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217章 山东人的执念

第217章 山东人的执念

第217章 山东人的执念 (第1/2页)

十一月二日,《乐府新报》全文刊登了皇帝的敕令和苏泽的《请开吏科试选才疏》,吏科试的消息立刻在京师传开。
  
  朱俊棠从学舍起来洗漱完毕,准备去明伦堂读书,遇到了同学张纯。
  
  虽然两人都考上了举人,但是接下来还有两年后的贡试,朱俊棠很快又给自己找到了目标,考上进士!
  
  张纯出身贫寒,都是靠着沈鲤的帮助和苏泽的报馆的兼职,才能坚持学业,如今考中举人也没有松懈。
  
  但是今天张纯心事重重的样子,他走向朱俊棠说道:
  
  “思召(朱俊棠字)兄,我有一件事想要和你商议。”
  
  “明之(张纯字)兄有什么难事吗?”
  
  朱俊棠以为是张纯手头紧,所以主动开口询问,他出手大方,经常接济同年。
  
  张纯掏出了最新的《乐府新报》,递给了朱俊棠。
  
  “思召兄,你看过苏先生的这份奏疏了吧?”
  
  朱俊棠点点头,《乐府新报》他是每一期都会认真读的。
  
  张纯说道:
  
  “我那几个同乡秀才,这次没考过乡试,想要参加吏科试。”
  
  “啊?”
  
  张纯说道:
  
  “你看敕令里说了,秀才可以不用参加初试,直接就可以在国子监的吏科班就读,三个月后参加结业考试,就能授予顺天府的典史身份。”
  
  张纯说道:
  
  “这几个同乡来找我商议,这事情关系到他们的前程,所以我也不敢擅自回答,想要和思召兄商议下。”
  
  朱俊棠的脸色也严肃起来,事关读书人的前途,也难怪张纯这么慎重。
  
  朱俊棠想了想说道:“如果真的对乡试没把握,这吏科试倒是可以试试。”
  
  张纯说道:
  
  “思召兄也觉得吏科试能有前途?”
  
  朱俊棠点头说道:
  
  “若此事是别人推动的,朱某也没有信心,但是苏先生上疏推动的,那这吏科试定能办成。”
  
  张纯也点点头,他能在国子监安心读书,就是靠着苏泽《乐府新报》的采风使的差事。
  
  国子监中受苏泽恩惠的人不少,也正是苏泽的上疏,才让国子监生能在顺天府参加乡试。
  
  张纯稍稍放心,他说道:
  
  “我向沈司业打听过了,这一次不限定顺天府籍的士子,但是以后就不一定了。”
  
  “思召兄也知道我老家那边的情况。”
  
  张纯是山东人。
  
  山东热衷于体制内,在苏泽穿越前都是个著名段子,但其实这个段子更早就有了。
  
  唐代就说“鲁人多明经”,唐代科举分进士科和明经科,进士科含金量最高,明经科含金量低,考上了也只能做小官。
  
  但是山东人就热衷于考明经,反正只要能混入体制内就可以了,大官小官无所谓。
  
  而宋代著名反贼宋江,就是山东郓城县押司,他上梁山之后日日夜夜都想着被诏安,可见做官瘾有多大。
  
  而大明朝山东的举人出仕做官的也是最多的,举人做官的前途不大,进入官场很多年最后也只能在主簿的位置上徘徊。
  
  但是山东举人依然趋之若鹜,只要有了做官的资格就会出仕,根本不在意前途不前途的,所以如今也有“天下主簿半山东”的想法。
  
  山东距离京师不远,如果秀才就能成为朝廷编制内的典史,这对山东读书人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京官大三级,那京畿的典史,也和主簿差不多了。
  
  所以当《请开吏科试选才疏》刊发后,最跃跃欲试的就是这些山东籍的读书人了。
  
  这大概就是山东人的执念了吧。
  
  ——
  
  十一月七日,京师刮起了寒风。
  
  前两日朝堂上两则人事任命,稍微引起了议论。
  
  第一则是申时行外任天津兵备道。
  
  对于这个任命,京师大部分官员都是幸灾乐祸的。
  
  申时行少年状元,官场上又顺风顺水,不少人都对他暗暗的嫉妒。
  
  这一次乡试弊案,之所以闹成这么大,主考官是申时行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在京师这些吃瓜官员看来,一定是申时行搞砸了顺天府乡试,所以在张居正面前失宠,所以才被外任天津兵备道这个“苦差事”。
  
  对于这些流言蜚语,申时行也懒得解释。
  
  第二则是王锡爵调任南京国子监司业。
  
  官员们也同样的幸灾乐祸,王锡爵和申时行差不多,也都是官场得意的,南京的官儿虽然也算京官,但是在这些官员看来,这明显就是王锡爵失势的信号。
  
  申时行在接到任命后,就匆忙出发,都没有给苏泽送行的机会。
  
  今天苏泽专门出城给王锡爵送行。
  
  “子霖兄,师相也和我说了,这次去南京国子监,主要还是筹备南直隶吏科试的事情。”
  
  王锡爵知道吏科试是苏泽推动的,也不避讳张居正交给他的任务。
  
  苏泽也没想到张居正竟然行动力这么强,顺天府吏科试还没弄完,已经在布局南直隶吏科试的事情了。
  
  苏泽苦笑,看来张阁老对自己很有信心,认为顺天府吏员改革肯定能完成,他已经在布局南直隶的吏员改革了。
  
  也对,虽然京师附近商贸发达,但是如今整个大明经济中心还是东南。
  
  而东南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就是南直隶了。
  
  张居正也抓住了关键,这新吏改革最重要的部分,其实就是这个设在国子监下的新吏初任教习所。
  
  所有通过吏科试的准新吏,都要在这个教习所学习三个月,然后通过合格考试才能任职。
  
  而所有的新吏在任职后,在农闲的时候还要返回这个教习所接受在职培训。
  
  京师这边,新吏教习的工作是国子监司业沈鲤。
  
  那如果在南直隶推广新吏改革,那负责南直隶新吏培训的,自然就是南直隶国子监司业王锡爵了。
  
  张居正好深远的布局!
  
  这新吏教习就和科举座师一样,日后必然会被新吏奉为座主。
  
  这种关系甚至要比科举主考那种关系更加亲密,这些新吏都要在教习所培训半年以上时间。
  
  而任何一个聪明点的新吏,都会明白,在培训期间指导他们的国子监司业,可能是他们这辈子能够遇到的最大的官了,又怎么会不认下这份师生之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