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劝谏立嗣!(4k)
第五十三章 劝谏立嗣!(4k) (第1/2页)日常的聚会,注定只是锦上添花。
金明池马球会一过,顾廷烨就借着一封举荐信,去了梅花书院读书。
江昭、章衡、苏轼、苏辙、曾布几人,要么是授了职的朝廷命官,要么是翰林庶吉士,也都忙起了自己的事情。
平淡的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
自古及今,大量的事实证明官场也存在“天之骄子”一说。
太宗治政,志图北伐。
名相寇准少年得志,虚岁十九就考上了进士功名,以“破格提拔”而出名,四十三岁宰执天下,历时二十余年。
宰辅大相公吕蒙正,三十三岁考得状元郎,三十九岁宰执天下,历时六年。
真宗治政,封禅崇道。
“圣相”李沆,三十三岁考得进士功名,五十岁拜相,历时十七年。
宰辅大相公丁渭,以一篇《大言赋》而名动天下,二十六进士及第,三十八岁就任职六部尚书,短短十二年的时间就官至正二品。
近些年,官家治世,以仁为主,亦不乏一些扶摇直上者。
资政殿大学士韩章,十九岁考得榜眼,三十七岁入阁,历时十七年就成了文官中话语权最重的人物之一。
宰辅大相公富弼,更是重量级人物,二十六岁考上进士功名,四十一岁入阁,历时仅仅十五年。
这些人物的存在,都证明宦海不乏“天之骄子”。
而今,江昭无疑就是一位新兴的政坛天骄。
自小就名扬天下的他,文德殿的一场争辩,声动四野,震慑天下。
就连官家,也生出了惜才之心。
一场政斗,让他得以擢升为正六品的太子中舍人,兼翰林知诰制。
次年二月,擢拔从五品翰林侍读学士,兼领翰林知诰制一职,自此红袍披身,负责为官家讲解经史、兼学术顾问、政治参谋,策拟诏书。
为官尚不足一年,已然位列五品。
君王荣宠之盛,可见一斑。
小阁老之名,可谓越传越旺!
.......
春去秋来,已是嘉佑三年,四月初三。
江府,书房。
午时。
【近来圣意多变,老夫自度尚有可为,欲寻机入京为官,一则效命朝廷,二则亦可就近照拂子女。贤婿人脉通达,又蒙圣上器重......】
江昭望着手中书信,目光微眯。
这是一封淮左来的信,书信者是他的岳父盛纮。
一封书信,不短不长,记载的内容主要就三点:
其一,问好。
其二,赞誉女婿。
其三,盛纮连续几年政绩为优,有意入京为官。
江昭起身,略微沉吟。
事实上,盛纮是非常有实力的人物。
不管是为官能力,亦或是人脉,都非常到位。
纵观盛纮的任职履历,就可知晓他的擢升之路几乎从未停滞。
从九品官做起,干到了正六品扬州通判,起码擢升了六七次,哪怕三年一次,那也得近二十年的时间。
以盛纮的岁数而言,可谓一次也没有停滞,一直都是处于升官的状态。
其中缘由,一则是有赖于他搞政绩的水平,二则是有赖于王老太师一脉的支持。
说到底,哪怕王老太师一脉再是落魄,好歹也出过内阁大学士。
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要让一个进士出身、连红袍都没穿上的小官擢升,还是问题不大。
电视剧中,盛纮估摸着也是在差不多的时间入京,只不过应当是向王老太师一脉求助。
这次,因江昭的缘故,盛纮却不一定向王老太师一脉求助。
毕竟,从客观事实上来讲,王老太师一脉的影响力的确有限。
五品以下,王老太师的名号自然好使,无人可争。
可要是想入京,估摸着就没那么轻松。
盛纮已经官居正六品,地方官员入京,以惯例论之,须得平级或降级跳动。
六品的地方官不少,六品的京官可就没那么容易空缺。
须知,六品再往上走一步,就是有资格位列庙堂的五品红袍。
天底下,有资格上朝的官位不足四百,基本上进一出一。
早已落魄的王老太师一脉,要想安排,怕是得费些力气。
相比之下,江昭的人脉无疑要好使不止一筹。
“那就入京为官吧!”
一言落下,决定了岳丈的去向。
如今,老师韩章已经入阁,区区一位六品官入京的事情,对江昭而言根本算不得什么。
以江昭在韩系的地位,让岳丈入京,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吏部的名单上添个名字而已!
江昭抽出一张宣纸,就要提笔回信,禾生却走到了书房。
“主君,宫里面来了人。”
“宫里面来了人?”
江昭有些不解。
他就一个五品小官,宫里面怎会特意来人召他?
......
御书房。
江昭受到召见,走了进去。
一入内,望见的就是富弼、韩章、文彦博、申伯远、庞籍,王钦若等六位内阁大学士。
除了这六位位极人臣的存在,不乏一些三品以上紫袍大员,皆是面色严肃。
还有几位红袍官员,都在低着头。
主座,官家赵祯脸色沉郁,一举一动都透露着悲怒之意
江昭面上平静,心头暗自一惊。
什么大事,竟然集齐了六位内阁大学士?
莫非?
一个猜测闪过心头。
翰林起居舍人章衡立于一角,负责记载起居注。
他望见江昭走进来,便举目着重扫了一眼六位内阁大学士。
江昭心头一沉。
果然!
章衡的一眼扫视,让他确信了心中的猜测。
立嗣!
也唯有立嗣,方才能让官家面色难看。
江昭扫了一眼王钦若与庞籍两位内阁大学士。
就连这两位竟然也下场劝谏,也难怪官家悲怒。
须知,王钦若为天子宠臣,几乎不劝谏官家立嗣,庞籍是皇后同乡,也鲜少会劝谏立嗣之事。
如今,就连这两位都下场劝谏,那可就是内阁达成了一致意见。
“江侍读?”
主座,赵祯举目望了过去。
“臣江昭,拜见陛下!”江昭心头忐忑,行了大礼。
他还是不理解为什么召见他。
他就是个五品小官!
“免礼。”赵祯罢了罢手。
“谢陛下!”江昭起身,恭谨站立。
“卿自幼诵读百经。这些日子,听闻卿读遍藏书阁典籍,已是通晓历代古籍。”
赵祯撑着书案,沉声问道:“古来,官员忤逆上奏,以劝谏之名行威逼之事,都是什么罪?”
哦豁!
直入主题!
江昭一叹,回首望了一眼,他已经知晓了官家为何要召他入宫。
估摸着是说不过几位内阁大学士,喊他来对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