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考校论语
第21章 考校论语 (第1/2页)陆准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了然,对这位周县令的“公正”有了新的认识。
他面上不动声色,对着周县令拱了拱手。
“多谢县尊大人谬赞。”
随后,他转过身,目光重新落回到面如死灰的陆源和郑家文身上。
那眼神,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刚才,你们说要比试作诗。”
“我诗已作罢。”
“现在,轮到你们了。”
陆准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带着几分戏谑。
“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不。”
他仿佛觉得这个时间太短,显得自己不够大度,于是摆了摆手。
“给你们三炷香的时间。”
“请吧。”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陆源和郑家文身上。
三炷香!
这已经是极大的宽容了。
然而,看着那首珠玉在前的诗作,再想想自己肚子里那点墨水……
陆源和郑家文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尴尬!
无边的尴尬!
让他们作诗?
别说三炷香,就是给他们三天三夜,他们也作不出一句能与“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相提并论的诗句来!
那简直是自取其辱。
园内静悄悄的,只剩下两人粗重的呼吸声。
众人的目光如同实质,压得他们几乎喘不过气。
郑家文死死攥着拳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陆源额头上冷汗涔涔,眼珠子疯狂转动,大脑一片空白。
怎么办?
怎么办?
难道真要当众认输,然后跪下给这个废物磕头道歉?
不,绝不!
情急之下,陆源脑中灵光一闪。
如同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猛地抬起头。
指着陆准,厉声嘶吼道:“谁知道这诗是不是你抄的?”
这话如同平地惊雷,炸得众人耳朵嗡嗡作响。
刚刚还沉浸在诗篇意境中的学子们,猛地回过神来,看向陆源的目光充满了鄙夷。
输不起?
这是输不起,开始耍无赖了?
就连周县令,看向自己这个表外甥的眼神,也带上了几分毫不掩饰的嫌弃。
蠢货!
这种时候,质疑对方抄袭,不是更显得自己无能狂怒吗?
陆准看着陆源那因为嫉妒与不甘而扭曲的脸,笑了。
那笑容里,带着浓浓的嘲讽。
“蠢货。”
“你说我抄?”
“拿出证据来。”
“我抄了谁的?哪本集子里的?哪个朝代的?”
陆准步步紧逼,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记耳光,抽在陆源脸上。
“你倒是说说看。”
陆源被问得哑口无言,脸憋得通红。
证据?
他上哪儿找证据去?
这首诗意境如此苍凉悲壮,气象如此宏大,他听都没听过!
但他不能认输!
尤其是在这么多人面前!
“谁……谁知道你抄的哪个犄角旮旯里的无名氏的!”
陆源梗着脖子,强行狡辩。
“有本事,你再作几首出来证明啊!”
“你要是能再作出三五首这等水平的诗,我就信是你自己写的!”
这话一出,不少人暗自摇头。
强人所难。
这等千古绝唱,偶得一首已是天大的机缘,岂能说作就作?
郑家文却眼睛一亮,觉得陆源这招虽然无赖,却不失为一个脱困的办法。
他连忙附和道:“陆源贤弟此言有理!”
“谁知道你是不是恰好就背了这么一首冷门佳作?”
“能抄一首,自然就能抄好几首!”
“万一你这废物肚子里,刚好还记着其他几首呢?”
他这话,简直是把“无耻”两个字写在了脸上。
陆源立刻像找到了主心骨,对着郑家文露出了谄媚的笑容。
“郑公子英明!所言极是!”
郑家文享受着陆源的吹捧,又转向陆准,脸上恢复了几分傲慢。
“陆准,你方才不是口口声声说自己是读书人吗?”
“既然是读书人,想必《论语》是读过的吧?”
陆准挑了挑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