,立马就是满眼翠绿之色。
万历甚至都生出一种打马踏青的愉悦感来。
其实,当皇帝一点都不好玩。
那没完没了的政务就如同枷锁一般等于把当皇帝的给囚禁了。
说白了,当皇帝的日常就是处理朝政,不处理还不行。
朝政没完没了,当皇帝的就得不停处理,根本没有自由而言。
他内心里还是比较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历史上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或许,这就是他这个躯体的本性。
不过,历史上的他是选择直接摆烂,不理朝政,想怎么玩怎么玩。
这会儿的他却是选择让太子提前接班,帮他来处理朝政。
说实话,这不用处理朝政的感觉是真的爽啊。
他这一路打马疾行那都觉着轻快无比,不知不觉间,避暑山庄竟然就到了。
这时候永年伯王伟和毕懋康等也在避暑山庄的新南门等候多时了。
万历很是干脆的抬手道:“上马,我们去加工膛线的作坊说话。”
永年伯王伟和毕懋康等连忙翻身上马,领着他往加工膛线的作坊奔去。
这膛线到底怎么加工呢?
说实话,万历也不知道。
毕竟,他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也就是个半吊子。
膛线他也就隐隐记得好像见过,至于怎么加工出来的,他是一窍不通。
那么,这刻在枪管和炮管里面的膛线到底是怎么加工出来的呢?
没过多久,他们就来到了加工膛线的作坊里面。
这作坊不大,加工膛线的机器那也只有丈许长,半人高。
不过,这机器却装了两个蒸汽机,而且还是一大一小,大的装在下面,小的装在上面。
万历见状,那都有点懵。
这机器不动他还真看不出来膛线是怎么加工的。
他细细看了看,随即问道:“孟侯,还有没加工的枪管没?”
那自然是有的。
毕懋康闻言,立马从旁边的铁架上拿来一根铜管。
这铜管比普通的枪管要粗得多,管壁也比普通枪管厚得多。
万历接过铜管一看便大致明白了,铜管之所以做这么粗那就是为了增加管壁厚度,这样才能保证在内壁加工膛线之后枪管强度还能得以保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