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太子垂钓,皇帝、魏王、世家门阀
第一百零二章:太子垂钓,皇帝、魏王、世家门阀 (第1/2页)十一月下旬,燕然山下。
“咚!咚!咚!”
沉闷的响声响彻四周,地面在不断颤动,远处的灰尘中一道道高大身影若隐若现,三丈身躯,面如红玉,须似皂绒,身披黄巾,手臂上各有一只明晃晃的金色圆环。
只见他们肩膀上扛着从巨大的条石,三人环抱那般粗壮的树木,面无表情的走向匈奴河畔。
仅仅半月时间,一座方方正正的巍峨城池已经初具雏形,城中坊市分明,内外交错,各有九门,更引了匈奴水环绕,规模不下于中原州城。
“咴儿!咴儿!”
正在放牧的牧民们远远地看到黄巾力士,赶紧策马驱赶着牛羊到一旁。
这些日子,薛延陀部众们早已对黄巾力士免疫了,毕竟,每天看着这些‘巨人’除了干苦力,还是干苦力。
一百个黄巾力士昼夜不间断地开采石材、木材,挖掘护城河,效率顶得上十万人。
“殿下。”
“这些黄巾力士可真好用呐。”
“要是把他们用在我大唐边疆,何愁不能平定四夷。”
尽管不是第一次看见,可薛仁贵一样咂舌不已。
“想得美。”
负手而立的李承乾听了他的话,不禁翻了个白眼。
这些黄巾力士都是符咒所召,一个个身具千斤之力,却也有时间限制,三十天就会消耗殆尽。
而且,这些家伙没有灵智,只能机械的执行任务,修真者通常把他们用于建造,鸡肋的很。
“嘿嘿。”
薛仁贵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哒哒哒!哒哒哒!”
一阵急促马蹄声由远及近,东厂番子匆匆下马禀报道:“殿下。”
“长安八百里加急。”
“哦?”
挑了挑眉,李承乾从他手中接过了一份帛书,细细查阅起来。
当他看完之后,嘴角微微勾起了一丝弧度,自嘲道:“孤这个太子还真是做的憋屈,阿猫阿狗都能欺负上来。”
“殿下。”
听到这话,薛仁贵脸色一肃,正色道:“谁敢算计殿下,末将这就去取了他的人头。”
开玩笑,薛仁贵在家当猎户这么多年,要不是李承乾一纸诏书命其为东宫左卫率,正四品上武官,哪里能像今天一样贵为龙门县公。
此番薛延陀之战的消息传递至京中,他这个开国县公还会往上升一升,那便是开国郡公,仅次于国公的勋贵,试问他如何能不为李承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要知道,薛仁贵一双子女薛丁山、薛金莲素日里跟太子嫡子、长安郡王李厥玩耍,青梅竹马,这可是薛家从未有过的荣光,哪怕日后薛仁贵过世,只要李厥当上皇帝,薛家一样可以保三代富贵。
“稍安勿躁。”
扬了扬手,李承乾淡漠道:“你且看看内容再说。”
“是。”
薛仁贵恭敬的接过帛书,打开一看,瞬间瞳孔放大,话语中带着颤音:“殿下,这.”
“呵呵。”
眺望长安方向,李承乾目光幽深道:“孤这个弟弟,小时候还挺可爱,肥嘟嘟,白白胖胖的。”
“长大以后,越来越惹人嫌了,寻常人家若是次子和长子相争就已经是大逆不道。”
“何况如今,他想要的不是家产,而是这个天下。”
“殿下。”
“魏王行此谋逆之举,天人共怒。”
“何不上禀陛下?”
薛仁贵如同捧着烫手山芋般捧着帛书,提议道。
“你觉得陛下会怎么做?”
“褫夺魏王爵位,贬为庶人,还是发放崖州?”
“以陛下对魏王的宠爱,兴许就是轻飘飘的一句话揭过。”
“别说魏王如今只是有所铺排,就算是发现兵甲又如何。”
瞥了薛仁贵一眼,李承乾讥笑道:“他都能让魏王住进武德殿,封魏王长子为晋阳郡王,他还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
啊这!
顿时,薛仁贵都哑然无语了。
天下人谁看不见陛下宠爱魏王胜于太子,这件事捅到朝堂,以陛下往日的习惯,无非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仁贵。”
“你以为他当真是想让魏王当太子吗?”
“殿下。”
微微一怔,薛仁贵有些不明所以。
“陛下刚刚过了不惑之年,正是年富力强之时,这天下才坐了14年。”
“权力是世间最为可怕的毒药,牵动人的欲望,泱泱华夏数千年,谁能抵挡得住皇位的诱惑。”
“孤已经过了弱冠之年,朝中文武百官不知道多少人想要孤接任皇帝之位。”
“相比于谋逆上位的陛下,孤这个嫡长子符合宗法,更能让天下人信服。”
“你以为他高高在上,真的什么都不在乎吗?”
迎着猎猎西风,李承乾的发丝飘扬着,那张刀削般的面庞在薛仁贵眼中变得格外模糊。
“呼!!!”
薛仁贵没想到太子会跟他说这番话,如今还不到30岁的他对于政治非常陌生。
因为,他仅仅踏入朝堂,成为东宫左卫率才几个月,根本不明白人心有多么险恶。
几千年来,那个位置让父子反目,兄弟仇杀,天下纷争不断,哪里是区区几句话能够说的明白的呢。
“传孤的命令。”
“东厂不惜一切代价阻拦百骑。”
“孤不希望魏王的所作所为有一句话传到陛下的耳朵里。”
“是。”
东厂番子再度上马,下去传信了。
“殿下?”
薛仁贵都懵了,魏王要造反,你不告诉皇帝,你瞒着皇帝,这不是摆明了助长魏王的威风?
“坐。”
拍了拍身侧的大青石,李承乾很是随意的坐了上去,面朝长安方向,身旁是奔腾不息的匈奴河。
“是。”
见状,薛仁贵小心翼翼的坐在了他旁边,侧耳倾听。
“魏晋定品之时,河东三姓:裴、柳、薛共同被列入郡望之列。”
“天下间,除了五姓七望、关陇八大家,河东三姓便是顶级世家。”
“你出身河东薛氏,为何28岁都还没有混上一官一职,只得打猎为生,养家糊口。”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