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清妖 > 第27章 停止工作,接受调查!

第27章 停止工作,接受调查!

第27章 停止工作,接受调查! (第1/2页)

真人真事。
  
  赵安承认自己有演的成份,但同时也可以拍着胸脯说他的确给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好事。
  
  比如眼前这个老妇就不是他请的剧团演员,而是真实群众。
  
  赵安在接待期间得知老妇的儿子是在粮库搬卸时不慎被粮袋砸伤死亡,接连两任库大使都不予处理,也没有赔偿,更没有上面官员过问此事,导致老妇的儿子至今尸体都在棺材中无法下葬,因为买不起墓地。
  
  其实这件事赵安完全可以不用管,清律没有工伤赔偿的相关规定,只说官办工程发生伤亡事件的,监管官员需受笞刑和降级处分;民间雇工伤亡,雇主承担相应民事赔偿。
  
  老妇之子是在粮库搬粮受伤死亡,雇主是作为官府的粮库,不符合民间雇工伤亡赔偿条件,而官府对官办工程发生的伤亡是不负责赔偿的,只是对负责官员有惩戒。
  
  也就是说即便赵安依法办事,老妇也得不到赔偿,他只能对江宁库相关人员做出笞刑或降级处置。
  
  但这样做显然无法解决问题,接待时还得知老妇为了这件事曾到江宁其它衙门也反映过情况,结果无一不是被没有管辖权搪塞回来。
  
  不能怪这些衙门,江苏的官的确管不了安徽的事。
  
  道台接待日是赵安为了解决粮食系统内诸多问题专门设置的,不是做样子给百姓看的,所以这件事既然反映到他这里,那肯定要设法圆满解决。
  
  因为他如果再不解决,很难说老妇会不会到更高级别的衙门反映问题。
  
  如行政体系上的领导安徽巡抚衙门,业务体系上的领导漕运总督衙门。
  
  哪怕事情是出在前任手里,且法无规定,但真让老妇到那两个衙门反映,于他这个现任官也是有些影响的。
  
  尤其安徽巡抚朱珪是嘉庆的班主任,前不久刚刚在老太爷那给赵安上过眼药水,这要让朱珪知道此事,很难说朱老师不会借题发挥,给赵安扣上一个无能的帽子。
  
  何况,他上个月顶着压力以督粮道名义行文淮北各地粮库,要求开仓放粮。
  
  此事的执行者是在淮北地区巡视的通判郑符阳,关于淮北灾情严重的相关报告也是郑通判快马加鞭传回江宁的。
  
  郑符阳的报告中指个别严重地区“寸草不生,举目荒凉”,“饥民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正是这些让人细思极恐的字眼迫使赵安立即下令放粮。
  
  制度上,督粮道是无权下令开仓放粮的,督粮道管辖的粮库不仅是调节全省粮价的重要一环,也是各省用于赈济求灾的储备粮,需要由省级衙门统一调度。
  
  真要放粮的话,程序上也是由地方官先报到府里,府里再报到省里,省里研究后再上报户部,户部奏请皇帝批准后再发文省里,省里再要求督粮道和地方予以落实。
  
  整个流程下来,最快也要25天左右,而等灾民拿到粮食,则恐怕得一个月以后了。
  
  交通和通讯水平以及官僚的执行效率摆在那。
  
  事实上,赵安完全可以不管安徽灾情,毕竟他只是粮食厅长,不是安徽巡抚。
  
  真饿死大片灾民,闹出民变什么的,也是安徽巡抚朱珪首当其冲,他这个粮食厅长私底下做些小动作拖一拖的话,弄不好就能让朱珪直接下台。
  
  但,赵安没有这么做,也不耻这么做。
  
  这么做,与前明的东林党有何不同。
  
  为了一己之私,置国家百姓利益不顾,这本就是赵安极为唾弃之事。
  
  诚如他给通判郑符阳的信中所说,“仓粮再重也不及百姓命重”,天塌下来由他这个道台大人一力扛之。
  
  于是,在没有省里公文同意情况下,赵安下令淮北、淮南大小粮库13处统一放粮给百姓。
  
  此举,有效缓减灾情,活人无数。
  
  但后果却是库粮大面积亏空,粮道衙门内部统计显示至少亏空了70万石,而安徽全年给京师应输漕粮仅为142万石。
  
  相当于赵安将一半应在五月送往京师的漕粮就地发给灾民了。
  
  擅自开仓的结果清律也写的明明白白——“丢官自补粮款”。
  
  就算丢不了官也要自补粮款,所以事后赵安个人得拿出几十万两银子来填这个亏空。
  
  填不了,就不是丢官的事,而是杀头的事。
  
  因此当赵安决定不经请示就开仓时,衙门内部一些机构负责人就劝说他慎重再慎重,哪怕再等几天也行。
  
  “此何时也?犹拘泥于常法乎?速开仓!若朝廷问罪,吾家变产抵偿!”
  
  深知早一天放粮和晚一天放粮关系无数人命的赵安,顶着丢官压力,不顾属员劝说,也不顾岳父丁太劝说,强行下令开仓。
  
  岳父丁太无奈只好劝女婿让灾民领粮时打借条,等到了秋后再让灾民拿粮还,这样能少一些亏空。
  
  “春天受的灾,秋后哪有粮还?还了粮,这冬天吃什么?莫不成叫灾民们明年继续受灾?”
  
  赵安何尝不知岳父是为他好,但涉及百姓性命,也容不得他有半点官僚主义作风。
  
  已经做好自填亏空准备,也相信朱珪即使再不喜欢他,也不会拿他开仓放粮一事来攻击。
  
  朱珪,也是清官。
  
  清官,岂不爱民?
  
  好的方面是,得知粮道擅自开仓放粮后,安庆方面并没有发文斥责,而是命各地积极赈灾,看来这位朱老师没那么糊涂。
  
  赵安这边则在收到京里通知后忙于应付考察二人组。
  
  作为官员,解决问题是基本业务能力。
  
  有问题要解决,没问题制造问题也要解决,否则如何显示出官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呢。
  
  老妇的问题赵安处理很快,当天就责令江宁库工作人员给老妇送上其子死亡抚恤金120两,另外安排老妇在粮库的食堂烧饭做菜,以解决其长期生活困难。
  
  老妇对这个处理结果是相当满意的,因为她之前也听说过一些做工死亡的赔偿,大多只是给十两左右的后事料理费,有良心的额外再给几两生活补助。
  
  最多十五两左右。
  
  现在新来的道台大人一次性给了她120两赔偿,不得不说这位百姓都说好的道台大人确是个大好人。
  
  赵安这边在处理完老妇的事后,又调来相关档案,研究发现打清朝开国以来,整个安徽粮食系统发生过的因公伤亡案件多达数百起,但没有一起获得正式赔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