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钟耀祖和家人
第872章 钟耀祖和家人 (第1/2页)如今回首,陈老板兑现了他所有的承诺。
当初那个仅存在于PPT和构想中的EDA产品线,已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陈老板以惊人的战略眼光和执行力,先是力排众议组建了内部研发团队。
然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主导收购了在细分领域拥有核心技术的概伦电子和禾芯科技。
最后更是顶住内外压力,将三股力量完美整合,成立了独立且直接向他本人负责的EDA产品线。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技术路线的争论、企业文化的融合、外部环境的质疑......
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
但陈老板总能以他独特的魅力和强悍的手腕,化解矛盾,指明方向,将团队牢牢凝聚在一起。
而结果,就是如今海思设计团队那83%的自研EDA工具覆盖率!
这个数字,在制裁大棒挥下的今天,显得如此金光闪闪,如此振奋人心!
钟耀祖作为数字后端与AI驱动研发部的部长,亲身参与并主导了多个关键工具的从零到一。
他太清楚这83%背后,凝结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经历了多少次失败的煎熬,又迸发出多少次的灵光乍现。
制裁落地那一刻,他没有恐慌,反而有一种“终于来了”的释然.
随之而来的则是一股更加汹涌的斗志,我们准备好了,尽管放马过来。
他恨不得大吼一声,“来吧!狗币们!”
这种底气,是陈默带领他们用一千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换来的。
自己的心态,在这三年里也悄无声息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初到丑国时,他还是个少年,接受的是西方精英教育,对丑国所宣扬的“科学无国界”、“自由开放创新”深信不疑。
MIT的学术氛围也确实让他沉醉,那里汇聚了全球最顶尖的头脑,探讨着最前沿的问题。
他曾一度认为,那里才是他实现科学梦想的终极殿堂。
那会儿他都以为自己大概率是要一直留在丑国了。
甚至他至今记得有一次越洋电话中告知父亲自己的初步想法时,父亲表面上支持,其实内心中的失落隔着上万公里他都能感受到...
还好他回来了。
然而,加入华兴,尤其是深度参与到EDA这种触及西方科技霸权核心领域的攻坚战后,他逐渐看清了华丽表象下的另一面。
当华兴在5G、芯片设计等领域逐渐逼近甚至领先时,来自大洋彼岸的限制和打压便接踵而至。
各种技术封锁、实体清单、长臂管辖......
昔日标榜的“自由竞争”变成了赤裸裸的“只准我赢不准你赢”。
他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或许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科技成果的应用更有鲜明的国家属性。
所谓的“开放共享”,建立在你不威胁其领先地位的基础上。
一旦你展现出超越的苗头,铁幕便会毫不留情地落下。
这种认知,让他曾经对丑国的那些好感逐渐褪色,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务实、也更加坚定的信念:
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靠人不如靠己。
而在华兴,他找到了这种信念得以生根发芽的沃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