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查清
215 查清 (第1/2页)肃王出手,事情很快就被查清了。
赵仲樵之所以能回来这么快,确实是因为他立了很大的功劳。
据说是他在上工时,无意中在路过的矿山上,发现了细小的黄色晶体。
之后他对此事上了心,下了工后也不去休息,自己拿着斧头去开掘,结果就找出了黄铜矿。
黄铜又叫“傻子金”,有非常广泛的用途。除了日常用的器具可以用黄铜来制作,黄铜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铸币!
没错,就是封建王朝的国家所使用的铜钱,其中就有很大成分,就是黄铜。
而且赵仲樵发现的这处黄铜矿,不仅储量丰富,而且黄铜纯度很高。
采石矿的官员心中欢喜,亲自去上官处请功。
最后这位官员得了什么好处且不说,只说赵仲樵却因此脱了罪身,得以重返京城。
肃王还打听到另一个消息:昌顺伯府的二夫人洛思潼,在年前一场火灾中,带头冲进火场,将给边军制作的棉衣,冒死一趟趟抱出来,为此使得这一批棉衣如期发到边军手中,使边军减少冻伤,为此她得了嘉奖,给减免了两年牢狱之灾。
之后,她又教导女牢中的牢犯们识字上进,每日念忏悔书,使得女牢中风气为之一变,于是,再次得了嘉奖,又减一年牢狱。
又有牢头分发粮食时突然口吐白沫,倒地不醒,洛思潼临危不乱,给牢头做急救,还灌了尿液催吐,最后撑到大夫过来诊治,侥幸保住了牢头的性命,再减一年。
而就在前两个月,洛思潼等女囚外出放风时,察觉到不远处的地面下似有异动。她留了心,之后每次走到此处,便用心观察,终于让她发现下边有人在挖地道。
之后牢里的差役瓮中捉鳖,逮住了欲要越狱的男囚,洛思潼再立一大功,被减免了四年牢狱之灾。
直至如今,洛思潼还有不到半年就可出狱。
若是这半年时间,她再有立功表现,怕是立马就能走出囚笼,重见天日。
说实话,肃王带来的这两个消息,一个比一个出乎赵灵姝、胖丫和常慧心的意料。
赵仲樵能发现黄铜矿,这在他们看来并无可能。
因为赵仲樵自幼长在老夫人膝下,那是连五谷杂粮都分不清的主。
他又不喜欢读书,连“三百千”都背不下来,一个童生更是考了几年都没考上。
而要从细小的黄色晶体,猜出矿山上有黄铜,进而找到黄铜矿,这得要有多丰厚的知识储备,多大的机缘,多大的能耐?
很显然,他们认知中的赵仲樵,绝对没有这个能耐。
他的能耐,都用在了迎来送往,与人打屁吹牛上。至于正儿八经的本事,他是一点没学会。
话又说回来,采石场的工作乏累,便是做惯了力气活儿的壮汉,一天下来也被累个半死。
赵仲樵却自小长在富贵窝里,在进入牢狱前,他吃过的最大的苦,就是上火喝的黄连汤。
也是因为他那具身子养尊处优惯了,这才导致流放路上,他几次三番险些丢了命去。
虽然侥幸保住了性命,安全走到了流放之地,但他身子骨也毁的差不多了。
采石场那么繁重的工作,每天不是要砸石头,就是搬石头,他怕是连石头都搬不动,一天到晚不知道要挨多少打。
就这样懒散无能之人,若下工,他必定第一时间躺在床上休息,还指望他拿着工具去找矿产,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这其中还有另一个华点,就是下工后工人手中还拿着工具……要知道,采石场工人手中的工具,要么是撬棍,那么是斧头,要么是镢头,最不起眼,也是能抬起石头的棍子。
这其中哪一样,不是轻轻松松就能致人死命的?
采石场的官员和监工是有多心大,才能在下工之后,还放任这些东西留在这群苦役手中?
难道他们就不怕,这些人受不住压迫,晚上趁他们不备摸进来,直接取了他们的项上人头?
事情真是槽多无口,稍微一琢磨,便让人忍不住想要冷笑出声。
这设计真是要多粗鄙就有多粗鄙,这是生恐别人看不出来,这里边藏着猫腻。
然而,即便明知道里边藏着猫腻,他们还没办法揭穿。
因为赵仲樵能回京,就说明采石场的官员已经与赵仲樵成了一条船上的蚂蚱。涉及到赵仲樵的性命,那些人许是无所谓,那若与自己的身家性命有关,他们一定会闭紧了嘴巴。
赵灵姝能想明白的事情,常慧心如何想不明白。
一时间,就见她面上都是气愤,“这件事,肯定不是赵伯耕做的。”
赵伯耕没那么大的能量,也没那么大的能耐。
所以,问题又回到了原地,究竟是谁在幕后设了这样一个局,帮助赵仲樵逃出生天?
众人心中都有猜测,但还是那句话,没有确凿的证据,说了也白说。
“证据难拿,即便查到最后,说不定也牵涉不到那位老大人。”
常慧心想了许久才说,“那就这样吧,别查了。”
“不查了?你心中能咽的下这口气?”
“自然是咽不下去的。但是……”
但是赵仲樵自来就不是善茬,这次因他们娘俩之故,他们不仅遭遇了牢狱之灾,且险些把命都丢了。
赵仲樵这人睚眦必报,肯定咽不下这口气,事后必定会施行报复。
他们与其费尽心机抓他的把柄,不如以逸待劳,等着他继续出昏招。
到时候把他摁死,再把他送进去。
但还有一件事,就是那位老大人。
若他一直大权在握,怕是赵仲樵即便二进宫,他也能再次将人弄出来。所以,最先要做的,竟是要让那位老夫人别再插手此事,亦或是让人失权失势。
但那是正二品的户部尚书,是陛下的心腹股肱,手上掌着全国的赋税钱粮。
这就像是一座厚重的大山,哪里是他们想搬就能搬开的?
这些话常慧心没说出口,但肃王却看出来了。
他就攥住了她的手,“夫人不用为此作恼……许是再过些日子,事情会有转机。”
“你这话什么意思,难不成是……”
肃王轻笑,“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花无百日红,人也没有一直得势的……夫人且耐心等等就是,总之这种事情,一时半刻的也急不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