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枯荣界 > 第五十七章 好戏连台

第五十七章 好戏连台

第五十七章 好戏连台 (第2/2页)

关东一副架,装扮了千百遍。就好这一口儿,咋唱都不厌。唱起咱们的二人转,烦恼撇一边。唱它个梦随日月两轮悬,人成了地上仙。
  
  两个人有分有合,头半段一人一句,后半段双声共鸣,让观众们都开了眼。唱完一段,又响起如潮的掌声,有人高声报好,有人尖声吹哨。老憨低声说:“这节目挺带劲,胡二刈唱绝了,怪不得让他压场!”春心笑不拢嘴,轻声说:“这节目办得有水平,一个比一个好看。育梅词儿写得也好,她把唱二人转的事儿琢磨透透的了。”间奏过后,胡二刈接着唱道:
  
  九腔十八调,热闹了庄稼院。扭出精气神儿,越扭越浪漫。扭起咱们的二人转,老少笑开颜。扭它个情暖乾坤谱新篇,赛过那活神仙。
  
  胡二刈唱得太卖力了,把看家的本领都使出来了,重复最后一句时又变成了独唱,他猛提了一口气,把尾音拉得长长的颤颤的,仿佛是荡在山谷里的回音。全场再次响起掌声尖叫声时,他却缓缓倒了下去。台下一阵骚动,老憨问老伴说:“这是演的哪一出,咋还倒下了呢?”杜春心说:“肯定是背气了,看样子够呛!”不等拉上幕布,曲大浪已经把老搭档抱在怀里,金书山、黄士魁等人也围拢过来,呼唤声嘈杂一片。黄士魁冲台下嚷:“郝大夫,郝大夫到台上来。”郝行一跳上舞台时,贾大胆、胡小倩、贾永路忙从过道挤到前台,郝大夫扒眼皮试鼻息,无奈地摇了摇头:“人已经走了。”胡小倩一边摇晃着父亲一边放声哭叫:“爹,爹——”幕布急速拉严了。恍惚间,曲大浪似乎看到这个搭档化成了一只仙狐飘然而去……
  
  离大年三十还有三天,黄士魁把小学校郑树人校长请到家中来写春联,让出炕头,放上炕桌,裁了红纸。郑校长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那是读高小的时候就开始练的。凡是写个对联,抄个家谱啥的,只要乡邻求写,都乐于帮忙动笔。顶子替郑校长研墨,手握一根墨块揿在海碗大小的砚盘清水里旋转研磨,累到手腕酸软胀疼也不停歇。金书山、郝行一、三喜子、姚老美、闻大裤裆等人先后夹着大红纸来了,张铁嘴儿也到东屋候着。郑校长把笔探入砚盘试墨,在旧报纸上运笔,试写了几个福字。张铁嘴儿夸奖道:“你的字体’足见笔力神韵,无论平摊在案,还是张贴上墙,都很受看。在咱红原一带,你也算小有名气。”郑校长谦虚道:“算不上有名气,不过是敢写罢了。写毛笔字得讲究章法,以这行书为例,需要注重大小疏密、长短肥瘦、虚实浓淡、起伏错落。我的字贴练得比较杂,求的就是好看耐品。”
  
  “说来话长啊!”张铁嘴儿讲起春联的来历,“战国时,中原百姓为驱邪求安,在门旁挂桃梗,后来演变成挂桃符。最早的春联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皇帝写的,内容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到了明朝,朱元璋曾在除夕传下圣旨,要各家各户都贴春联,还曾亲题一联赠予文臣陶安,写的是‘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姚老美说:“有一年过年,六指儿让她大闺女用秫秸瓤蘸墨水写春联,小莠子说不会写,六指儿骂他上两年小学白上了,拿起一副扑克看了看说,那就照扑克上的写吧,上联写:一二三四五;下联写:六七八九十。小莠子写完,问横批咋写,六指儿一捻牌,正好看见带画像的扑克,灵机一动说,横批就写JQKA。”姚老美学六指儿的声音惟妙惟肖,刚说完就把众人逗笑了。
  
  郑校长从随身帆布兜子里拿出两个书本来,一个是手抄对联本,一个是实用小册子。姚老美抢先翻看手抄本:“呀,这里面的对联挺全哪!仓房有‘春播一粒种,秋收万石粮’,车马棚有‘车辆行千里,人马保平安’,猪舍有‘大猪年年盛,小崽月月增’,草棚有‘快刀切细草,玉料喂畜肥’,还有土地庙的呢,‘品居五行末,位列三才中’……”
  
