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专家会诊》
第416章《专家会诊》 (第2/2页)它们顶着一颗与身体比例略显失调的硕大脑袋,脑袋后方的扇形骨质颈盾格外醒目,几乎遮盖了它们粗壮有力的颈部以及部分肩部,高耸的鼻子酷似现代的犀牛,嘴巴则是坚硬的鹦鹉嘴形状,格外显眼,偶尔发出的叫声悠长而洪亮,如同驴鸣一般,在广阔的草原上久久回荡。
“想必各位在会前,都已经看过我们提前分发的相关材料了。”林一洲举起手中的一份文件,语气逐渐变得凝重,“目前白垩纪的恐龙正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亟待我们的救助。尽管我们已经掌握了成熟的时空穿越技术,能够派遣人员赶赴白垩纪前线,但在正式派遣医疗队出发前,我们认为,先开展一场白垩纪与二十一世纪的跨时空对话,让前线科考队与后方专家团队充分交流信息,是至关重要且必不可少的。”
话音刚落,全息投影的画面便随之切换。
只见几只身形矫健的似鸵龙背上骑着龙山人,飞速掠过悠闲觅食的原角龙群,它们身后还跟着几头体型更为庞大的绘龙,绘龙背上驮着大型的木制板车,正慢悠悠地跟在队伍后方。
这些看似充满蛮荒力量的远古巨兽,在龙山人的驯化下,却变得格外温顺乖巧:有的像现代勤恳劳作的老黄牛般,默默承担着负重的任务;有的则似矫健的马儿般,载着龙山人在草原上奔驰,它们皆在一头体型稍大、看似领头的“龙头龙”带领下,缓缓地在草原上啃食着鲜嫩的牧草。
英国科学家威尔逊·大卫率先站起身发言,他的语气中满是对中国时空科考技术的赞许:“非常荣幸能够受邀参与此次重要的会议,我由衷钦佩中国科学家在时空科考领域所取得的突破性成就。根据我们英国科研团队的研究发现,中生代恐龙蛋的化石中含有大量的铱元素,我们推测,这很可能与远古时期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小行星携带的铱物质散落在地球表面有关。”
“您的意思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后的元素,导致了恐龙的疾病?”赵教授问道。
美国科学家埃尔森·皮诺紧接着站起身,补充道:“我们美国的科研团队在墨西哥湾区域的地质层中,也发现了大量的铱元素。我们认为,这些含有铱元素的物质坠入地球后,逐渐融入到了地球的水体之中,随后被地球上的植物所吸收。而恐龙在食用了这些含有铱元素的植物后,便引发了肠胃疾病,同时还导致了身体免疫能力的下降,这或许就是恐龙出现异常的原因之一。”
这时,德国女科学家鲁道夫·辛拉夹着一个厚厚的记录本站起身,她走到播映员身边,将一份带有详细影像资料的存储器递了过去。很快,一个巨大的原角龙胃部三维模型出现在全息投影中,模型还在不断缓慢转换角度,以便在场众人能够清晰地看到胃部的每一处细节。
“我非常幸运,能够在此次会议中获得研究白垩纪恐龙的第一手资料。”德国的生物学家鲁道夫·辛拉指着投影中的胃部模型,语气严谨地解释道,“根据我们德国科研团队以往发掘恐龙化石的经验来看,在许多恐龙化石的胃部部位,往往会发现很多被磨得光滑圆润的小石头。像蜥脚类恐龙这样的庞然大物,正是有了胃石这个‘秘密武器’,才能够消化每天吞吃下的成吨植物。结合此次白垩纪恐龙出现的发病症状,我们推测,恐龙的消化道很可能出现了问题。”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赵教授点称是。
“我们美国的科研团队,也在多具蜥脚类恐龙化石的腹腔部位发现了胃石的存在。”美国科学家乔治·丹接过鲁道夫·辛拉的话头,继续说道,“这一发现说明,无论是体型庞大如小山的蜥脚类恐龙,还是体型小巧如家中猫咪的鹦鹉嘴龙,它们在消化食物时,都依赖胃石的辅助。而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此次出现异常状况的恐龙,大多是龙山人人工喂养的个体,这更印证了消化系统的健康,对恐龙的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