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唐协律郎 > 0260 刺史雅兴,礼佛虔诚

0260 刺史雅兴,礼佛虔诚

0260 刺史雅兴,礼佛虔诚 (第1/2页)

汴州的相国寺历史悠久,始建于北齐年间,据说这寺址乃是战国四公子之一魏国信陵君的宅邸。
  
  寺庙最初名为建国寺,初唐时毁于战火,后来又经重建。唐睿宗李旦以相王而继大统,于是便诏改建国寺为大相国寺,并出内帑加以扩建,使得这座寺庙成为整个河南地区都首屈一指的名刹。
  
  相国寺有这样的渊源,使得这寺庙也成为左近善男信女和世道名流往来聚会的场所,寺庙中有一座禅院用以存放和树立各种各样的刻碑,既有信众礼佛供奉的经碑,也有记录各种仁人善事的功德碑。
  
  一些过往在汴州境内担任官职的官员,有的政绩出众,也被民众自发的刻碑于此以作瞻仰纪念。
  
  源复最初来到汴州的时候,也曾应邀前来游览相国寺的碑林,当时还不乏畅想自己在任其结束之后会获得州人怎样的评价,能不能有幸也留碑此中。
  
  此番再来相国寺,他却再没有了这样的心情,而是满怀焦虑的喝令州卒和寺中的僧侣们将一座功德碑树立起来。这功德碑正是寺中所造,为惠妃纪事之碑。
  
  “功德碑树起之后,还有什么样的诵经法事、时流聚会,全都尽快操持起来,不必省俭!尔等僧徒专心用功,事毕后凡所耗用皆由州府付账!”
  
  源复亲自监督着竖碑事宜,同时还一脸严肃的叮嘱此间的僧长们。
  
  之前与张岱交涉无果,他心中便暗生不妙之感。而那小子果然做事不留情面,直接向朝廷进行控诉,甚至还向惠妃告状,而朝廷也很快便作出反应,派遣两路使者奔赴汴州加以调查。
  
  源复自知眼下州事诸多不协,如果细致纠察一定会查出一些问题出来。
  
  如果仅仅只是他对州事的处理不当,那么事情还可以在外朝进行辩论分讲,毕竟每个人对人对事的看法都不尽相同,他虽然在一些方面做得不够好,但在某一些方面却也可圈可点。
  
  就算是论定有罪,他父亲也可以在外朝进行一些人事上的修补调度,可以让大事化小,最终落在他身上的问责也能尽量做到从轻发落。
  
  更何况源复也并不认为他的做法有什么不妥,或许在力度和步骤方面稍可商榷,但在面对如今这种情况,换了其他人在他的位置上怕也不能做得多好。
  
  甚至是以精干著称的宇文融,也要仰仗他在汴州这里做出配合。说到底,如今河南河北这种混乱的局面,其一自然是天灾所致,第二就是开元十三年那一场不合时宜、劳民伤财的东巡封禅了!
  
  说到底,他们这些州县官员到现在为止,都是在为之前一意孤行坚持要封禅的张说收拾烂摊子。
  
  张说的孙子还不知天高地厚的入州搞事,打扰各州行政,如果朝廷真要拿他开刀严惩,那其他受灾州县的官员怕也免不了惴惴不安,或许会令各州情况变得更加恶劣!
  
  政事方面,源复还没有太过担心,但为了给巡察官员留下一个尚可的印象,他也勒令州吏们停止了之前关津设卡、大税行人的做法,不要表现的过于严苛、热衷于与民争利。
  
  除此之外,比较让他担心的就是武惠妃功德碑一事。哪怕这造碑流程并不合法合规,但这件事本身就没有道理可讲,如果武惠妃因此对他心存厌恶、甚至是记恨,那恐怕也免不了会影响外朝针对他的风评和处置。
  
  所以他一连好几天来到相国寺,督促造碑竖碑事宜,赶在宫使到来前将这件事处置妥当,以证明自己绝无阻止此事。
  
  届时若再稍作贿结,兴许宫使还能为自己美言几句,证明自己无辜,一切都是张岱这小子在用奸使坏,仗着惠妃的宠信在外欺下瞒上、兴风作浪!
  
  只可惜汴州与洛阳之间消息交流并不顺畅,他只是通过父亲使派家奴报信知道了朝廷遣使的决定,但具体派遣的是谁则还并不清楚。若知使者具体是谁,那自然能够更加有的放矢的做出应对准备。
  
  他这里还在盘算着相关的事情,忽然有留守州府的官员匆匆入此,一番寻找后快速的来到他的面前叉手道:“启禀使君,府中有客递帖叩门,自言乃是朝中来使……”
  
  “朝中来使?州境相候之人怎不依令先告?可知来人是谁?”
  
  源复听到这话后自身脸色大变,他身为州刺史,等闲不能出境,只能安排属官守候在州境几处大道关口,并嘱令他们在迎接到使臣仪仗后便立刻派人归告情况,却不想他这里还茫然无觉,使者竟然已经杀到州府中。
  
  他接过属官递来的名帖,发现来人竟是裴伷先,而且职衔还是河南黜陟使,心内不免又是一惊。
  
  所谓黜陟,便是指的审量贤愚、考功大小,以定官员之升降进退,直接决定州县官员称职与否和官职的升降,在各类使职中职权也是非常的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