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章 朱元璋图穷匕见!
第一八六章 朱元璋图穷匕见! (第1/2页)“从今天起,咱这个大明皇帝,就是国子学的祭酒了!”
国子学内的广场之上,朱元璋提高声音望着众多汇聚于此的众国子学师生出声说道。
他的手里,拎了一个木质的扩音器的。
哪怕在此之前,由皇帝亲自担任国子学祭酒的事儿已经传开了。
很多国子学的学子,都得到了这个消息,并为之议论纷纷,欢欣鼓舞。
可这个时候,听到皇帝当着他们这么多人的面,亲口向他们宣布这么个事情。
众多国子学的学生,还是禁不住为之欢喜起来。
原本众多汇聚一堂的几千师生,没有交头接耳的。
可这个时候,在朱元璋说出这话后,响起了一片欢喜的议论声。
朱元璋把众多学子的欣喜收入眼中,心中同样开怀。
从众学子们的反应来看,自己这个皇帝还是挺招人喜欢的。
自己来担任国子学的祭酒,同样也令得许多学生欢迎。
对于天子门生的名头,还是有很多人在意的。
“说实话,咱一开始时,并没有想着来当这个国子学的祭酒。
可是,咱更没有想到,在国子学里面,居然有这么多人面兽心的禽兽!
有这么多的该死之人!
居然如此这般歪曲咱的意思!
如此丧尽天良,丧心病狂!不知廉耻,枉为师表!残害众学生!”
听到皇帝开口提起这事,再想起最近一段时间里,那接连去世的同窗。
这段时间里,那变本加厉的课业等严苛要求。
以及朝廷所公布出来了,金文徴这些人干出来的事儿。
有人心有戚戚,有人怒发冲冠。
有人恨不得这会儿出去,对着金文徴,魏朝他们这些人的皮,呸上几口浓痰。
就没有见过这样的狗东西。
尤其是原本对于金文徴等人,还是相信,很是尊重的学生们,心情更加复杂,愈加愤怒,伤心,不敢置信。
“现在,这些狗东西都被咱给杀了!
这些狗东西死有余辜!
让他们来国子学当老师,是给了他们天大的脸面。
天地君亲师,这是多大的责任,又是多大的信任!
可他们,却干这些事儿来!
你们都是咱从全国各地,选拔出来的人才。
是我大明的储备人才,今后的栋梁。
你们这些人才,咱不允许被这些无耻之人残害!
虽然惩治了这样的无耻之徒,可有了这前车之鉴,咱还是放心不下。
咱怕再有畜生,对我大明的人才,我大明的希望动了歪心思!
想要进行戕害!
所以咱思来想去,觉得还是由咱这个皇帝,来担任国子学祭酒比较好。
让咱看看,还有哪些贼子,胆大包天,胆敢再做出种种畜生的事情,来残害我大明学子!”
“陛下圣明!”
“祭酒圣明!”
朱元璋这一番话,说的不少学子心情激荡,忍不住出声喊了起来。
能有这样一个陛下,当真是他们的福分!
陛下已经用他的实际行动,来向世人说明了,国子学有多么重要。
陛下对国子学有多么的重视。
由陛下亲自来坐镇,看还有哪些狗贼,敢接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陛下万乘之尊,日理万机,却能为他们的这些学子,做出这等事情,这般把他们的生死给看在眼里。
他们是何其幸运!
“这位学丞,你们也都认识了吧?
没错,他不叫吴行,也不叫吴坤,他就是咱的三儿子。咱大明的晋王!
也是咱派到国子学里,好好看看国子学是一个什么情况,帮咱打理国子学的人!
而今见到了那些人的真面目,咱是万分庆幸,把咱儿子被派遣了过来。
不然,可真就被这些无耻狗贼给欺骗了。
不知道会被这些狗贼们,把我国子学给败坏成什么样子!
将我大明的人才,给残害成何等模样!
今后,他还在国子学这里当学丞。
咱不在的时候,就让他帮着咱多看看国子学。
看看还有没有人,再敢行此无法无天之事!”
朱元璋说着,指向了坐在他不远处的晋王朱棡出声介绍。
听到朱元璋这话,无数师生的目光都投向了晋王朱棡。
陛下有先见之明啊!
