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七十一章 一门两榜眼!(3k)

第七十一章 一门两榜眼!(3k)

第七十一章 一门两榜眼!(3k) (第1/2页)

嘉佑五年,二月初一。
  
  晨曦初露,寒意未散。
  
  一场关乎无数苦读学子命运的盛事——春闱大试,徐徐拉开帷幕。
  
  此次春闱,由礼部尚书王尧臣担任主考官,副主考官则是翰林学士海承晏。
  
  为统筹考务,从六部抽调十三人,科道两人,翰林院两人,合计十七人为考官。
  
  大考分为三场,第一场考帖经墨义,第二场考策问时务,第三场考论、判、诏、诰、表。
  
  三场考试,耗时九天。
  
  如此,考生的任务暂时告一段落。
  
  十七位负责监考、批卷的考官,则是彻底忙起来。
  
  经烧香叩问至圣先师,庄严盟誓,主考官与副主考官阐述批卷要求,十七位负责批卷的考官,就此投入紧张的批卷工作。
  
  相比起嘉佑二年的万余举子入京科考,嘉佑五年的春闱大试,考生人数要少上一些。
  
  当然,天下学子千万,一步一步方才成为举子。
  
  哪怕少上一些考生,也仍有八九千人。
  
  而以惯例论之,须得十五天左右的时间批好考卷,并以优劣排序。
  
  贡院。
  
  江昭手持朱笔,不时书写“荐”、“通”、“粗”、“否”等字,予以考卷一定的评价。
  
  这些卷子,绝大多数都难入考官法眼,没有进士该有的水准。
  
  这些不合格的考生,都没机会送到主、副主考官的手上,就罢黜落榜。
  
  一般来说,有资格送到主、副考官手上的荐卷,都得有一两个“荐”字,难度非常之高。
  
  偶尔要是运气不好,遇到的考官不懂得欣赏考生的卷子,那不管考生答得再好,也是枉然。
  
  秉持着为人负责的原则,江昭一向是尽量找优点,从而给予评价。
  
  此次科考,一份卷子要经三位考官的手,综合批改评价。
  
  江昭手上的一沓卷子,都是通过了两位考官批阅的“策问时务”卷。
  
  经他手上的卷子就是最后一次批阅,批阅过后会选出几十份荐卷,呈送于主、副考官。
  
  “咦?”
  
  江昭方才放下一份卷子,顺手抽起下一份,不免来了些精神。
  
  这篇考卷,竟是有两个“荐”字,说明前两位考官都给予了高度认可。
  
  “臣对:伏读制策,忧勤丁宁,此尧舜咨儆之心也”
  
  江昭读了几句,不免抬了抬眉。
  
  文风有点熟悉。
  
  章惇的卷子!
  
  同为嘉佑七子,两人没少通过书信联系,都非常熟悉彼此的文风。
  
  章惇此人,文风务实刚健,重实用而轻辞藻,且字里行间隐具豪迈之气。
  
  非常具有辨识度!
  
  荐!
  
  江昭淡定落笔,给予了高度评价。
  
  顺手,特意把这份卷子放到了上首,方便待会儿单独拎出来。
  
  科考一途,除了硬实力,偶尔也需要一点运气。
  
  一般来说,前三名三与前五名的差距,微乎其微。
  
  究竟谁能名列前茅,就看有没有人支撑。
  
  巧了,江昭是考官。
  
  二月二十七,春闱放榜。
  
  贡院外,人声鼎沸,川流不息。
  
  “中了!我中了!”有考生长笑不止,跪拜长天。
  
  “怎么可能?”有举子出声惊呼,一脸的惊怒:“这春闱有内幕,我怎么可能考不上呢?”
  
  “以我的才学,怎会考不上?”有考生往前冲去,心中不甘。
  
  “哈哈哈!我中了!”有考生欣喜大笑,直言科考公正,皇恩浩荡。
  
  苏轼、苏辙、曾巩、曾布、章衡五人望着这一幕,心神激荡。
  
  哪怕几人都已经考上了进士功名,甚至是庶吉士功名,也不免为之血脉沸腾。
  
  这就是春闱大试,几乎决定了读书人的一生。
  
  哪怕时境过迁,也会让人心中紧张。
  
  更有甚者,偶尔做了个梦,也有可能梦见科考落榜,为之惊醒。
  
  除了苏轼、苏辙、曾巩、曾布、章衡五人以外,章惇也特意来了贡院。
  
  相比起苏轼几人,他才是望榜的主角。
  
  嘉佑七子,唯有他尚未有功名傍身。
  
  “且找一找吧!”章惇举止从容的向几人行了一礼。
  
  一呼一吸,略显急促,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走,一起找一找。”苏轼出声道。
  
  余下几人相继点头。
  
  偶尔调笑归调笑,但真办起事来,几人可都相当沉稳。
  
  哪怕是一向跳脱的苏子瞻,也严肃不少。
  
  几人齐齐往黄榜的方向挤过去,又略微分开一点,一人观望一张黄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