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集散中心看地规划,准备开搞
第三百八十章 集散中心看地规划,准备开搞 (第2/2页)行政部门设一个综合办公室就行,连人力资源部都给免了,交易集散中心又不是电子厂机械厂,不需要高端人才,随时都能招工,所以尽量别搞太多部门,弄得过于臃肿,能精简都精简。
还有市场部,负责市场调研、产品推广和品牌形象建设,客户关系维护等等,也就差不多了。
最后是财务部,负责资金管理、会计核算、成本控制和财务报表编制,这个集散中心涉及到的账目数据比加工厂会更为复杂,除了让施秋晴掌管,许承安还打算多请一个专业会计和一个专业出纳,大学生不好请,但是沧城夜大就有很多专业会计班出身的人才,可以满足需求了。
对于许承安的规划,周建国没有意见,他觉得挺周详的,想来他对这个大项目早就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周副市长还有其他事要忙,带许承安看了地,谈了会之后,便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许厂长,沧城的黑木耳产业项目就彻底交给你了,这可是一个涉及到数千万产业价值的农副产品的大项目,你的肩上承担着无数家庭脱贫致富的希望,任重而道远啊!”
数千万在八零年代是什么概念?对于沧城这种位于林区,以农林业为主的小城而言,黑木耳这个农副产品的产业价值已经是GDP很重要的一部分,为此地方政府才会花那么大的力气,出让那么多的资源支持,否则的话,光靠周建国和许承安的交情,这个集散中心不可能得以审批。
“周市长,我一定尽力而为,不负您的厚望!”
许承安郑重地点头,就像在许下一个承诺。
这就是他打算几年后才离开沧城的原因。
一方面钱还没挣够,另外一方面产业链还没完成打造成熟,能脱离自己的关系顺畅运行。
周市长对我寄予厚望,做人得有始有终,绝不能半途而废!
以建平目前的能力也无法接班,哪怕他成长得很快,还是得多培养几年才能交接。
总之,在离开沧城之前,我得得把一切都搞好,这也是也是为了自己,毕竟就算去了别的地方,只要厂子和集散中心不出问题,还是会给我带来源源不断的后续收入。
有个几年的时间,也差不多了。
周建国又对另外一边的赵建平道:“赵副厂长,你身为许厂长的左臂右膀,也得辅佐他,一起把这个集散中心搞好啊!”
赵建平是许承安的亲信,这次看项目用地又把他带了过来,那就是有让副厂长参与的意思了,周建国才会有此一说。
“是,周市长,那是必须的!”
赵建平连忙点头。
如周建国所料的那样,赵建平得参与这个项目,而且为了以后的交接,许承安会让他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管是省会市场那边的事务,还是集散中心的管理。
但是光有赵建平还不够,那么大的一个集散中心,靠赵建平一个人怕是管不过来。
身边的人才不多,有能力,有见识还有魄力的就更少,好在许承安心里头还有另外一个人选。
地都批下了,这件事已经板上钉钉,不可能还有变故,既然已经确定下来,趁着进城,也是时候找他谈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