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大唐如今之太平,非朕之功
第233章 大唐如今之太平,非朕之功 (第2/2页)“臣遵旨。”
就这么结束了?
温禾有些诧异。
他还以为至少要再讨论一段时间。
没想到李世民就这么轻易的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长孙无忌。
果然还是信任自家的大舅哥啊。
温禾暗自失笑的摇了摇头。
“陛下,臣以为不可。”
可就在这,有人开口道。
只见魏征一脸倔强的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此事还需要御史台监督,可让监察御史随民部官员同行,以防有徇私之举。”
他话音落下,长孙无忌的脸色当即变了又变。
“魏大夫,你是觉得我民部之人不能自律不成?”
“长孙侍郎误会了,人性本贪,特别是低下小吏,时常见利忘义,无监察,不可行也。”
魏征对长孙无忌的质问不以为然。
他这话的意思是说,人都是贪婪的,所以必须得有人监督,要不然这件事情就办不成。
长孙无忌有些坐蜡。
他是反对不行,不反对也不行。
御史监管按照惯例是合理的,可魏征这个行为,却是在暗中让御史台压过了民部一头。
温禾看着他们二人这针锋相对的模样,不禁有些头疼。
他以后不会也要这样吧。
这做官非要这么争执吗?
和平相处不好吗?
“够了。”
直到李世民一声冷喝,长孙无忌和魏徵这才停了下来,纷纷将目光投向他。
“此事御史台监管就是了,辅机也莫要有抵触,此乃防小人,不防君子。”
李世民都下了结论了,长孙无忌自然不敢再多说什么,
“臣遵旨。”
他和魏征上前领旨。
其他人见状都不禁有些意兴阑珊。
毕竟这块肉没有送到他们的嘴里。
不过他们也在观望,因为谁也不知道,这块肉到底是肥肉,还是会崩掉牙齿的骨头。
所以他们都打算先观望观望。
若是日后有利可图,再介入也不是不可。
各怀心思的一行人,随着李世民一路向着葛家庄走去。
百骑几乎一炷香回来汇报一次。
独孤谌想着要在李世民面前混个脸熟,竟然主动申请去做探子。
不过可惜李世民根本就不过问这件事情。
走了没多久,他们又遇到了方才那犁地的一老一少。
见到这么大的阵仗,那一老一少都有些诧异。
虽然他们也不知道这群人来自哪里,可看着他们身穿华服,还骑着高头大马,便知道这是一群贵人。
不过当李世民走近的时候,那个年长的突然神情一怔,顿时瞪大了眼睛。
“是,是,秦王!”
那老者一声惊呼。
在场众人都愣了一下。
李世民拉住了缰绳停了下来,转头望向那老者。
只见那老者连忙按住他身旁少年的头,向着这边大拜。
“这老翁识得朕?”
“我去看看?”
温禾问道。
李世民摇了摇头,翻身下马,亲自走了过去。
见状,他身后的众人也连忙下了马去。
温禾大手一挥,几个百骑快速的越过众人,跟随在李世民身后。
见到李世民等人走去,那老者浑身不住的颤抖着,眼中含着热泪。
“小人拜见秦王。”
“大父,是陛下,是陛下。”那少年连忙提醒道。
那老者眼中含着热泪,声音颤抖道:“小人错了,见过陛下。”
他正要大拜,却被李世民抢先一步扶了起来。
“你可从军过?”
老者闻言一怔,望着李世民激动道:“武德元年小人与三个儿子随秦王殿下讨伐伪帝薛举,武德三年小人和二郎随同您一同追击宋金刚至介州,后来的武牢关小人也在,后征伐刘黑闼的时候,断了这手,无奈退兵了。”
他苦笑着。
李世民低头望着那残缺的手臂,不由得红了眼眶。
“你今年多大?”
“小人四十有八了。”
李世民顿时沉默了。
在他身后的温禾有些错愕。
四十八了?
可这老者看起来,像是六十多。
胡子头发全白了。
“这是你的孩子?”李世民望着他身旁的那个少年。
那少年惧怕的连忙低下头,不敢和李世民直视。
后者失笑,伸手摸了摸他的头。
少年顿时呆傻住了。
陛下摸我的头了!
老者摇了摇头,悲伤道:“这是小人的孙儿,大郎死在了北邙山、二郎死在了武牢关,三郎死在豳州,大孙和二孙都殒命在了会州,这孩子是三郎的独苗。”
李世民和温禾都怔住了。
会州!
温禾的身体不住的颤抖了起来。
“满门忠烈。”
李世民握住那老者断臂的袖子。
“小人这不算什么,还有的一家老小都没有回来的,小人如此便已经心满意足了,如今又能见到秦王,啊不,是陛下,小人死而无憾了。”
那老者说的真诚。
李世民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了。
大唐建国这短短九年,几乎每一年都在征伐。
从太原到关内,那家那户门前不是飘荡着白幡。
“大唐如今之太平,非朕之功,而是汝等以血肉之躯换来的。”李世民一声长叹。
他身后的那些大臣们,也纷纷唉声叹气,脸上满是伤悲。
可这些食肉者们,又有几分是真心诚意的?
“陛下莫要过度伤悲。”不少人上来劝着。
可他们都是在安慰李世民。
而温禾却是打量着面前的一老一少,看着他们衣衫褴褛的模样,和那少年骨瘦如柴的身子。
他的眉头不禁越皱越深。
“老人家,这些年朝中的抚恤,以及军功的奖励可有到你们手中?”
如果这个老者说的是真的,他们的日子绝对不可能过的这么苦。
那些抚恤金,足以让他们买一头牛了。
温禾话音落下,李世民悲伤的神情顿时怔住了。
而周围的那些重臣们,脸色都变了又变。
“唉。”
只见那老者长叹了一声。
队列后随行的兵部侍郎卢承庆,赫然流下了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