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二十三章 再度扬名!(4k)

第二十三章 再度扬名!(4k)

第二十三章 再度扬名!(4k) (第2/2页)

“呀!”韩嘉彦连忙走近,伸手道:“快快请进。”
  
  江昭淡淡一笑,大步走进:“要是没记错,师茂兄已经要外放了吧?不知是要去哪里做官?”
  
  “不出意外,应该是任职一州通判。”韩嘉彦双手背负,一脸的稳重。
  
  江昭了然,微微颔首。
  
  韩嘉彦考上的是二甲功名,其后又考上了的庶吉士,并且在三年以前就通过了散馆考试,正式入职翰林。
  
  以大周律例,考生入职翰林,三甲授从七品,二甲授正七品,一甲授从六品,这也是春闱大试对于翰林出身的官员的非凡意义。
  
  三甲出身,哪怕考上了庶吉士,通过了散馆考试,起步授官的翰林品级也难以与一甲、二甲相提并论。
  
  韩嘉彦二甲进士出身,是以三年以前通过散馆考试以后,就授予了正七品的翰林官职。
  
  如今,他已经翰林为官三年。
  
  要是不出意外,三年一擢,韩嘉彦外放前定然会再升一级,为从六品京官。
  
  又因京官外放擢升一级的缘故,他担任从六品的官职注定是个过渡,真正任职的官位会是外放的正六品。
  
  也就是一下子跨越两级。
  
  州郡之地,正六品的官职无外乎就是一地的三把手,通判。
  
  “几月?”江昭又问道。
  
  “五月。”韩嘉彦说道。
  
  过了会试,连着的就是三月初的殿试与庶吉士考试,两轮考试过后,将会有一个长达三个月的假期让新科进士处理私事。
  
  而这段时间,上一批入翰林深造的庶吉士也会经历散馆考试,再次选拔淘汰,通过考试的人会被授予翰林官职。
  
  所谓三年转正,三年翰林。
  
  三年前的庶吉士,面临的就是转正问题,通过了散馆考试,方可称为翰林出身,授予翰林官职。
  
  而所谓的三年翰林,说的是六年前入翰林院的那一批人,也即是韩嘉彦他们那一批人。
  
  这些人已经通过了转正的散馆考试,又翰林为官三年,自此苦日子结束,可走出翰林院,外放积累治政经验。
  
  同时,也是为这次春闱的庶吉士腾出位置。
  
  “可惜了,怕是没空去吃子川的喜酒。”韩嘉彦一脸的遗憾,摇头道:“吃不成喜酒,贺礼还不能缺,实在是有点吃亏啊!”
  
  “哈哈!”江昭抚掌一笑:“那我少收你一点。”
  
  话音未落,两人已经走到了书房。
  
  “昭儿。”
  
  韩章听到弟子的声音,不禁向着两人望去。
  
  “老师。”
  
  江昭恭谨的行了一礼,送上檀木盒。
  
  “恭贺老师,仕途再起。”
  
  韩章抚须一笑,摇了摇头:“这有什么好庆贺的?”
  
  “哎呀,东西都送过来了,总不能让我拿回去吧?”江昭笑道。
  
  “哦?”韩章好奇的打开了檀木盒,铺开锦帛。
  
  《春闱赠恩师韩章归京》
  
  “诗篇?”韩章有些意外,捧起来仔细品读。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韩章轻声念着,目光一亮。
  
  单就是这两句,这首诗就是上佳水准。
  
  几句话,近乎说遍了人生的大喜之事。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韩章轻哼了一声,一连着念叨了几遍。
  
  这句诗并不亮眼,但就是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注目。
  
  韩嘉彦本是已经走到书架上取书,闻言不禁走了过去。
  
  一看,就心头一惊:“这就是昨日酒性之时,子川的新篇名作?”
  
  “咦?”这次轮到了江昭惊诧,他有些意外:“怎的,师茂兄竟是看过这首诗?”
  
  昨日,似乎没有望见韩嘉彦的身影吧?
  
