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先生成妹夫了?
第230章 先生成妹夫了? (第1/2页)“小郎君,这是宫里送来的。”
阿冬气都没有喘匀,双手将那张请帖递了过来。
“宫里的?人呢?”
温禾疑惑的接过请帖,好端端的李二给他送什么请帖啊。
要见他,不是一句话就能将他召进宫里去嘛?
“人已经走了,好像不是召小郎君入宫的。”
阿冬也有些疑惑。
他是从宫里来的,自然知晓,若是陛下召见,怎么会发什么请帖了。
但这上面的内容他又不敢擅自去看。
只见温禾打开请帖,淡淡的扫了一眼后,他脸色浑然一变。
‘李二你大爷!’
这请帖上,竟然是邀请他明日去参加“嘉禾书屋”的开业。
一个以他名义开的书屋,他竟然是被邀请的。
不过如今线装书还没有做出来,李二用卷轴来做载体,不觉得笨重吗?
“小郎君?”
阿冬看着温禾的脸色有些不对,以为是出了什么事了。
“没事,这个地址你可知晓,明日你驾车送我去吧。”温禾将请帖递给阿冬。
后者双手接过,看了一眼,行礼道:“诺。”
翌日。
温禾洗漱完毕,吃过早饭后,便出门去了。
李二把书屋选在太平坊。
这地方,出了坊市的大门,几乎是一抬头就可以看到皇城的所在。
而且靠近鸿胪寺和大社,也就是皇帝祭祀的地方。
往左边走不了多远,就是太学了。
可以说是往来皆鸿儒。
看到地段后,温禾决定原谅李世民的擅自做主。
这边就相当于是后世京城的一环,房价高的离谱。
能在此地居住的,不是皇亲国戚,便是世家大族。
想要在此地开一家门店,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对面也有书铺?”
到达目的地后,温禾还没下马车,就看到对面有一家“崔氏书铺”。
不用多问,这一定是崔家人开的。
李世民居然将书铺开到了这里。
这是想要和崔家打擂台不成?
而就在温禾到达后,对面书铺内的人也注意到了。
“那便是高阳县子温禾?”
只见一个穿着儒衫的中年人捋着胡子,眉头紧锁了起来。
“阿兄,这温禾太过张狂了,竟然敢在我们对面开书铺,这不明摆的挑衅吗?”
他身旁的一个青年不忿的说道。
“住嘴,你以为那书铺是温禾开的!”中年人瞪了他一眼,只是心中也有几分怒火。
他们家里早就传来消息了,这书铺是皇帝借着温禾的名号建立的。
绝对不要莽撞,和温禾有任何的冲突。
说白了,他们自己也知道,在长安开书铺,其实已经算是违反了之前的承包协议了。
契书上明文规定,不得在他人承包区域,贩卖书籍、典籍。
他们如今只不过走了一个漏洞,毕竟长安这片区域,现在还没有承包出去。
温禾下马车的时候,正巧和那崔氏的中年人对上了眼。
后者一愣,随即笑着向他远远的行了个礼。
温禾见状,也回了一个礼。
此事,周围已经来了不少人了。
他们自然早就知道此地有崔家的书铺,原本还想着崔家会怎么应对,没想到对方竟然毫不在意。
“这崔氏改性子了?”
站在书铺门口的李道宗,眼眸微眯。
他知道温禾来后,担心后者会被崔氏的人为难,正想出来帮忙,却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崔氏好歹是五姓七望,他们没有那么短浅。”听着李道宗的话,萧瑀有些不满的哼了一声。
萧家和崔家有联姻,算是半个同盟了。
而且五姓七望说白了也是士族。
天下士族同气连枝,至少在外人外面是如此。
李道宗没理会萧瑀,径直走了出去。
“小娃娃。”
他高举着手,冲着温禾打了招呼。
外头那些没有资格进入书铺的等候的人,纷纷退让开来。
这些人都是来凑个热闹,顺带混个脸熟的。
他们虽然没有拿到请帖,可也知道那请帖是从宫里送来的,那今日受邀之人,毕竟是位高权重之辈。
听到李道宗的声音,温禾的脸顿时就垮了下来。
‘你大爷的!’
“见过任城王!”
温禾咬着后槽牙,狠狠的瞪了李道宗一眼。
后者见状,大笑着揽过他的肩膀说道:“陛下为你这书铺可是大费苦心啊,就连太子都请来为你撑腰了,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以及六部,今日没有当值的都来了。”
“高明也来了?”
自从李承乾成为太子后,他几乎很少出东宫了,甚至连温禾家都没有去过。
没想到李世民今日竟然让他出宫。
不过……
“这是陛下的书铺,和我有什么关系。”
看着这书铺的样子,显然不是临时准备的。
单单这大门,便是用上好的木材雕刻的,上面的图案栩栩如生。
里面的装饰就更不用提了。
这李二是不是误解我的意思了?
温禾看着这书屋内的装潢,不禁有些错愕。
这样精致华丽的书铺,哪个穷苦人家敢进来买书的?
你就是把书卖到一文钱,他们也都不敢踏进来一步。
“臣见过太子殿下。”
一进门,温禾便看到上首正襟危坐的李承乾。
后者看到他时,嘴角顿时勾起,正要起身,却见他行了大礼。
李承乾一愣,这才注意到,此刻自己在的场合。
李道宗说的确实没错,今天来的人是不少。
宇文士及、高士廉都来了。
杜如晦没来,应该是当值的缘故。
长孙无忌也没来,温禾顿时松了口气,不过长孙涣却来了。
还有魏征,这小老儿正一脸意味深长的看着他,不知道是在琢磨什么。
其他人温禾就不太熟悉了,但有个小老儿竟然坐在宇文士及的前面,这地位绝对不低。
温禾一一行礼问候,直到遇到那个老者的时候,卡住了。
一旁的宇文士及解释道:“这位是密国公,新任的尚书右仆射,封德彝。”
他就是封德彝?
让李世民气的牙痒痒,恨不得将他开棺鞭尸的那一位?
温禾记得他好像贞观元年就去世了。
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时间,但应该也没多少时间了。
可怎么看起来,也不像是要死的样子。
这位的经历也算是丰富了,他出身渤海封氏。
因为从小便智识过人,被越国公杨素招为幕僚,还将女儿嫁给他,结为姻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