  艾育梅拿出一个算草本,说也编了几副对子,郑校长接过来细看,外屋门对是:
  
  辞旧岁梅花迎瑞雪
  
  贺新春魁斗斡良宵
  
  “不错不错,里边镶了个育梅的梅、魁子的魁。”往下看是里屋门对:
  
  满院春光添浪漫
  
  一堂和气致丰盈
  
  “这副对子更好,很工整也很美观!”他提笔蘸墨,运笔如行云流水,顶子笑嘻嘻凑过来,稳稳地帮着牵引对联。
  
  刚写完黄士魁家的春联,金书山说:“写完我家的,给大队部写一副长一点的。”郝行一说:“金书记,你那红纸绰绰有余,一遭给卫生所、机耕队、磨米厂、供销点和青年点都写了吧!”三喜子说:“我供销点不用写,贴个大福字就成。”郑校长问:“都拟词了吗?”金书山坐在郑校长旁边,笑笑说:“编对联我可外行,你给我找个现成吧,有气势就行!”郑校长把小册子翻到一处念道:
  
  立大志展宏图脚踏万里浪
  
  先国家再集体胸怀一盘棋
  
  刚念完,金书山摇头说:“好像口气有点大!”艾育梅微微一笑:“那我给你编一个。”随口道出一联:
  
  抓革命东风浩荡春光好
  
  促生产大地欢腾气象新
  
  金书山满意地说:“这个好,符合当前形势,就写这个。艾老师再给编几副,别上卫生所、米厂、机耕组和知青集体户挑理儿。”不一会儿,艾育梅就把几副对联编了出来,
  
  卫生所的是:
  
  良心入药消百病
  
  赤脚行医走千家
  
  米面加工厂的是:
  
  人间糟粕皆碾去
  
  岁月精华尽磨来
  
  机耕组的是:
  
  驾铁牛耕耘沃土
  
  迎春色奏响欢歌
  
  知青点的是:
  
  战天斗地无止境
  
  上山下乡有作为
  
  刚展示出来,人都夸她是乡下才女,说她对联编得好。姚老美故意扯笑:“没有茅楼的哈!”郝行一捋捋大背头,笑着接茬:“你若需要都能编出来。”姚老美让他现编,郝行一略加思索,说出一副对联来:
  
  到此立蹲皆凭自便
  
  随时出入不辱斯文
  
  姚老美笑评说:“可不嘛,站着的蹲着的,都自讨方便。编得还算合理,也不失含蓄。”郑校长说:“老姚你平时张口就来,你编一个呗。”姚老美摆摆手:“不行不行,我那顺口溜登不上大雅之堂,你们当老师的可是孔夫子的卵子——”黄士魁问:“咋讲啊?”“文绉绉呗!”姚老美见艾育梅靠着条琴边上乐,笑问:“育梅是不是有啥好词儿啦?”艾育梅含着笑:“我也琢磨出一个,老姚大叔若喜欢就送给你,听好喽——”
  
  如玉瀑泻一池春水
  
  似黄金积万亩良田
  
  刚说完,她自己忍不住先呵呵笑了。姚老美笑出了口水,边擦边说:“你对联可真写绝啦,分明就是把屎尿当成了宝贝!”等大家咂摸出味儿来,又掀起了笑声。“这对联好,我得记下来。”郑校长忙提笔记在了本子后面。
  
  写完大队的,又给候等的几家写。人陆陆续续地来,又陆陆续续地走。因为晚上要留郑校长在家吃饭,黄士魁去园子里的菜窖取食材。艾育梅提醒:“把菜窖口敞开放一会儿,换了新鲜空气再下,拿点白菜土豆,再拿几根萝卜给孩子啃春。”
  
  黄士魁刚出去,鲁蛮子和黄士栋脚前脚后来写对子。鲁蛮子没上过学,对写啥也不挑。郑校长给鲁蛮子写完对联,又写了春贴春条,摞在一起卷起来,嘱咐:“按顺序摆的,千万别贴差喽!”鲁蛮子傻傻一笑,呜噜一句:“记住了,差不了。”鲁蛮子走后,张铁嘴儿说:“你看这鲁蛮子子长得抽抽巴巴球球蛋蛋的,一天学没上过,可也没剩家!”姚老美笑了:“那老白子长得瘪瘪约约疤疤癞癞的,他俩凑到一起,那是弯刀切瓢——对付了。”
  
