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清妖 > 第29章 规矩?我就是规矩!

第29章 规矩?我就是规矩!

第29章 规矩?我就是规矩! (第1/2页)

表情肯定不自然啊!
  
  因为赵安压根没有同学录。
  
  除了一张代表同进士出身的“毕业证书”,赵安啥都没有。
  
  就跟他当初花钱求乡小学的蒋校长办事,蒋校长事是办了,可给的那张童生文凭在县里压根没有存档!
  
  光有存折,它没存根!
  
  这钱,怎么取?
  
  按照正规流程,同科进士人手一本同学录,上面不仅有本科毕业同学的姓名、籍贯、联系方式以及考中名次,还有主考的座师、阅卷的房师等联系方式。
  
  相当于一本小字典。
  
  偏偏这本小字典别的同学都有,就赵安没有!
  
  问题出在哪?
  
  肯定出在负责教育系统的礼部啊!
  
  把时间推回到前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五年,当时礼部的满尚书是常青,汉尚书是纪老胖子。
  
  常青这人一直担任的武职,做过杭州、福州将军,跟福康安一起平定过台湾天地会起义,七十多岁的人了,能当上礼部尚书本质上属于退二线前的调整。
  
  果不其然,去年底常青就退了,接替他的是嘉庆岳父公阿拉。
  
  所以,当时常青只是名义担着礼部满尚书这一职务,实际主持礼部工作的是汉尚书纪昀。
  
  从这条线推论,很自然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赵安的同学录之所以没有发,不可能是礼部工作人员的疏忽,而是源于某种暗示,或者说有人故意为之。
  
  矛头,瞬间指向纪老胖子。
  
  不排除纪老胖子出于某种目的扣发了赵安的同学通讯录。
  
  可能是单纯出于某种恶心,可能是认为老太爷特赐同进士坏了科举的生态环境,也可能是出于某种政治动机。
  
  从现实意义来讲,没有进士毕业生通讯录的赵安官做的再大,只要没有这本同学通讯录他就名不正言不顺,于官场上天生矮人一截。
  
  因为别人问起来时,他根本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相当于骂人揭短的意思。
  
  说白了,赵安连旁听生都不是,他丫就是一函授生。
  
  不知道校长,不知道教导主任,不知道班主任,连同学是谁也不知道,你好意思说你是同进士出身?
  
  最直接的副作用就是赵安无法利用通讯录精准查找自己的本科同学都是哪些人,现今又在哪个单位上班,级别提到了哪里。
  
  万一哪天因某事和某官发生争端大打出手,闹的不可交开,最后一查才知两人竟然是同学,无疑就会成为官场上的大笑话。
  
  官场潜规则是同科进士不仅不能互斗,反而要互相提携,抱成团来一致对外!
  
  否则,同年就失去任何意义。
  
  包括座师、房师皆是如此。
  
  历朝历代,被座师、房师点为进士的官员要是敢上书弹劾座师、房师,甭管出发点是什么都是官场异类,注定前途有限,也会被官场共同排挤。
  
  无它,尊师重道可是儒家上千年的教诲。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王同学出发点很好,有意将同学中升官最快的赵同学捧为同科第一人,进而名正言顺成为同科进士们的带头羊,以“领袖”的身份带领庚戌恩科进士们于官场之中奋勇前进,这样,他们这些在后面跟随的同学才能沾光。
  
  然而,不知实际情况的王同学这个马屁不偏不倚的拍在赵安为官最大的软肋上。
  
  怎么办?
  
  答应吧,拿不出同学通讯录用于交换;不答应吧,人王同学这么热情,又这么多人看着,与他刻意打造的“团结、亲切、人傻钱多”的人设明显冲突。
  
  就这么十几个呼吸的停顿时间,让一帮京油子们察觉到不对,原本喧闹的大堂立时安静了下来。
  
  几十道好奇目光聚焦在赵安手中那本属于王同学的通讯录上。
  
  赵大人这是?
  
  瞧不上年兄王万年?
  
  “.”
  
  当事人之一的王万年脸上原本满怀期待的笑容也渐渐僵硬起来,直觉告诉他自己可能做了什么不应该做的事,但又不知到底哪里做错了,额角隐隐渗出汗珠。
  
  误会,误会!
  
  赵安这边,大脑也在飞速运转,CPU就差烧了。
  
  然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满足王同学,绝不能给苏皖籍在京官员留下一个赵有禄看不起同学,不值亲近的印象。
  
  所谓有问题要解决,没问题创造问题也要解决!
  
  电闪火石间,赵安脸上绷着的表情如同春雪消融般迅速化开,继而绽放更加灿烂的笑容,仿佛刚才的停顿只是在回忆十年寒窗的不易,回忆科举之路的煎熬,回忆金榜题名的万千感慨。
  
  伴随笑声,赵安打开了王同学的通讯录,一目十行,目光迅速在三甲名单中锁定王万年三字,继而轻轻一点,抬头对正忐忑的王同学温和说道:“年兄请求,年弟我理当答应,只不瞒年兄,年弟次此奉旨进京陛见,行程实在匆忙,仓促之间未能将同年齿录带在身边,还请年兄见谅!”
  
  说的颇是恳切,绝对挑不出毛病。
  
  闻言,王同学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原因,心中巨石落地,连忙道:“原来如此,倒是卑职考虑不周了.”
  
  不等说完,却见赵安抬手打断,满面微笑看着其道:“不过齿录虽不能交换,年弟却愿为年兄题上数语。”
  
  噢?!
  
  王同学动容,本科同学第一人愿意在他的通讯录上题字,这是何等的荣耀!
  
  一句自是求之不得后,赵安也不耽搁,挥手示意试馆主事钱文取来笔墨,当着众人面在王同学齿录封面内侧空白处,挥毫写下一行小字:“万年兄,国之干城也。”
  
  落款:“庚戌科同年赵有禄题于安徽试馆”。
  
  简简单单。
  
  赵安原本是想落笔写“万年是个好干部”的,可一想“干部”二字是后世的泊来词,这会引用未免超前,于是改为国之干城也。
  
  国之干城?
  
  这四个字可谓是无尚评价了,用在一个七品芝麻官身上简直大材小用,但效果却是非常明显。
  
  看清题字的王同学当场浑身一震,双手颤抖从赵安手中接过通讯录如获至宝,声音哽咽:“多多谢大人抬爱,大人这题字于卑职而言简直重于千金!”
  
  可不是重于千金么!
  
  效果杠杠的。
  
  京里的和党成员们肯定要卖赵安面子,顺手提拔一个七品小官不是张张嘴的事。
  
  因而,周围一众官员见状哪个不艳羡至极!
  
  阿谀奉承之声再起,都夸赵大人重情重义,题字更是格局宏大。刚才大堂内的微妙气氛一下被冲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赵安情义与气度的高度钦佩。
  
  赵安这边则生出一个念头,那就是“乡党”二字。
  
  所谓乡党乃同乡之党,平民有乡党,官员也有乡党。
  
  做生意需要乡党帮助,进步也需要乡党,这造反又哪个离得开乡党?
  
  在京的江苏、安徽两省官员,不就是现成的乡党么。
  
  大堂内的两省官员还不是两省在京官员的全部,都来的话少说也有二三百人,谁让江苏和安徽是科举大省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