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共同对抗大金
第194章:共同对抗大金 (第1/2页)大夏的传令兵出城,将里面的消息汇报给了岳飞等人。
岳飞,杨再兴,汪海洋等一众人在听到消息后人都懵了。
他们面面相觑,试图在对方脸上寻找答案。
“我听到了皇帝,对方的皇帝没死;而且还跟将师谈妥了什么?”
“我还以为将师前去刺杀皇帝老儿,没想到是进去比武了?”
“离谱的是将师一个人单挑百骑成功,只是为什么要召集我们进去,他们又没直说是投降。”
“...”
降将李莽感到事情不妙,便看向张子鸣,“这会不会是阴谋;我们毕竟是降将,万一大宋的将师拿我们做交换?”
张子鸣深思后连连摇头,“不至于,江离将师不至于这么不近人情;应该确是有大事发生;我们进去看看。”
“只能如此了。”
探讨片刻后,岳飞,杨再兴等人决定进城一探究竟。
.......
不久后。
岳飞,杨再兴、汪海洋、李莽等一众亲卫与降将纷纷入殿。
此时,皇宫大殿内。
江离正坐在李乾顺皇帝的旁边。
目睹双方人到齐后,李乾顺便亲自开口:
“大晚上召集各位进殿是有要事要谈。”
“朕,今日决定,与大宋重归于好!”
此话一出,顿时惹得大夏战争派的不解,他们纷纷站出反驳。
“陛下,不可;大宋如今羸弱;我们又向大金称臣,大宋的大势已去,千万不可呀!”
“附议,陛下,大宋如今支离破碎,我们如今...”
“够了!”
李乾顺顿时怒斥一声,吓得那些战争派的大臣们纷纷退了回去。
“朕今日不是来跟你们商量的,而是告诉诸位。”
“在我身边的是大宋的将师,是传言大破汴京城,生屠完颜宗氏的狠人!”
话音落下,顿时惹得初见的大臣们议论纷纷。
良久,他们的目光聚集在江离的身上,试图将其看个精光。
李乾顺继续开口:“大宋的将师,具体官位比肩大宋的皇帝——不夸张地说,他如今正是大宋的新·皇。”
“拥有国师之权,拥有统帅80万禁军之权。”
“大宋的皇帝都得看人家脸色。”
“所以各位无需质疑,接下来朕亲自宣读将师为我大夏大带来的提议。”
听到这话,所有大臣包括岳飞等人都竖起耳朵聆听。
他们也十分好奇——
不可能单挑一百铁鹞子骑兵后,大夏皇帝便会心甘情愿投降的。
必然是将师做了些利好于大夏的提议甚至决策!
“将师为朕带来的提议如下——”
“1:我们大夏子民自古以来就是炎黄子孙,也是华夏正统。”
“2:大夏若想发展,只能向外扩张土地;一昧的蚕食宋地,哪怕日后成功,土地依旧有限;土地兼并问题依旧会存在。”
“3:若想向外扩张,必须先解决金国。”
“4:为了避免一个大地两个国家的窘境,将师为朕带来了以下决策——”
“【两种制度】。”
“大宋的制度适用于大夏,大宋的制度若不利于大夏的发展,大夏可不尊崇。”
“大夏不会再向大宋扩张,而是与之和平发展。”
“这不属于附庸国,而是齐头并进。”
此话一出,大夏的大臣们眉头一皱,有些不解。
有老臣站出提问:“敢问陛下,这是何意,是类似三国那般分裂状态吗?”
李乾顺轻轻摇头:“并非如此,三国争霸不可取。”
他目光扫视台下,深入解释:“这是一种...”
突然,李乾顺卡壳了,而后转过头,尴尬地看向江离,“请将师重新解释!”
“好的。”
江离目视台下众人,开口解释:
“这么说吧!”
“大夏是二弟,大宋是大哥。”
“如果硬要参考一个象征的话,像是皇帝太子与二儿子的状况。”
“华夏是皇帝,大宋是大儿子——毕竟大宋之前是大唐,再往前推能推到燧人氏等等。”
“毕竟你们大夏是后冒出的,算是华夏皇帝正统的太子的亲弟弟。”
“既然是太子与二弟的关系,那么我们就必须先摒弃掉内斗。”
“二弟以大哥的旨意为先——比如大宋,以及日后王朝更替之际,大宋出现了昏君,昏事。”
“那么作为华夏正统的二弟,自然有义务去推翻这个昏君。”
“到时候,大夏是太子,也未尝不可。”
解释到此,殿中大臣各个眼前一亮。
他们只是想证明自己是华夏正统,所以才跟大宋一较高下而已。
没想到如今新出的将师竟如此善解人意!
如此一来,未尝不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岳飞,杨再兴,张子鸣,李莽等人听闻,脸上的表情亦是恍然一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