  郑校长给二禄家写对联时,特意问四丫子:“你爹说没说写老式的新式的?”二禄是老来得子,平日对四丫子非常溺爱,甚至儿子染上小偷小摸的毛病也不以为然。黄士栋上的几年学都就饭吃了,却总以有文化自居。一听郑校长问话,答道:“我爹说信着你了,对子内容让你定。”郑校长认真思索一会儿:“我编了一个房门对,觉得这么写最适合你家。”
  
  行善不亏天地赠
  
  积德还盼子孙耕
  
  黄士栋连连说:“行,行,讲的是积德行善,挺吉祥的。”郑校长落墨,一气呵成,又说:“你家有大门,大门就写个传统的吧,你听好。”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黄士栋卖弄道:“就觉得这词儿老点儿,应改一下。我娘可疼我了,我想把‘人’改成‘娘’行不行?”郑校长说:“行是行,可上联一改,下联也得改。不然,不工整不说,二禄要看了,他该挑理儿了。”黄士栋说:“那你看着改吧。”等黄士栋拿着对子走了,一直忍着笑的艾育梅终于笑出声来,拍着炕沿断断续续地说:“哎呀,可乐死人了!肚肠子都快乐断啦!郑校长,二老头不找你算帐地,把爹娘写对联里可真是绝了!”郑校长也笑:“那不怪我,是四丫子让改的。”艾育梅笑够了,又说:“我知道你给二禄家编的对联是有用意的,强调德善是因为他缺这两样。”忽然提醒大家,“等一会儿黄士魁屋来,咱别说破,他若撵去就看不着好戏了!”众人又一阵嘻哈。
  
  年根儿前,黄士魁贴了春联福字挂签,挂起大红灯笼。吃完除夕年夜饭,艾育梅给完儿女压岁钱,一家人嗑瓜子吃冻梨守岁,小玉却困得挑不起眼皮儿,早早就睡了。初一大清早,艾育花来给姐家拜年,分别给每个孩子一元压腰钱。
  
  早饭吃完黏豆包,黄士魁去老宅刚给父母拜了年,黄三怪和媳妇姚锦朵也来给老叔老婶拜年。春心热情地把三怪媳妇拉坐在炕沿上:“三朵往里坐,炕里热乎。”又端来一盔子瓜子,招呼道,“来,三朵,嗑毛嗑,闲着也闲着。”姚三朵是个鸳鸯眼,右眼总是旁视。唠了几句拜年嗑,姚三朵一边吃着瓜子一边闲说:“刚才,我俩上前院二大爷儿家,那房门对联老有意思了,写的是‘天增岁月娘增寿,春满乾坤爹满门。你们说,招笑不招笑?’”刚说完,春心就忍不住哈哈笑了:“这扯不扯,过个年还闹个爹满门!咋能这么写呢?”黄三怪说:“二大爷儿要去撕,我说只把娘爹两个字撕了就得了,二大爷儿问那俩字原本是啥,我说是人和福。二大爷儿一边撕一边说,‘大过年的,贴个春联还出了窟窿。二大爷儿要找郑校长算帐去,四丫子说是自己让改的,二大爷儿把四丫子一顿臭骂。”
  
  “还有比这招笑的呢!”黄士魁接着学说秦效家出的笑话,“听黑牛说,那鲁蛮子把春贴全贴差了,猪圈贴了‘抬头见喜’,屋里贴了‘肥猪满圈’。”话音未落,又把大家逗笑了。春心捂着肚子笑个不停,老憨笑得叼不住烟袋嘴儿。黄三怪呵呵笑道:“要说这没文化哪行,没文化就是瞪眼儿瞎。”黄士魁又说:“昨天晚上接神,后院姑奶喊:‘炮响三声冲南开,又添人口又来财’,让嘎咕听见了,他回家也站在院子里喊,‘炮响三声冲南开,摁下葫芦瓢起来’,让我姑丈人给一脖拐,打嗷嗷直叫。”春心擦着笑出的几滴眼泪,说道:“这个嘎咕,学话也学不完全,可咋整呢!”姚三朵收了笑容,斜着右眼说:“过个年,造出这么些笑话,可有了嚼头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