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214章 吏科试的构想

第214章 吏科试的构想

第214章 吏科试的构想 (第1/2页)

“佛郎机人?”
  
  苏泽想到了一个可能,接着问道:
  
  “可是世子向佛郎机人购奴?”
  
  这下子轮到朱翊钧惊讶了,他看向苏泽说道:
  
  “世人都说苏师傅能庙算千里,难道您真有这样的神通?”
  
  什么神通,你是西游记看多了吧?
  
  看到小胖钧一脸热切的样子,苏泽立刻说道:
  
  “臣没有什么神通,只是殿下先说澎湖缺人,现在又说世子找了佛郎机人,臣又听说这些佛郎机人在南洋贩卖土人,这才联想了起来。”
  
  小胖钧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不过他还是谈起了正事。
  
  “师傅说的没错,舅舅找上佛郎机人,佛郎机人立刻拍胸脯打包票,从南洋运来了大量土人。”
  
  好家伙。
  
  如今佛郎机人(葡萄牙)殖民马六甲,在吕宋地区建立了不少香料种植园,贩卖土人奴隶就是他们的业务。
  
  只不过南洋土人除了在南洋地区能卖出去,其他地方并不喜欢这些喜欢偷懒的奴隶,所以市场规模一直不大,没有形成黑奴贸易的网络。
  
  但是对于甘蔗种植园来说,这些南洋土人又是非常好的劳动力。
  
  他们本来就生活在热带地区,对于热带病有抵抗力,不怕蚊虫,适应种植园的气候。
  
  甘蔗是南洋地区的常见作物,种植和料理难度也不高,生产也比较简单,也就是甘蔗收割的时候忙一点,唯一有技术的工作,就是在种植园制作粗糖,这个土人也能胜任。
  
  苏泽心中默念了一声“罪过”,李文全无意间开启了殖民奴隶贸易,也不知道日后要怎么评判。
  
  不过苏泽知道,在这个时代,大明人对于奴隶贸易可是没有任何道德负担的。
  
  就算是最讲究“仁爱”的大明士大夫,也不会将南洋土人当做民。
  
  在士大夫的观念中,大明一等汉,北方蒙古人勉强算个对手,也能算是二等。
  
  其他也就是两脚兽罢了。
  
  朱翊钧盘算着制糖和蔗酒两项大业,摩拳擦掌要在这两个拳头产品上做出一番事业来。
  
  ——
  
  苏泽无心过问千里之外的蔗糖种植园,他将精力放在了推动“吏科试”这件上。
  
  罗万化前阵子去了一趟直沽,今天终于返回了报馆,苏泽理所当然的将手头上事情交给了他。
  
  “子霖兄,直沽开埠没多久,已经是商贾云集了!你快看看这份报纸!”
  
  苏泽接过罗万化手里的报纸,《商报》?
  
  罗万化手里的是创刊号,总共只有四版。
  
  第一版和其他报纸一样,都是时政要闻,但是《商报》上的文章,都是和商业有关的,头版的文章就是有关港口市舶税新政的分析。
  
  第二版则是直沽和登莱两地商品的消息,办报的人也是下了心血,统计了登莱、直沽和京师的大宗商品价格,甚至还专门对商品做了价格预测,苏泽看完也直呼专业。
  
  这个世界绝对不缺乏聪明人啊。
  
  第三版则是对市场上新商品和新技术的介绍,头版就刊登了一家工坊的新式梳毛机。
  
  苏泽仔细看了起来,梳毛机是用来纺织毛线的。
  
  现在用的羊毛,需要将羊毛用细梳子梳开,变成方向一致的细小羊绒,然后再将这些羊绒捻成毛线。
  
  传统的梳羊毛需要人工完成,费时费力,而且梳出来的羊毛不均匀,品质差距极大。
  
  而这种梳毛机采用滚筒结构,只需要带动滚轮后添加羊毛,就可以自动完成梳毛的工作。
  
  报纸在最后还刊登了这家工坊的地址,想要购买这种机器可以联系工坊的主人。
  
  这不就是软广吗?
  
  但是仔细想想,这篇广告十分的聪明。
  
  买《商报》的必然是商人,一旦俺答封贡完成,羊毛贸易的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
  
  一些商人不会满足于单纯贩卖羊毛,产业升级是赚钱的最好办法。
  
  商人购买机器,将羊毛加工成毛线,这就是必然的选择。
  
  而生产这种梳毛机的工坊必然能大赚一笔。
  
  果然需求才是创新的动力。
  
  其实梳毛机的结构不难,苏泽也想过这件事,不过他在推广毛线的时候,想的更多的是脱脂和染色的事情,所以就没有搞出梳毛机。
  
  现在民间工匠自己搞出来了,这要比官方推广效果好多了。
  
  脱脂和染色就复杂多了。
  
  羊毛必须要经过脱脂的步骤,才能祛除羊毛上的腥膻味道。
  
  现在苏泽用的是碱液加热洗毛的方法。
  
  也就是用加热草木灰溶液,利用碱液和羊毛中的油脂反应,最后得到干净的羊毛。
  
  在如今羊毛数量还比较少的时候,用这种方法自然没问题,但是如果羊毛数量多了,那就需要更高效的制碱法了。
  
  原本苏泽还在发愁这件事,现在看到了民间自己搞出了梳毛机,他反而放松下来。
  
  只要有了需求,能看到利润,自然会有人投入研究。
  
  苏泽就不相信大明这么多聪明人,在巨大利润的刺激下,搞不出基础化学来?
  
  而报纸最后一版,则是类似于人物传记或者专访之类的,版面叫做“儒商风采”。
  
  第一期介绍的是山西范氏的族长范宝贤,苏泽看来这就是一份拍马屁的软文,这《商报》背后必然是大同范氏。
  
  而且所谓儒商,也只是介绍范宝贤孝敬父母、照顾宗族、宽待属下、劝说子弟读书这类“儒”的部分,反而对“商”的部分避而不谈。
  
  但是苏泽倒是很支持这篇文章,这好歹是在苏泽提出“四民道德”后,第一个开始讨论商德的报纸。
  
  虽然迈步不多,但是好歹也迈出了步子。
  
  罗万化激动的说道:
  
  “子霖兄,你看这商报,我们要不要也开几个新版面?”
  
  苏泽摇头说道:
  
  “一甫兄,你说我们在《乐府新报》上刊登这些文章合适吗?”
  
  罗万化愣了一下说道:
  
  “好像也确实不合适。”
  
  苏泽点头说道:
  
  “我们《乐府新报》是官报,主要读者都是京师官员和读书人。每一份报纸,只要服务好最核心的读者就行了,求大求全反而是谁都伺候不好。”
  
  罗万化露出受教的表情,他接手《乐府新报》后,总是想着要将报纸做大做强。
  
  今天听完苏泽的话,好像确实如此,官方报纸上刊登梳毛机的推销文章,或者刊登商人的自传,好像都不太合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