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去省会谈电视广告,火车上碰到的装比暴发户
第四百零九章 去省会谈电视广告,火车上碰到的装比暴发户 (第1/2页)周一,许承安去了一趟省会。
这次有两件事。
第一,他的机械精通级别已经提升到完全可以全面升级第一代东风大卡车的水准了,于是许承安画了升级图纸,打算亲自拿去给老教授。
前世第二代东风大卡车是87年量产上市的,不过86年就已经试产了,这会是85年的第四季度,还能赶得及。
第二件事嘛,则是黑木耳打广告的问题,让沧城黑木耳的名气在省内彻底打响。
十月份黑木耳就陆续开始采收了,得提前一些和电视台敲定合作。
同行者还有梁文峰和赵建平,黑木耳秋收前加工厂和集散中心的事少,两人都很是清闲,可以参与一下,这个经历也能让他们涨涨见识。
三人坐的还是硬卧,现在有钱软卧也买不到。
赵建平去省会好几回了,上次春耳出的时候还在那边待了大半个月,梁文峰也不是初次去省会,然而两人都颇为激动。
让自家的产品名气在全省打响,他们眼里是这是个很宏大的目标。
同卧铺还有其他两个人,一胖一瘦,瞧着也是生意人模样,从打扮和气质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用摩丝梳着醒目的发型,西装革履,随身永远有个真皮挎包,浑身上下都是金钱的味道。
两人坐在下铺攀谈了起来,聊得越来越起劲,胖子满面红光地说道:“我那纺织厂做得还行,今年下来到现在已经挣了超过十个,争取年尾挣到十五个!”
瘦子长着两撇八字胡,样子看似很是精明:“你这是发大财了啊,我倒腾点旧电器,运一车到农村才挣个一两千。”
“那也很不错了啊。”
“没有没有,就挣几个小钱而已,哪能和兄弟你做正规厂子比呢!”
“……”
两人眉飞色舞地大声吹着牛皮,都在故意凡尔赛。
改革开放后找到挣钱机会暴富的人不在少数,基本上谁敢大胆做点生意都能赚到钱,而且这两人的路子都算走对了。
不管纺织厂还是倒卖二手电器,在这时候都挺赚钱的。
但是,纺织厂很快就会越来越多,随着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而变得内卷。
至于倒卖二手电器,短期内挣点快钱可以,也不是长远之计,而且这种生意就像梁文峰以前做的灰色产业,做不了大。
两人吹了会牛皮,注意力转到许承安等人身上,瘦子主动问道:“几个哥们,你们干嘛的啊?”
许承安随口回应:“我们吗,卖点干木耳。”
瘦子微微点头:“干木耳啊,这玩意还挺贵的,好的得卖十几块一斤呢,而且很多地方都缺,应该能挣到点钱!”
胖子也出声道:“一年下来,挣三五个应该没问题吧?”
他只道许承安也就做个干木耳搞批发之类的小作坊而已。
“还行,混口饭吃。”
许承安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卖个农副产品一年挣三五个也算可以了,总比领工资好嘛!”
胖子口气里头带着优越感。
赵建平心里有些不爽,暗道你个死胖子在我老大面前装什么比啊,你一年也就挣十来个,我老大一年至少挣一百多两百个!
感觉许承安等人和自己不是一个档次的,胖瘦两人也就不再理会他们,继续商业互吹。
这样直到火车来到省会,众人下了车,许承安这才再度出声:“刚才那两个都是吃了改革开放的红利,趁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之机挣到钱的,路算是选对了,不过都有点飘,以为自己真的本事大,盲目自信,这种暴发户心态要不得!”
“其实我们也一样,我们也是吃改开的红利,可是以后形势会很快发生变化,越来越多人会知道这些挣钱的路子并涌进来!”
“比如纺织厂,犹如雨后春笋般地遍地冒出来!”
“还有运输行业,这两年很多人都买了私人拖拉机或三轮车!”
“市场的竞争将日益激烈,等风向一变,那些缺乏竞争力,盲目自大的私企就会站不住脚,迟早都会被淘汰!”
梁文峰表示赞同:“有句俗话说得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