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反差太大了
第351章 反差太大了 (第1/2页)“别的村子不敢说,但红旗生产队村民的日子,肯定会比城里居民日子好过不少。”陈浩道。
集体制其实也有好处,特别是在资金不足,劳动力不足的时候,集体制能很好的将分散的资金归拢起来,将劳动力集中起来。
但这里头有个前提,就是方向得要是对的。
方向如果错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对市场作出了错误的判断,集体制反而是灾难,会将大家伙的资金和劳动力白白消耗掉。
华西村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早在1969年,华西村其实就已经在偷偷的搞五金厂,属于地下工厂,积累的一定的工业资本。
华西村原本资产只有2.5万元,欠债达到1.5万元,靠着五金厂,10年的时间,产值达到了300万元,利润率是30%,总利润是90万,平均下来,一年能有9万的利润。
从负债,到净利润9万元。
紧靠一家小五金厂。
更重要的是,这让华西村的领导人意识到,农业不能致富,只能填饱肚子,工业才有致富的可能。
1980年的时候,华西村的工业总产值就达到了1个亿。
之后华西村的发展越来越好,只是可惜,等到时代的红利消散,供需之间的关系渐渐地从供小于需,调转为供大于需后,华西村的发展势头降低。
简单的说,抓住了时代的红利,大方向只要对,就能赚钱,哪怕是农民,也能赚到钱,时代的红利消散后,得要更精准的方向才行。
而如今,红旗生产队实际就处在时代的红利风口,在陈浩的带领下,大方向不会出错。
“我跟你说个事,我行李箱里还放了别的东西。”陈小婷忽然道。
“怪不得那么重,还放了什么东西?”陈浩看着陈小婷,“还带了些上海的别的特产?我就说,你那箱子重的很,下次回来别带那么多东西,累的很。”
“放假的时间不短,我隔些天会去市里,有什么要买的,市里的商场也能买到,我手上有票。”
生意慢慢的朝着市里扩张,陈浩往市里去的次数也多了。
“我行李箱里带了烟。”陈小婷道,“大前门,还有牡丹牌的。”
陈浩顿住了。
牡丹牌香烟是高档烟,大前门比牡丹牌香烟差点,但也是中档烟。
这两款烟都要票。
像是中华烟,牡丹烟,熊猫牌香烟,凤凰牌香烟,这类高档烟,都是高端的象征,主要供给外交部门,用于招待中华宾客,其中一些还会作为礼品,送给一些国家的领导人。
外轮供应公司、友谊商店、华侨商店,这些单位也是高档香烟的优先供应对象。
而大前门,则是优先供给机关干部,以及较大的国营单位的领导干部。
简单的说,无论是大前门,还是牡丹牌香烟,都不是一般市民能消费的了的,价钱只是一个方面,主要是渠道难寻。
“带了多少包?”陈浩问道,“你是打算走关系用的?”
“大前门有8条,牡丹牌香烟有3条。”陈小婷道。
???
!!!
陈浩诧异的看着她。
他只以为带了几包,毕竟这些烟都是中高档香烟,需要票,购买渠道比较困难,能买几包就不错了。
陈小婷居然带了这么多条!
“你可以啊,去学校几个月,知道带当地的香烟回来,还挺有本事的,弄了这么多条香烟。”陈浩琢磨了下,“你是打算卖掉这些香烟?”
这么多条烟,肯定不是赶情搭礼,只能是倒腾着卖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