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桥建成
第三十三章 桥建成 (第2/2页)“兄!”
听到身后的呼喊声,扶苏坐在椅子上,回头看了一眼。
公子高快步跑来,到了近前大口出着气,“高摘了许多柿子。”
他嬉笑着将一个个柿子放在桌上,而后也搬了一把胡凳,坐在边上,与兄一起看着咸阳桥。
扶苏吃着柿子问道:“近来读书如何?”
高摇头道:“读不懂,叔孙通夫子讲解了许多遍,可高还是不懂。”
他的话语声渐渐放低,又道:“可是高若一直说不懂,夫子会很失望的。”
扶苏道:“那就问,问到你懂为止,你不懂不是你的错,也别觉得自己多问了会让叔孙通不高兴。”
“嗯!”高用力点头,话语声带着一些稚气,继续道:“高会好好学的。”
言罢,他站了起来,行礼道:“高回宫了。”
扶苏颔首,依旧看着眼前的风景。
田安看着公子高坐上了车驾离开,心想着若有人,能多陪伴公子该多好。
远远地看着独坐在咸阳桥边的公子,公子的身边总是空落落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孩子,总是喜欢一个人独处。
公子是始皇帝的孩子,也只有始皇帝的孩子能够忍受这种孤独。
看着公子长大的田安知道,不论华阳太后在世的时候,还是现在……公子扶苏多数时候,都是这样一个人独处的。
余下的几天,等所有的工匠都离开了,扶苏依旧住在咸阳桥边的小屋。
时而看着秋雨中的咸阳桥,晴天的时候看着阳光下的咸阳桥。
这是公子主持造出来的第一座大桥,当然是怎么看都喜欢,怎么看都觉得这座桥很漂亮。
公子的这种成就感,田安感同身受,因他是站在公子身边,看着一座桥从无到有。
只要公子高兴,那么田安也会替华阳太后高兴。
田安注意到公子做饭时的笑容,公子很喜自己给自己做饭吃,多数之后公子都所用饭食,都是公子亲手所作。
田安捧着一个碗,公子说碗中的食物叫作羊肉面,几片羊肉盖在面上,汤水清冽带着油水,还漂浮一些葱花。
田安刚提起筷子,就见到公子从田地里挖出了一个东西,而后坐在那里正剥着什么。
又多看了一眼,田安这才确认,这是从西域人手里买来的东西,难怪当初公子不吃,竟然被公子种出来。
见状,扶苏道:“这个是蒜,很好种的,一种就活。”
公子吃着烤好的羊肉,又往口中送了一口蒜。
田安接过公子递来的蒜,吃了一颗,嚼在口中有些辣,猛吃了一口面,忽然又觉得这感觉还很不错。
于是就一口蒜一口面地吃着。
从远处看去,一老一少坐在咸阳桥边,正在吃着饭食。
而咸阳桥两岸以及周边,还有兵马围着,寻常人不能靠近。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公子扶苏不是坐在桥面书写卷宗文书,就是在做饭食,又或者是在桥上来回跑着,跑到一头大汗才肯罢休。
到了十月之后,天气越来越冷了。
田安坐在一旁给公子烧着热水,低声道:“老奴听闻,楚地到现在还很热,还能收一季庄稼呢,要是关中四季都像楚地那样,该多好。”
扶苏继续书写着文书,虽说小篆写起来很累,写习惯了也就好了,一边回道:“关中若是四季如春,虫害就会遍野。”
田安颔首,若有所思。
身为官吏是要书写文书的,扶苏需要将老师张苍没有做完的事补上,将监造的文书补齐全,本来老师就是丞相的得力助手。
朝中但凡有重大的事,都少不了老师的协助。
而自己这个弟子,则要早点自立,好在去年在御史府看了不少文书,大秦的文书书写格式也不复杂。
荀子他老人家说过:学不可以已。
人若停止学习,如同木材被外力定型,丧失天然韧性。
他老人家的劝学一篇,受益匪浅呀。
到了十月的下旬,扶苏才离开了咸阳桥,不过没有走远。
而是带着这些护卫留在了咸阳桥的上游。
扶苏看着往来的人们尝试着走到咸阳桥上,有的人大胆地直接从桥上跑到了对岸,还有人走得小心翼翼。
这座桥本就是给人们的,其用途就是为了造福两岸的人们。
如果将来有战事,大军可以从咸阳桥西进,若匈奴打来,人们也可以借咸阳桥逃到咸阳,得到大军保护。
咸阳桥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不论是为了关中发展建设,还是渭河两岸的繁荣,这座桥十分重要。
接下来的几天,扶苏就住在西渭河上游,在这里能远远地看到咸阳桥的情况,看着人们往来咸阳桥,有老人,妇人,或者是拉着车的商旅。
这些天,往来咸阳桥的人们习惯了上游的那支兵马。
今天,有个夫人带着孩子来到桥边,那孩子指着上游方向,用疑惑的语气道:“娘,他们不在了。”
听到孩童的话语,人们往上游看去,那支留在上游的兵马,的确离开了。
人们只是好奇了片刻,就继续走在了桥上。
咸阳桥的建设事宜总算是全部结束了,身为修桥的主要责任人之一,扶苏需要向始皇帝报备,得到允许之后才能将这些卷宗收入库中。
扶苏回到了咸阳宫,修桥的卷宗有整整两箱,其中包括账目与修建事宜记录,并且有每个民夫的名字与对应钱饷,以后翻阅卷宗,找出修造咸阳桥的相关人手,哪个县的哪个民夫参与过咸阳桥的修建,领了多少钱饷,做了多少天苦役都要清清楚楚。
这个时节的咸阳宫很忙碌,扶苏走在前头,身后跟着两排内侍,内侍们扛着两箱卷宗,吃力地跟着。
见到公子扶苏来了,章台宫台阶下的披甲侍卫上前道:“公子,大殿内还在廷议。”
扶苏摆了摆袖子,示意他们将箱子搬到一旁,而后自己也站到一旁。
侍卫会意也不再多言,站回了他的位置。
廷议还在继续,自己来迟了,如若有事需要禀报皇帝,那么就站在这里,等到廷议结束。
这是扶苏从老师张苍身上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