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奇袭紫禁城?
第11章 奇袭紫禁城? (第1/2页)赵安好奇庆遥怎么知道自己进京并住在安徽试馆的。
“大人进京的消息能瞒过别人,还能瞒住卑职不成?”
庆遥自称“卑职”是对赵安的礼敬,他是正三品的头等侍卫,还是爱新觉罗黄带子宗室出身的子弟侍卫,真论起来赵安这个内务府公中包衣出身得在人面前称声“奴才”。
所以哪怕赵安比庆遥品级高一档,肯定也要推让一番,推让的最终结果竟是往后二人以兄弟相称。
正式场合互唤一声“大人”,私底下庆兄、赵兄。
“昨儿个我在宫里当值,听礼部的人说什么安徽赵大人替旨进京陛见住在外城的安徽试馆,我一听这还了得?这不今儿一下值就过来找赵兄来了么!”
庆遥转变的也挺自然,许是知道自己宗室身份摆在这,当真在赵安面前执下礼自称“卑职”,叫外人听了去往上打个小报告也是麻烦。
“.于公,没有赵兄当初在宿州带着弟兄们立下战功,我庆遥这会儿还在鹰狗处养鹰逗狗呢,哪能穿上这身头等侍卫的行头?
于私,赵兄您对我们这帮粗人那是没得说,前前后后光是赏银就好几千两,还给弟兄们请功,弟兄们这年过的别提多滋润了如今赵兄到了京里弟兄们的地盘,说什么也得让我庆遥尽尽地主之谊才行!”
庆遥说得情真意切,不住搓手,唯恐赵安不给他“面子”。
“别人的话,我未必答应,可庆兄您嘛,怎么说来着?对,盛情难却!”
赵安哈哈一笑,虽然他对庆遥等人完全是利用,不过是想在京里安插几颗棋子,将来说不定能用上,毕竟他也不敢说自己不会进京任职。
有几个当侍卫的宫中眼线,不说安全方面有没有保证,起码关键时候能知道这会开得开不得。
但见庆遥对自己足够念旧情,也颇是个重情义的,心中也是暖和,寻思此人值得他再加大“投资”,哪天当上领侍卫大臣的话,自个在京里的安全就更有保障。
又见庆遥实在太热情,便说在试馆里呆的也是无聊正想出去转转。
庆遥一拍脑门,高兴道:“赵兄想去哪儿?这北京城甭管内城还是外城,赵兄说句话,我这就给您带路!”
赵安笑着摆摆手,说自个也是头次进京,这外城就不逛了,各地大同小异,要逛就逛逛皇上和八旗将士们居住的内城好了。
内城,就是满城。
眼下满洲人在中国最大的殖民城市无疑就是京师!
庆遥是宫中头等侍卫,赵安是从二品的署理安徽巡抚,进满城逛逛肯定没问题。
当下赵安带了小栓、徐霖二人,换上寻常百姓服饰跟着连官服都没脱就赶来的庆遥进了满城。
打崇文门进的满城,这崇文门税关是京师第一肥关,之前归和珅管,现在则被老太爷拨给四傻子福长安了。
庆遥的身份让守门的兵丁都不敢查赵安他们的“身份证”,毫无阻拦的就进了满城。
打城门洞出来后,赵安三人就是眼前一亮,满城内的建筑和城市格局明显比外城要整齐,且卫生的多。
满城是原先明朝的皇城及王公大臣居住区域,不管是道路建设还是环卫建筑都比外城要好,还有外城看不到的绿化。
“赵兄,您看,”
作为“导游”的庆遥一路介绍,“这边过去是正白旗的驻地,那边是镶黄旗的驻地,各家王府、贝勒府、各旗的旗人都是依各自的旗聚居的”
赵安一边饶有兴趣听着庆遥介绍,一边观察街面上的行人,发现无论老少大多穿着袍褂,不过即使是普通的棉布袍子其样式也与汉人的长衫有明显区别。
男子无一例外脑后拖着一条或乌黑油亮、或花白稀疏的辫子,提着鸟笼迈着八字步悠悠在街闲逛,遇见熟人就跟小丑似的上前弯腰用手肘碰一下,这个爷那个爷的叫着。
不过满城住的并非都是隶属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的旗人,也有大量被划为旗人范畴的汉人包衣奴才,以及在京里大小衙门工作的汉官。
按庆遥的说法,城里还有大量只准白天进入,夜晚必须离开的各类匠人,以及给满城送菜、送米、送煤的小商贩。
收泔水、掏粪肥的夫役,说书唱曲的艺人,僧侣道士、郎中等也是可以凭证出入的。
如果没有证件擅自进入满城,一经发现轻则扭送顺天府,重则直接丢掉小命。
汉人当官的要是被皇上赏了宅子也能住在满城,如老太爷早年的重臣张廷玉在满城就有赐宅,不过被赐宅的汉官通常只是将赐宅当作值班时的临时歇脚处,基本都在外城另购有宅子供家人居住。
各大衙门的汉人工作人员除值守有集体宿舍,都是下班后必须出城到外城自家居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