  “我在翰林院看过诗句,真正的原篇倒是这会儿才得以一观。”韩嘉彦说道。
  
  “翰林院?”江昭一惊:“传得这么快?”
  
  “那是!”
  
  韩嘉彦解释道:“子川初来汴京,可能不清楚樊楼究竟是什么地方。须知樊楼可容纳同时两三千人宴饮,时值春闱大试,何其热闹?”
  
  “那地方,一晚上怕是可以迎客万人。”
  
  “你本就是名扬天下的人物,如今又是新科会元。你既是来了兴致,有意作诗,围观的人来上一句‘新科会元江子川作诗’,就可引来一堆又一堆人。”
  
  “那么多读书人,怎么着也能凑齐整首诗的内容,早就传扬得沸沸腾腾。我上午入翰林院当值那会儿,不少人都赞誉你的文采呢!”
  
  “特别是那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引得不少翰林官员称赞。”
  
  “这事一过,你怕是会成为汴京最受热议的人物。”
  
  韩嘉彦说着,一脸的羡慕。
  
  名望是一直通用的东西,幼时养成,晚年也能用。
  
  不过,名望的养成却是得特定的时间。
  
  这金榜题名诗,无疑就是得在特定的时间养成。
  
  而一旦传扬够广,佳话也够经典,那就会百十年的一直有人赞颂。
  
  毕竟,三年一度,次次都有赶考的考生!
  
  江昭一怔。
  
  他知道这首诗迟早会传扬开来。
  
  毕竟,这首诗不但可以吃劝学诗、金榜题名诗的热度,也可以吃赞颂文人、文风鼎盛的时代红利。
  
  但,他着实没想到传得这么快,不足一天就到了翰林院官员都知晓的程度。
  
  这就是京城吗?
  
  一件事,晚上做了,第二天就能传开。
  
  “有心了!”韩章从头到尾品读完了诗篇。
  
  这首诗传遍,对他的好处的确是非常之多。
  
  事实上,名望是非常容易转化为威望的。
  
  眼下,他正是急需名望的时候,一首金榜题名诗的名篇,可解燃眉之急。
  
  哪怕作为原作者的江昭会得到诗篇九成以上的名望,但作为老师的他只要能得到一成,也足以再度名遍京城。
  
  届时,安抚党内人心,可就轻松得太多。
  
  江昭平和一笑:“弟子的意思是再炒一炒【韩门立雪】的事情,为恩师壮一壮势。”
  
  韩章沉吟,缓缓点头:“我让人去做。”
  
  近黄昏,三人一起吃了顿家宴,江昭就告退。
  
  作为新科会元,他这段时间注定很忙。
  
  一则,他得去拜见主考官欧阳修与副主考官王尧臣,以表达提携之恩。
  
  二则,外祖父和舅舅都在朝中为官,于情于理他都得去拜见。以陈端、张凛几人为首的淮左官员,也得去认人。
  
  三则,祖父江志留在谏院的人脉,他也得去认一认。
  
  一些人脉,总是得慢慢交到他的手上,让他去维护。
  
  此外,过些日子还得殿试,等老师稳住了韩系的大局,他还得认一认韩系的核心老资格大佬,适当表达善意。
  
  就一个字,忙!
  
  江昭忙,韩章更忙。
  
  十二年的时间,汴京的一些东西早已大变,特别是韩系的人事、官员一系列的事情。
  
  地方为官,终究鞭长莫及,一些人脉难以维系。
  
  甚至,一些韩系新晋升的高官,韩章都仅是点头之交,并不熟悉。
  
  因此,他得抓紧时间稳住整顿内部,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以便于过些日子去争夺阁老之位。
  
  韩系与刘沆一系注定争斗,这是双方都非常清楚的事情。
  
  于韩章而言,礼部尚书逆伐内阁大学士,难度实在不低,恨不得给个一年半载的时间充分准备,协调各方利益。
  
  于刘沆一系而言,却是得趁着韩章尚未彻底稳住内部,竭力实行打击。
  
  这是双方都默契清楚的事情。
  
  两者相对折中,内阁椅子的争端,顶天五个月的时间就会有结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