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皇帝的赏赐
第384章 皇帝的赏赐 (第2/2页)朕看过史书,八王之乱过后,中原乱局,除了司马氏的无能,再有就是从汉光武帝开始的胡人内迁,这引狼入室的弊政,断断续续个持续了两百来年,在八王之乱过后,给整个中原大地带来了灭顶之灾。”
高士廉道:“降民安置故土,用不了两年,又会割据一方,成为新的祸患。”
萧瑀道:“侍中的顾虑,也是朝廷的顾虑。薛延陀得人不内迁,也不能安置在原地。”
魏征道:“不内迁,可以南迁。”
李世民看向魏征:“怎么个南迁法?”
魏征道:“岭南、百越、江南这些地方,地广而人稀,需要开发。将薛延陀的人分散到这些地方,放在当地人眼皮底下底下参与开荒。前面我们得到了安南的稻种,适合耕种的岭南、百越、江南人手却是有限,正好把这些人弄过去,从事农耕生产。”
房玄龄道:“中书令的建议,臣觉得不错。按照均田制度,朝廷在这些地方有屯田,但由于自然条件不太好,许多屯田都在荒废。把薛延陀的人安排过去,土地不至于荒废,朝廷的税收也增加了。这些人在当地,人数上远低于大唐的原住民,翻不起什么浪来。”
李世民道:“薛延陀移民的问题,就按照中书令的意思办,此事告一段落。大唐同倭奴国的战争,大唐没有人员伤亡,对方全军覆没,放在古今都十分少见的。”
李世绩道:“火器的运用,臣此前同卫公聊到过,倒是应了卫公的话,火器在水战上的优势,远高于陆战。”
李世民微微一笑,眸中闪过一起赞许之意:“提到火器,要给太子议功,可太子已经是储君,封无可封,你们怎么办才好?”
众人相视一眼,皇帝的意思很明显,太子封无可封,自然是荫庇子孙了。皇帝对雍王的偏爱,是个人都能看出来。
“太子拿着尚书令的金印,管着尚书省,可到底名不正,言不顺。太子是封无可封了,那就让他名正言顺的接管尚书省。加雍王为尚书令,雍王还小,活儿刚好丢给他老子干。”
魏征笑道:“钱和权都给了孙儿,只有活儿留给了儿子。都说这隔代亲,陛下您这偏的也太离谱了。”
“玄成你不会说话,就给朕闭嘴。妒忌朕有个好孙儿,你直说,不用打着为太子抱不平的旗号。”
皇帝又开始挖苦魏征了,众人都不约而同的笑了。
高士廉说了一句公道话:“臣觉得中书令说得对,陛下这样对太子不太好,不像是赏赐了。”
魏征道:“赏赐人干活儿,您可是天可汗,这个赏赐也太磕碜了。”
“朕意已决,此事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愉快的决定了……
众大臣面面相觑,这话听着怪怪的,却又说不清哪里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