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227章 详议武监

第227章 详议武监

第227章 详议武监 (第2/2页)

苏泽竖起手指说道:
  
  “一名武生,一年至少要一百银元。”
  
  定国公倒吸一口气道:
  
  “这么多?”
  
  苏泽说道:“民间都有说法,穷文富武。国子监的读书人,只要每个月一石米的廪膳,然后给他们书读,就算是加上纸张费用,一个月两三银元也足矣了。”
  
  “可武监生不同,兵书要读,骑马射箭,鸟铳火炮,这些都是要花银元的。”
  
  “有个跌打损伤,还要出钱养着,每日的伙食都要比国子监生好,才能顶得住日常操训。”
  
  苏泽这帐自然没算错,近代军官的培养成本是极其高昂的。
  
  如此高昂的培养成本,但是培养的却是要吃苦上战场的军官,贵族子弟反而会逃离军校。
  
  所以近代历史上很多国家,读军校,成了贫苦百姓实现阶级突破的唯一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近代国家中,新式军官团体往往会成为进步势力的原因。
  
  苏泽的想法和隆庆皇帝一样,先把军校办起来。
  
  目前军校招收的,就是勋贵和卫所军官子弟。
  
  但日后总是有机会,可以向普通百姓招生。
  
  苏泽看向定国公徐文壁道:
  
  “这笔银元谁出,谁就能占据主动,这就是所谓财权。”
  
  徐文壁明白了苏泽的意思。
  
  如果武监的费用是外朝从国库出,那兵部就能在武监中占据更多的话语权。
  
  而如果皇帝将这笔银元出了,那兵部就无法插手武监的财政事务。
  
  徐文壁当然没办法这个时候就回答苏泽,他点头表示会向皇帝报告。
  
  苏泽继续说道:
  
  “接下来就是武监生的课程了。”
  
  “既然要读书,总要有个学习的纲要,就像是读书人科举要以四书五经为纲一样,这武监生两年时间要学什么,怎么学,这些就是‘教务权’。”
  
  徐文壁连连点头,苏泽接着说道:
  
  “苏某的想法,是将两年的学制分成两半。”
  
  “第一年先入学,学习兵法韬略,并习练武艺,再灌输以忠君爱国的理念。”
  
  “第二年开始,则分为‘骑兵班’、‘步兵班’、‘炮兵班’,分别传授不同的兵种的操练和作战技巧。”
  
  徐文壁眼睛一亮,果然苏泽是有办法的。
  
  苏泽话锋一转说道:
  
  “这教务权可以让给兵部,但是所编写的教材,必须要陛下亲自审定,而武监的教官,也必须要通过教务的考核才行,不能是纸上谈兵之辈,需要能领兵作战。”
  
  徐文壁连连点头,他也明白了苏泽的意思。
  
  编写教材这种繁琐的事情,还是交给文官比较好,反正只要皇帝最终把关就行了。
  
  对于皇帝来说,教官的人选要比教材重要。
  
  所以苏泽要求加上一点,教官也要完成同样的训练要求,也要能参与实战。
  
  这一点就可以刷掉大部分的文官了。
  
  徐文壁连连称赞,只是他也没有仔细想想,在大明旧有的勋贵和卫所体系中,同样也没有这样的教官。
  
  如今能有这个素质的军官,大部分都在戚继光俞大猷他们编练的抗倭新军中。
  
  当然,对于皇帝来说,这些也都是“自己人”。
  
  苏泽埋下了伏笔后,接着说道:
  
  “教务权说完了,人事权刚刚苏某也说了,最后就是考核权了。”
  
  “如果最终考核权还在兵部手里,那武监还是要被兵部钳制。可若是褫夺兵部的授官之权,又有违祖制和《大明会典》,兵部又要再起议论。”
  
  徐文壁连连点头,这也是皇帝最担忧的地方。
  
  但是考核的权利,又是最重要的权利。
  
  之所以这些勋贵和军户子弟,愿意来上武监,不就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吗?
  
  可如果最后的考核权还在兵部手里,那两年认真读书又有什么意义?
  
  这也是皇帝最纠结的地方。
  
  苏泽说道:
  
  “下官倒是有一个办法。”
  
  “苏翰林请讲!”
  
  苏泽说道:
  
  “其实这个办法也简单,就是将职位和差事分开。”
  
  “职位和差事分开?”
  
  苏泽点头说道:
  
  “百户、千户、指挥使,这些是职位,武监生要承袭职位,还按照《大明会典》的规定,交给兵部确认。”
  
  “但具体的差遣,则根据在武监中的成绩排名来。”
  
  “排名靠前的武监生,可以优先选择更好的差遣,可以分到更容易立功的军队。”
  
  苏泽这个办法,其实就和宋代的官制差不多。
  
  百户、千户、指挥使,这些军中职位原本就是世袭的,苏泽想要乘机将这些职位虚无化,彻底变成只决定待遇的虚位。
  
  然后在这个基础外,建立一套新军的差遣体系,也就是新的军官职位。
  
  这样一来,就可以绕过兵部,同时又能推动苏泽计划已久的新军改革。
  
  苏泽本来就没准备将这些军官放回到原本的卫所中。
  
  新军官自然是要给新军准备的,有了这批进步军官作为骨架,苏泽就可以打造新军了。
  
  然后等到新军力量占据上风的时候,在彻底废除大明这套又低效又腐败的卫所军体系。
  
  当然,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当务之急苏泽和皇帝的意见一致,尽快将武监建设起来才是当务之急。
  
  徐文壁将苏泽说的意见记下来,又匆忙入宫,向皇帝汇报了今日的谈话。
  
  隆庆皇帝听完连连点头,原则上同意了苏泽的意见。
  
  但是在出钱的问题上,皇帝又开始犹豫不决。
  
  设立武监,可不单单是学费。
  
  修建武监的花费,也必然也是一笔巨大的数字。
  
  次日,正月十七。
  
  就在京师很多衙门还沉浸在年节氛围中的时候,兵部上下弥漫着紧张的氛围。
  
  在兵部尚书霍冀的带领下,兵部侍郎曹邦辅以下,兵部各司的主官都严阵以待。
  
  定国公徐文壁的马车抵达兵部,当徐文壁和苏泽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霍冀命令打开兵部的正门。
  
  一众兵部官员站在正门后的仪门前,这架势让定国公徐文壁都紧张起来。
  
  他回头看了一眼跟在自己身后半步的苏泽,莫名觉得安心许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