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陈默的支持
第875章 陈默的支持 (第1/2页)时间在密集的工作中飞快流逝。
期间,唐锦弦悄悄来过一次,将一個保温饭盒放在他办公室外间的茶几上,没有打扰他。
只是用微信发了条消息:“夜宵放外面了,记得趁热吃。别熬太晚。”
钟耀祖只是匆匆回了个“谢谢宝贝,忙完这点就吃”,又立刻投入到工作中。
直到凌晨两点多,大部分紧急的事务才暂时处理告一段落。
钟耀祖这才感到胃里空得发慌,想起锦弦送来的夜宵。
打开保温盒,是还温热的海鲜粥,旁边居然还细心地配了鲜虾烧麦和一小盒潮汕特色的沙茶酱。
这熟悉的家乡味道,让他疲惫的身心瞬间得到了极大的慰藉。
他一边吃着云吞,一边再次点开家族微信群,翻看那些家宴的照片和视频。
视频中他看到父亲正拿着一个iPad,向围坐的亲友展示着什么。
看起来好像是从网上找到的芯片制造流程示意图,正在那比划着。
然后跟身边的人说道,“......才是光刻”,“蚀刻是.......”;
他看到母亲笑着给各位长辈夹菜;
他看到大哥沉稳地坐在一旁,偶尔补充一两句,像是在帮父亲解释......
这一幕幕,让他眼眶再次发热。
自己忽然想起不久前和陈默的一次谈话。
那次是在蓉城唐昌区,华兴蓉城研究所附近的一家私房菜馆。
陈默和钟耀祖相对坐在一个安静的包间里。
桌上摆着几样精致的川菜,但两人显然都没什么心思动筷子。
“怎么样,压力大吗?”陈默给钟耀祖倒了杯老鹰茶,语气平和。
“压力肯定有,但更多的是兴奋。”钟耀祖实话实说,“准备了这么久,终于到了真刀真枪检验的时候了。兄弟们憋着一股劲呢。”
陈默点点头:
“83%的覆盖率,已经远远超出我最初的预期了。
你们做得非常棒。
这证明我们当年的战略选择是对的,也证明你和整个团队的能力。”
他顿了顿,看着钟耀祖的目光有一些炙热:
“现在,剩下的17%,是硬骨头中的硬骨头。
我需要你告诉我,最难的点在哪里?
需要我协调什么?不要有顾虑。”
钟耀祖沉吟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
“最难的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7nm及以下先进工艺节点的某些物理效应建模和仿真,精度要求极高,算法复杂度呈指数级增长。”
“二是与顶尖代工厂最新工艺的深度耦合和Sign-Off(签核)工具认证,这方面我们被生态隔离,很难拿到最新的一手数据和标准,只能通过合作方间接获取,效率和准确性都受影响。”
“三是部分极其复杂的多物理场仿真,比如电磁、热力、应力耦合分析,这些工具国外也是靠几十年积累,我们短期很难完全复制甚至超越。”
陈默认真地听着,一边听还一边拿出手机记录。
等钟耀祖说完,他直接问道:
“如果,我现在给你打通和中芯国际、华虹这些国内代工厂的直接合作通道。
让他们向你们团队开放部分必要的工艺数据接口,共同建立国产工艺-设计工具协同优化联盟,能解决多少问题?”
钟耀祖眼睛一亮:
“如果能深度合作,至少能解决第二大点里的大部分问题,甚至能反哺我们第一和第三点的算法优化!
这是突破生态隔离的关键!”
“好,这件事我来推动。”陈默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