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地下实验室(2)
第31章 地下实验室(2) (第2/2页)林暮秋犹豫片刻:“这违背了正常程序。如果总工程师发现。。。”
“有时候必须做出艰难选择,”苏雨晴的眼神坚定,“这不仅关乎天机局,而是关乎全球安全。如果收割者成功激活中枢,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深思熟虑,林暮秋同意了这个计划,但坚持应该至少让龙辰知情。苏雨晴考虑后同意了这一点,认为龙辰的经验和判断力将是宝贵资源。
接下来的日子,林暮秋表面上继续正常研究,但内心始终绷紧神经。每天晚上,他会将新获取的信息秘密传递给苏雨晴,后者正在与龙辰和几名可靠的同事秘密调查内部泄密问题,并准备应对收割者的行动。
这种双重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林暮秋坚持下来,深知任务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他与晶体的连接越来越深入,开始接收到更复杂、更具象的信息——不仅是技术数据,还有关于古代文明日常生活和文化的片段。
“他们的社会结构与我们想象的很不同,”他在一次休息时与李教授讨论道,“源力技术深度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能源供应到医疗、交通、甚至艺术创作。”
李教授好奇地问:“这听起来像是乌托邦。那为什么最终会崩溃?”
“正是这种深度依赖导致了脆弱性,”林暮秋解释,“当能量网络开始失衡,整个社会结构都随之崩塌。没有备选系统,没有回归传统的路径。技术成为他们的命脉,也成为他们的陷阱。”
李教授若有所思:“这对我们是个重要警示。技术应当是工具,而非依赖。”
这样的讨论增进了林暮秋与研究团队的信任和默契,但他始终小心不提“中枢”位置或苏雨晴的警告。
第十四天的晚上,一次突破性连接发生了。当林暮秋尝试一种新的源力共振方式与晶体互动时,晶体突然发出强烈光芒,整个实验室的能量监测仪器同时报警。
“能量水平超出安全范围!”一名技术人员惊呼。
但林暮秋示意大家不要干预:“不,这是正常的。晶体正在解锁更深层次的信息。”
在这次连接中,晶体向林暮秋传递了一系列清晰而具体的影像——南太平洋的海底地形,一个巨大的环形结构沉睡在海床上,周围环绕着复杂的能量网络。更重要的是,这次信息中包含了精确的地理坐标和深度数据。
当连接结束时,林暮秋立即将这些关键信息记录下来,同时在报告中有意模糊了最关键的坐标数字。这种小心谨慎来源于苏雨晴的警告,虽然他对这种欺瞒行为感到不安,但明白事态的严重性。
当晚离开实验室后,他立即通过安全渠道将完整信息传给了苏雨晴。她的回应迅速而简洁:“信息确认。收割者目标位置与此完全吻合。行动已在准备中,保持日常工作,等待进一步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