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三人世界
第四十八章 三人世界 (第2/2页)临了,盘碟干净,一粒米都没有剩下,就连扒拉到满桌子的菜叶,也消失无踪。
……
翌日晌午未至,太宁宫内,金炉焚香,白烟袅袅,檀香幽幽。
萧钰跪在殿中央,身影笔直,已经足足两个时辰。
膝下冰冷的青石透过衣料渗入骨髓,像是一种无言的惩戒。
可她未曾开口求饶,亦未露出丝毫不耐。神色沉静如水,仿佛这场罚跪的并非自己,而是另有其人。
殿内寂静无声,只有内殿偶尔传出太后的落笔声,沙沙作响,仿佛落在心上。
终于,太后停笔,淡然开口:“什么时辰了?”
身侧的大宫女素馨立即上前一步,躬身回禀:“回太后,已近午时。该用膳了……”
太后点点头,视线透过珠帘向外瞥去,眸光微沉:“那丫头还跪着呢?”
“是。郡主已跪了两个时辰。”素馨顿了顿,轻声道,“听下头人说,郡主前两日受了重伤,尚未痊愈。您看是否……”
话未说完,太后已然斜睨了她一眼,嗤笑一声:
“哼!你倒是心疼她。她可曾心疼哀家?!”
语气微顿,带了几分不加掩饰的不满,“近两年不着家,与那些汉人结交也就罢了,竟还为一群卑贱之人奔走劳心。萧孟晓,你可还记得自己是谁?”
她的声音不重,却威严尽显,带着不容置喙的压迫感。
素馨见太后火气未消,不敢再劝,退后半步,安静侍立。
殿内顿时陷入死寂,唯有烛火微微摇曳。
良久,萧钰深吸一口气,低垂着头,缓缓开口:
“皇姑母教训的是。萧钰乃大辽契丹族皇女,陛下御赐云昭郡主,三品领尚宫局司宝司,父乃耶律部族白鹿骑大将军……”
太后微皱眉头,打断她:“行了行了!别跟哀家报菜名似的,哀家又不是不认得你这丫头。知道你这会儿肚子饿了,有话快说。”
这话一出,先前的火气已然散去七八分。她不过是想提点提点这孩子,才有了这场罚跪。
萧钰察觉太后的态度松动,抬眸望向那道威严的身影,郑重其事地说道:
“皇姑母,大辽以铁骑纵横天下,亦以德行立于四海。孟晓虽出身萧氏宗族,却更知晓天下苍生皆沐天命,不分族群,不分贵贱。孟晓这一年多来,游历四方,踏遍边陲城镇,亲眼见证战火如何吞噬生机,百姓如何颠沛流离。”
她顿了顿,语气愈发坚定:“孟晓自知,皇姑母心系社稷,所思所虑,皆为大辽千秋基业。”
“皇姑母曾立下赫赫功业,使大辽威震四方,如今更应以仁义为基,令大辽真正屹立于天地之间,而非困守于铁骑之威。孟晓此番所为,并非逾越本分,而是想为大辽尽绵薄之力,为皇家争得一寸民心。”
说罢,她俯身叩拜,额头触地,恭谨如初。
殿中一片沉寂。
萧钰静静地伏在地上,等着太后的回应。
不知过了多久,太后轻叹一声,抬手轻轻敲了敲扶手,声音低缓:
“你的心思,倒是与那位故人相似。”
她声音极轻,仿佛在自言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遥远的追忆。
萧钰抿了抿唇,没有接话。
那位故人是谁?太后口中的这句话,又意味几何?
她不知,也不敢问。
太后沉吟片刻,撩起珠帘,缓步走出。她看着眼前这个已然长大的少女,神色晦暗不明:
“萧家的女儿长大了,倒是有几分自己的执拗了。想当年,他也是同你这般……”
话音戛然而止。
萧钰微微一愣,抬头望去,却正对上太后一双复杂的眼眸。那目光仿佛透过她,在看另一个人的影子,那人是谁,她一时间无法猜测。
但上位者的失态,仅是一瞬。太后很快收敛情绪,换上了惯有的沉稳与威严。
她轻轻拍了拍萧钰的手,语气缓和:
“女大不中留。陛下跑来说,要你随慎隐迎回人皇王灵柩,哀家本不答应的……不过,如今看来,怕是拦不住了。罢了,就给你个机会,协助此事。”
萧钰心中微微一震。
陛下亲自去找太后,为她争取随行?
这件事,竟然需要太后点头?
她还未反应过来,心中仍有诸多疑问未解。可就在这时:
咕噜——
寂静的殿内,骤然响起一声极不合时宜的声音。
萧钰微微一僵。
此时此刻,空旷的大殿、庄严的氛围,让这突如其来的肚鸣声格外清晰。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萧钰:“……”
社死现场。
她不由得别开视线,耳根子悄然发热。
太后见状,眼底闪过一丝笑意,随即没好气地嗔道:
“跪了一上午,也不知道求饶。你这丫头,真是越来越不懂事了。”
说着,转头吩咐素馨:“传膳吧!再添一副碗筷,让小厨房多做几样郡主爱吃的菜。”
素馨闻言,立刻领命:“是,奴婢这就去办。”
萧钰怔了怔,抬眼看向太后。
后者见她愣住,微微一挑眉,佯装不满:
“愣着做什么?还不快过来,难不成真要哀家请你用膳?”
萧钰一怔,随即低低应了一声,起身朝着案前走去。
心头微微一暖。
此后无话,萧钰用过膳后,便返回了云梦楼。
却不知,她在太宁宫内的一番话,很快便传到了辽太宗耶律尧骨的耳中。
“她当真是这样说的?”
书案旁,耶律尧骨缓缓抬眸,目光微微一沉,带着几分诧异地望向跪伏在下首的宫人。
殿中烛火摇曳,案桌前站立的慎隐大人闻言,也忍不住微微侧目,神色间透出几分好奇。
宫人不敢怠慢,赶忙俯首答道:
“回陛下,确实如此。这是云昭郡主在太后殿内的原话,一字不差。小人出来前,还特意与素馨姑姑核对过。太后当即便应允了郡主协助迎回人皇王灵柩之事,未曾有丝毫犹豫。”
闻言,耶律屋质忙不迭开口:
“太后此举,想必是思念故人。臣此次前往,定会竭尽全力,妥善操办此事。”
耶律德光却微微蹙眉,指尖无意识地轻叩桌面,旋即轻笑了一声,意味不明地说道:
“母后恐怕不仅仅是思念故人这么简单……朕那位大哥,何以客死异乡?呵!”
他微微眯了眯眼,目光深邃,似是穿透了往昔的旧事,又似是在思索什么。
“母后是想借此机会,敲打孟晓,让她亲眼去看看,看看她那‘仁心’的前车之鉴。让她去碰壁,去犯错……等到自己磕疼了,才知道回来。”
殿内沉寂片刻,唯有烛焰微微跳跃,将他嘴角那抹冷淡的笑意映得愈发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