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220章 《请修长城并编练蓟辽兵马疏》

第220章 《请修长城并编练蓟辽兵马疏》

第220章 《请修长城并编练蓟辽兵马疏》 (第2/2页)

徐渭思考了一下说道:
  
  “东翁,谭子理今日急着拜访,应该是蓟辽军务有关,他定是有什么事情要东翁帮忙。”
  
  苏泽虽然疑惑为什么谭纶要找自己,但还是带着徐渭去门前迎接谭纶。
  
  “谭公,这是哪位阁老的宅子?”
  
  李成梁这次入京也是大开眼界,见识到了京师这个花花世界后,李成梁对权力充满了敬畏。
  
  谭纶是蓟辽总督,是在辽东军政一把抓,说一不二的存在。
  
  但是这样的大员,在京师也要小心翼翼,做低伏小。
  
  李成梁在兵部的时候,看到多少总兵级别的武将,小心翼翼的坐在兵部大门前的茶肆里,一脸热切的看着兵部进出的官员。
  
  他还见到了兵部尚书,又去了内阁三辅的府上。
  
  看到苏泽这座御赐的庞大宅邸,李成梁想到的这肯定这又是一座内阁阁老的宅子。
  
  “这是苏翰林的宅子,进宅后别说话!”
  
  这下子李成梁又是疑惑又是羡慕。
  
  京官就是好啊!一个翰林都能有这么好的宅子!这次回去一定要让儿子好好读书!
  
  但是疑惑谭纶这样的大员,为什么要这么晚亲自登门拜访一位翰林?
  
  不过李成梁也算是懂得察言观色,他也看出谭纶对自己的嫌弃,没敢多问,只是做了一个闭嘴的动作。
  
  谭纶更加后悔带着李成梁了,但事到如今也只能领着他进了苏府的大门,一进门见到了苏泽和徐渭后,谭纶立刻上前打招呼。
  
  苏泽笑吟吟的接待二人,有谭纶老友徐渭在场,气氛很快融洽起来。
  
  这时候谭纶才想起了李成梁,于是向苏泽说道:
  
  “苏翰林,这位是辽阳总兵李成梁,我带他一起来京师述职。”
  
  李成梁连忙向苏泽叉手,但是却一言不发。
  
  谭纶看向李成梁,只见到他又做出一个噤声的动作,气得谭纶踹了他一脚,李成梁这才发声说道:
  
  “末将李成梁,拜见苏阁,苏翰林!”
  
  徐渭本来就是旷达的人,他见到李成梁这副滑稽的样子,失声笑了出来。
  
  就连苏泽也有些压不住嘴角,这让谭纶更气了,发誓这次回去要让李成梁长驻辽阳!
  
  苏泽将两人迎接到了待客的花厅,这一路上李成梁又是好奇的左右张望,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等四人来到花厅,侍女又送上茶水。
  
  谭纶寒暄了一会儿,这才掏出自己的奏疏,递给苏泽说道:
  
  “苏翰林,这份奏疏张阁老和霍尚书都看了,两位都让我来找你。”
  
  苏泽疑惑的接过奏疏,《请修长城并编练蓟辽兵马疏》。
  
  苏泽翻开了谭纶的奏疏,这份奏疏分成了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谭纶请求朝廷重新整修蓟辽的长城。
  
  说起万里长城,苏泽脑海中都是前世八达岭那样的砖砌长城,但实际上这都是明清才整修的。
  
  先秦长城用的主要材料是石头和土。
  
  特别是西北一段的长城,其实主要就是夯土城墙,如果附近有采石场,才会使用石头堆砌。
  
  这主要还是制砖技术的发展。
  
  汉唐的时候,民间烧制的砖头不结实,砖是一种比较珍贵的建材,主要用于宫殿和陵寝。
  
  秦汉就禁止庶民烧砖,西汉砖椁墓属列侯级特权。
  
  东汉砖墓才下放到了豪强地主阶层,这时候的城墙基本上都是夯土的。
  
  宋元时代,砖开始普及,但是也只用来佛塔和亭台,但是因为汉唐使用砖石作为墓葬的传统,让普通百姓还是忌讳用砖砌墙,最多也就是用砖铺地。
  
  一直到了明代,制砖技术成熟,朱元璋规定官府衙门必须要用砖来砌,算是破除阳宅不用砖头砌墙的传统,民居广泛的用砖后,制砖技术才进一步发展。
  
  到了嘉隆时期,制砖技术已经彻底成熟,民间也基本上都换上了砖瓦房。
  
  谭纶奏疏前半部分,就是请求朝廷重修蓟辽部分的古长城,在原本夯土的城墙前后加上砖石。
  
  而后半部分,就是谭纶奏请要求训练蓟辽兵马。
  
  谭纶在奏疏上说,他接任蓟辽总督后发现,整个蓟辽的兵马分散,每次敌人来攻打的时候都是集中过来,分散的兵马不利于防守。
  
  燕、赵的士卒一向骄惯,但是治军要用严令,蓟辽的老兵动不动就闹事,距离京师又近,容易造成动荡。
  
  谭纶提出,将整个蓟辽编练成三个营,分别委任总兵官来管理他们,每年春季与秋季两个防御期,三营的兵马各自调至边关附近。
  
  如果敌人来了就集中御敌,敌人不来就在边关秋训。
  
  然后谭纶还对大明边疆政策提出了异议,他认为如今在辽东辽西地区的以夷制夷思路是不对的,辽东的女真人和辽西的蒙古人频繁来往,特别是女真人经常掠夺汉地人口,学习大明的官制和技术。
  
  每次他们叛乱,大明派兵后他们就逃跑,拖到大明军队疲乏,军费开支巨大的时候再请降。
  
  而朝廷为了节省开支,总是赦免他们的叛乱,甚至还要再赏赐抚恤这些叛乱过的女真人。
  
  比如这次辽阳附近叛乱的建州女真王杲,他被李成梁击败后逃跑,现在又上书请降。
  
  谭纶不敢擅自决定,又将王杲的请降书带到了京师,但是谭纶建议朝廷这次不要姑息王杲,要真的惩办建州女真以儆效尤。
  
  谭纶对于辽东的政策,还是认为朝廷应该移民实边。
  
  苏泽看完后连连点头,谭纶不愧是兵法大家,他奏疏上的内容都是切中要害的。
  
  特别是他的辽东政策,苏泽是十分赞同。
  
  “谭公大才,策策切中时弊,直接上疏就是了,有何顾忌?”
  
  谭纶看了一眼苏泽,这才说道:
  
  “哎,东胜卫大战后,俺答封贡,朝堂上罢兵止戈的呼声很大。”
  
  “重修蓟辽长城耗资巨大,在谭某之前历任蓟辽总督上书都被言官弹劾。”
  
  “辽东也是如此,蓟辽地区的巡按、巡关御史全都支持接受王杲的降书,早止兵戈。”
  
  好家伙,打了一场胜仗,大明言官又搞上了靖绥主义。
  
  苏泽立刻说道:
  
  “谭公放心,您明日且上书,苏某也会上书响应您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