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身世之谜
第十八章 身世之谜 (第1/2页)夜,静谧得如同一块沉重的黑布,沉甸甸地笼罩着整个开封城。包拯、展昭、李三和苏小宛四人围坐在秘密据点的昏暗烛光下,桌上摆满了从皇城司档案室带出的关键卷宗和那枚神秘的玄鸟图腾木牌。
包拯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凝重与思索。他再次拿起卷宗,反复翻阅着其中关于自己的记载,试图从中找到更多与自身身世有关的线索。“这血月当空,玄鸟图腾,还有郭槐与西夏的勾结,这一切仿佛都指向我,可我到底与这一切有着怎样的联系?”包拯喃喃自语道,心中满是疑惑。
展昭坐在一旁,沉稳地说道:“包兄,事到如今,这身世之谜或许是我们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只有弄清楚你的身世,才能找到幕后真正的黑手,为包家洗清冤屈。”
李三点头表示赞同:“没错,包大人,这背后的势力既然敢如此大胆地陷害你,肯定与你的身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苏小宛从怀中掏出那枚包拯随身携带的玉佩,说道:“我总觉得这枚玉佩不简单。之前在太庙时,我就发现它与我看到的太庙密档中的某些记载似乎有着某种关联。你们看。”说着,她将玉佩放在烛光下仔细端详,玉佩在烛光的映照下,隐隐散发出一种神秘的光芒。
包拯接过玉佩,仔细观察着。玉佩呈墨绿色,上面雕刻着精美的云纹和古朴的文字,只是文字的笔画有些模糊,难以辨认。“这是我父亲留给我的,这么多年我一直带在身边,却从未想过它竟隐藏着如此大的秘密。”包拯说道,手不自觉地轻轻抚摸着玉佩。
突然,苏小宛眼睛一亮:“我好像从密档中找到一些关于这玉佩的记载。上面说,此玉佩乃是宫廷御赐之物,只有皇室血脉或者与皇室有着特殊关系的人才能拥有。”
包拯心中一惊:“皇家血脉?这与我所知道的包家身世完全不符。我自幼便是包拯之子,家族以清廉正直传家,从未与皇室有过什么特殊联系。”
展昭思索片刻,说道:“会不会有什么隐情?也许包家的真实身份并非表面这般简单。”
为了弄清楚真相,四人决定再次深入研究那些卷宗。经过一番仔细的查找,包拯终于在一份陈旧的卷宗中发现了一段令人震惊的记载:
“包拯,实非包家真正血脉。三年前,真正的包家后人包拯,因一场重病离世。而此人(指当前的包拯)出生时,皇城有血月当空,被先帝认为与包家有缘,收为义子,对外宣称其为包家后人,实则是为了……(后面文字模糊不清)”
包拯看完这段记载,只觉一阵天旋地转。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手中的卷宗仿佛变得千斤沉重。“这……这怎么可能?我自幼便知道自己是包家子孙,父亲、母亲、兄弟,他们都是我至亲之人。若这记载为真,那我……我究竟是谁?”包拯的声音颤抖着,眼中满是痛苦与迷茫。
苏小宛轻声安慰道:“包兄,先别着急。这只是卷宗上的记载,也许其中另有隐情。我们还需再找更多的证据。”
展昭皱起眉头,说道:“若这记载是真的,那郭槐与西夏勾结陷害包家,会不会与包拯的身世有关?也许他们是为了利用包拯的身份做文章,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很有可能。”李三点头附和,“但这也只是猜测,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线索来证实。”
就在众人陷入深思之时,突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众人警惕地握紧手中的武器,准备应对可能的危险。然而,进来的是一位神秘的老人。老人衣衫褴褛,但眼神却透着一股睿智与犀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