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尘埃落定
第一百二十七章 尘埃落定 (第2/2页)城防营加急呈报的案卷,像块滚烫的烙铁投入了司法局的本就沸腾的水面。
此刻的衙门内文书堆积如山,此起彼伏的争吵声混着算盘珠子的碰撞声。当福德海的名字第三次出现在案头,主推官“啪”地拍案而起,砚台里的墨汁溅在青砖上,“三番五次犯事的恶徒,菜市口都便宜他了!”
一众书吏群情激愤,个个赞成。案卷尚未过堂,罪名已在唾沫星子里坐实。
当开庭文书送至城防营时,却得到令人震惊的回复。对方指了指墙上的牛皮鞭,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连日审讯,这人怕是撑不到公堂对质了。”
就这样,这场本应庄重的审判沦为一场闹剧——没有庭辩交锋,没有证据质证,只有潦草签署的判决书在各衙门间传递。
夕阳西下时,刑场传来的枪响惊飞了满树寒鸦,福德海的性命,最终消逝在这场未及展开的审判阴影之中。
次日,《京城晚报》赫然以《神勇城防营破获江洋大盗》为题,刊登了一篇关于此事件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里,福德海被描绘成隐匿于京城之中的隐形巨擘,其势力庞大,恶行累累。文中称他麾下众人横行无忌,在城中欺行霸市,肆意鱼肉百姓;甚至还犯下杀人越货等滔天罪行,可谓是无恶不作,罄竹难书。
此文章一经刊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京城炸开了锅。一时间,街头巷尾无不议论纷纷,人人都在谈论这件轰动全城的大事。
茶馆,向来是消息汇聚之所,更是将此事作为热议的焦点。茶客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各自听闻的版本。
而在这股热议的浪潮下,无数精彩绝伦的桥段如雨后春笋般被创作出来。
说书先生们在茶楼的高台之上,凭借着一张巧嘴,将此事演绎得跌宕起伏,引得听众们如痴如醉;天桥艺人以精湛的技艺,将故事搬上街头,引得路人纷纷驻足围观;数来宝艺人则用那富有节奏感的说唱,将福德海的恶行传遍大街小巷。
与此同时,嘉记油庄一派繁忙景象。一桶桶桐油被有条不紊地装上骡车,源源不断地运往大沽码头。这些桐油,正逐渐成为陆嘉衍手中稳定的外汇现金流。
华灯初上,檐角的风铃在晚风中轻响。思媛执起茶壶,淡青色的茶汤在青瓷盏中漾开涟漪。“总算是尘埃落定了,”她眼角含笑,“这下“陆大人”该得闲陪我看戏了吧?”
陆嘉衍摩挲着茶盏,残阳在他眉宇间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布局半年有余,此事能成我知道,只是……”他顿了顿,“吕营长的手段,比预想的狠绝。”
“呆子!”思媛忽然伸出纤指,在他额间轻轻一戳。腕间的翡翠镯子碰在茶盏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你只想着送他进大牢,可人家吕营长图什么?”
她笑着说道,“如今城防、缉捕、刑讯都攥在他手里,往后更要平步青云。从你递出那份名册起,他就没打算让那人活着走出牢门。”
思媛的眸子在光影交错间格外清亮:“拿枪的人若要获取利益,哪会跟你讲什么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