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27万外卖员!你像个....圣人!接手三洋电器?
第595章 27万外卖员!你像个....圣人!接手三洋电器? (第1/2页)翌日,一架湾流550降落在浦东国际机场。
陈延森和萌洁走出贵宾通道,乘坐电梯来到地下停车场。
郭慎一和孟云紧随其后,最外围还有两名身材高大、西装革履的安保人员,以及司机小李。
随后,陈延森坐上一辆黑色迈巴赫,朝着市中心的方向疾驰而去。
他来沪城,倒不全是为了橙子超市的开业活动,同时也想顺路去一趟云速和筷跑总部。
不过,此时都快十二点了,陈延森也懒得折腾裴毅或廖威,索性让小李开去世纪大道,打算先在八佰伴吃午饭,下午再去龙漕路。
车窗外乌云密布,隐约能听见远处传来的闷雷声,看样子一场暴雨很快就要来了。
“这天气变得真快,早上从庐州飞过来时还是晴天呢。”
萌洁枕着下巴,轻声说道。
陈延森靠在后排的座椅上,翘着二郎腿,漫不经心地回道:“沪城四月的天气就这样,说变就变,到了梅雨时节,一口气下半个月都正常。”
“你还挺了解的?”萌洁眨了眨眼睛问道。
“常识而已。”陈延森轻轻一笑。
没过多久,车子就抵达了八佰伴商场门口。
两名安保人员迅速下车,撑开两把黑色大伞,快步走到后座车门旁。
陈延森率先下车,伞面稳稳地罩在他头顶,萌洁、郭慎一和孟云跟在后面,几人快步走进商场。
刚踏入大门,豆大的雨滴就“噼里啪啦”砸在地面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天空顿时电闪雷鸣!
与此同时。
本想出门吃饭的本地人,纷纷把脚缩了回去,转而选择在家点外卖。
街头巷尾,不断有穿着橙色冲锋衣的筷跑外卖员骑着电动车穿梭,车筐里的餐箱用防水布裹得严严实实,雨帽压得低低的,只露出一双专注看路的眼睛。
天气越恶劣,外卖订单和配送费越高,这也是常识。
外卖大战结束后,全国的单日订单量回落到3000万出头,筷跑独占八成。
为确保充沛的运力资源,章旭豪又从兼职骑手里,分批次挑选了7万人,将其转化为全职骑手。
现如今,筷跑骑手部的员工总数已超27万人。
加上总部、分公司的技术、商务、运营、财务和法务部门的人员,共计30多万人。
放眼全国的民营企业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存在。
这一次的骑手转正计划,让无数人受益。
原因也很简单,全职骑手有底薪、交社保、每年发4次季度奖金,就连电瓶车和工作服都是公司免费提供的。
逢年过节,最低200元红包。
而兼职骑手的待遇就差远了,只有配送提成、冲单奖励、恶劣天气补贴、意外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其他福利一概没有。
与桃点点、千度外卖比,收入高出一线。
但和筷跑的全职骑手完全没法比。
梁月便是其中一名幸运儿,凭借日均40单、4.8服务评分和99.4%准时送达率,获得了转正机会。
此刻,她拎着三份外卖,小跑着出了商场。
“妈妈。”三岁的女儿站在电瓶车旁,轻轻唤了一声。
小家伙长得杏眼桃腮,极为可爱。
她陪着梁月送了一年多的外卖,平时梁月取餐、送餐,她就负责守着外卖箱,以防有人偷外卖。
“雨婷乖,饿不饿?等妈妈送完这几单,就带你去食堂吃午饭。”
梁月把外卖放进保温箱里,低头摸了摸女儿的脸蛋问道。
“雨婷不饿,妈妈,我们赶紧走,要不然会迟到的。”
杨雨婷人小鬼大,像个监工似的,催促着梁月上车。
梁月嗯了一声,把女儿放在前面的小板凳上,然后用腿紧紧夹住,一大一小的两个人,骑着电瓶车,冲进了大雨里。
她是个单亲妈妈,老公车祸去世,赔偿金全被婆婆、公公拿走了,一毛钱都没给她留。
对方的原话是:你生的是个女儿,日后保不齐还要再婚,难道竟想用我儿子的丧葬费,养活你跟其他男人的孩子不成?
至于杨雨婷,在重男轻女的婆婆、公公眼里,要不要都无关打紧。
因此,梁月一气之下,就带着女儿跑来沪城打工。
她听人说,沪城的工作机会多、工资高。
可来了之后,现实给了她沉重一击。
沪城的经济确实发达,高薪工作也有很多,但显然不是为她这样只有高中学历的人准备的。
几经碰壁,她也认清楚现实。
工厂流水线的工作一大堆,交点介绍费就能进去,一个月能赚三四千,但中介一听,她还要带上女儿,顿时眉头直皱,把她给淘汰了。
开什么玩笑!
这里是工厂,不是幼儿园,也不是善堂!
餐厅服务员、服装店导购员和商场保洁的工作,她也都试过。
可服务员要值晚班,没人帮她看孩子;
导购员需要站满全天,哪怕女儿坐在角落里,老板依旧嫌她碍眼。
保洁工作倒是时间灵活,把女儿放在储物间就行,可工资低得可怜,一个月三千块。
最后,在她走投无路之际,知道了外卖员这一行业。
虽然没经验,但她还是咬咬牙,拿出为数不多的积累,买了一辆电瓶车跑起了美团外卖。
在熟悉了一段时间后,她才知道筷跑的待遇更好,所以又干起了筷跑兼职骑手。
一开始,由于不熟悉路线和小区楼栋分布,经常找不到客户所在的单元楼。
罚款扣钱,被客户辱骂也是常有的事。
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女儿坐在电瓶车前面的小板凳上,裹着厚厚的棉袄,手里攥着小热水袋,陪着她一家家取餐、送餐。
遇到下雨天,她就把女儿护在雨衣里。
有一次冬天雪下得大,路面结冰,她为了赶时间差点摔车,尽管女儿被吓得紧紧抱住她的腰,但还是小声安慰道:“妈妈,我们慢慢骑,不着急,有雨婷在呢。”
这也是梁月能坚持下来的动力。
特别是最近一个月,她终于转成了筷跑全职骑手,每个月底薪1800元,公司还给交社保,配送费和冲单奖励也都高了一大截。
母女俩的生活肉眼可见地在变好。
每个月360元住房补贴、200元交通补贴、200元员工商城购物金和500元餐补,看上去不多,却让梁月彻底告别了捉襟见肘的日子。
滴滴哒哒——!
沪城的雨,又急又密!
直到一点四十,梁月才忙完午高峰,一共送了19单,可能是没吃饭的缘故,可能是爬了太多楼梯的缘故,她的两条腿都在打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