很多人的心情,都觉得啊十分的奇妙。
他们居然和晋王殿下,一同在这国子学里待了这么久!
尤其是那些被晋王殿下所教授的学生,心情更是奇妙。
原来,之前教他们的吴先生,居然是陛下的亲儿子!
连陛下的亲儿子,都对算术有如此造诣,还能屈尊降贵来到这里,教授他们算术。
可见的算术,果然是正图!
果然受到陛下重视,今后应当更好的去学习算术!
“你们宋司业,你们今后一样要尊重。
他这个祭酒当的还是很好的。
是咱要当祭酒,才让他从祭酒的位置上下来,成为了司业。
并不是说他做错了事情,咱才不让他当这个祭酒,这点儿需要和你们众人说清楚。”
朱元璋知道,宋讷这次从国子学祭酒的位置上下来,哪怕是自己担任了祭酒,若是不把一些话给说明白。
也必然会令一些人,对宋讷有想法。
从而影响宋讷在国内学里面的威望,不利于今后宋讷在国内学里开展工作。
所以,朱元璋必须要在此时,将一些话给说清楚。
“我知道你们有很多人,都觉得宋司业过于严苛,制定出来了一系列的学规。
治学如治军。
这点,咱今日都给你们说明白了。
严格治理国子学,是咱给出来的指示。
知道为什么咱一个要饭花子,能从那等乱世之中杀出来吗?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咱注意军规军纪严格执行军法,约束手下将士。
让他们打仗之时敢于拼命,但平日里却不扰民。
张士诚,陈友谅等这些人,单这点儿上就远远比不上咱。
所以他们死了,咱活了。
咱不仅活了,咱还开创了大明,成为了皇帝!
知道为什么你们的国子学的学子,能不用经过科考,就直接授官吗?
就是因为你们宋司业,成为了国子学祭酒后,制定出来了一系列严格的规定,对你们严加管束,督促你们学本领。
能从这国子学里走出去的人,那都是有真才实学在身上的。
可以委以重任。
所以,你们才能被授官!
咱要的是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人,咱务实不好虚。
而这些严格的学规,就是保证你们能学本领的一大保障。
很多人,都是有惰性的。
咱知道,除了少数的变态之外,大部分的人都不想主动的去吃苦。
在很多事情上,明知是对的,也难以一直严格的要求自己。
大多不过是奋发图强两三天,紧接着便会再度变得懈怠……
过上一段儿时间,再奋发图强个两三天。
能一直不用别人督促,就能勤奋好学的人真不多。”
听到朱元璋说这些话,很多学子面有异色,一时之间,就觉得皇帝成了他们的嘴替。
关于这个奋发图强两三天,很快便会懈怠的描述,简直是太正确了!
简直就是他们的真实心态。
“所以在这个时候,学规以及严格管教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需要用它们,帮助你们来克服懒惰。
在这几年时间里抓紧学本领。
不好好学本领,接下来怎么能当官?
咱又怎么放心把那么多的重任,交到你们手上?
所以,接下来是国子学学规依旧会严。
依然要让你们的宋司业来狠抓!
不要妄想享福。
来到国子学这里,就是让你们来学习本领的。
不是让你们来享乐的。
如果是享乐,那就别进国子学的大门!”
朱元璋的声音,变得有些严厉起来。
说的很多学生为之肃然。
“当然,国子学以往有些地方,也确实有些不太合理。
比如食物定量,别管人的个子大小,食量多少,别管你能不能吃饱,或者是吃不完,都是同样多的饭。
再比如,专门把这食物做的不好吃。
以此来磨砺意志。
这些在咱看来就有些不合理。
所以咱当了国子祭酒后,这件事儿马上就要进行一个改变。
今后,食物敞开了来供应。
吃不饱可以再次去打,而吃不完的人,也可以少打一些饭。
但是咱却有一点要求,那就是吃多少打多少。
剩菜剩饭,绝对不允许!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谁要是吃不了那么多,却想要多吃多占,打的多吃不下,进行浪费。
那可就要抓典型了!
浪费是可耻的,尤其是对食物的浪费,更是可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