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罗伊的致命节奏
第一百三十章:罗伊的致命节奏 (第1/2页)2004年8月16日,曼联0-2负于切尔西的第二天。
埃弗拉的经纪人匆匆赶到卡灵顿训练基地,与弗格森进行了简短的会面。
加里-内维尔在防守罗伊时表现平平,但整体还算中规中矩。
相比之下,左后卫福琼的表现堪称灾难,连进攻能力并不突出的加拉斯都能在他这一侧肆意突破。
弗格森清楚,如果面对切尔西的罗本、达夫和麦孔,或是阿森纳的永贝里和劳伦,曼联的左路防线将彻底崩溃。
然而,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谈判,双方始终未能就转会费达成一致。
经纪人最终离开了卡灵顿,没有带回任何协议。
曼联的左路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原本在签下海因策后,弗格森还考虑引进埃弗拉来加强左路。
但看完这场失利,他改变了主意。
罗伊的表现让他意识到,曼联需要的是能改变比赛的天才球员,而不是单纯的补强位置。
“也许我们该重新考虑鲁尼的转会了,”弗格森对大卫-吉尔说道,“不能再错过这个年轻人了。”
埃弗拉坐在客厅里,手机屏幕亮起。
经纪人的消息很简短:“切尔西没戏了,曼联的谈判也僵住了。”
他叹了口气,把手机扔到沙发上。
他原本一心想去切尔西,和罗伊在左路重新搭档。
但穆里尼奥显然对他没兴趣,曼联那边又迟迟谈不拢条件。
经纪人提到巴萨还在寻找年轻左后卫,但范布隆克霍斯特刚加盟,机会恐怕也不大。
这时手机又震动起来。
是法国国家队的征召通知。
埃弗拉盯着邮件看了几秒,突然想到什么。
他拿起手机,给罗伊发了条信息:“国家队见,有事找你商量。”
埃弗拉对罗伊积攒了一肚子怨气。
他始终想不通,当初在摩纳哥并肩作战时,他们明明是所向披靡的左路搭档。
可如今罗伊在切尔西风光无限,却连向穆里尼奥提一句“埃弗拉适合左边卫”的场面话都不肯说,反倒让阿比达尔这个木头成了蓝军的引援目标。
“这就是他所谓的交情?”
埃弗拉盯着法国国家队的集训通知冷笑。
他早该看清的:在足坛这个名利场里,哪有什么真兄弟?不过是人走茶凉,各奔前程罢了。
罗伊的回复很快弹了出来:“兄弟,我早跟若泽提过你了。但你知道的,他这人固执得很,非要找个能踢中卫的左边卫.”
埃弗拉盯着手机屏幕,罗伊的回复让他胸口的闷气突然松动了些。
“这也不能全怪他”
他嘟囔着把手机扔到沙发上,起身去冰箱拿了罐啤酒。
冰凉的酒液滑过喉咙时,埃弗拉突然笑骂出声:“妈的,搞得像我求着去切尔西似的!”
深夜,多梅内克在办公室的战术板前来回踱步。
后天的友谊赛对阵波黑,队长袖标该交给谁,这成了比排兵布阵更棘手的难题。
德塞利已经正式退役,维埃拉正深陷转会皇马的漩涡,不仅与温格闹僵,连最近的比赛都没上场。
更糟的是,齐达内以“需要调整状态”为由婉拒征召,这位精神领袖的缺席让更衣室突然失去了主心骨。
多梅内克掐灭烟头,在笔记本上划掉一个个名字。
98黄金一代几乎全部隐退,眼下能扛起队长责任的只剩三人:巴特斯、皮雷、亨利.都是老将,但他心里清楚,罗伊未必会服气。
法国媒体已经把罗伊捧成新一代核心,而随着98一代退役,新入选的国脚不少都是摩纳哥系的,再不济也是法甲出来的,和罗伊关系都不错。
以罗伊现在的势头,想在更衣室搞点事情简直易如反掌。
多梅内克原本还想着干脆逼齐达内退役算了,反正齐达内自己也犹豫不决。
但现在他突然意识到,如果齐达内真退了,一两年后更衣室里就没人能压得住罗伊了,甚至连他这个主教练都可能镇不住场子。
毕竟他本来就是足协调解各方矛盾后妥协上任的,论资历和能力,根本比不上那些法国名帅,普拉蒂尼那帮名宿也一直不待见他。
想到这里,多梅内克放下钢笔,揉了揉太阳穴。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齐达内的号码。
“齐祖,我们得谈谈。”
他的语气比平时缓和了许多,“国家队现在需要你,哪怕再留一年也好。”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多梅内克知道,齐达内原本已经动了退役的心思,但现在他必须说服他——不是为了战术,而是为了更衣室的平衡。
如果齐达内现在离开,以罗伊为首的那帮少壮派很快就会彻底掌控话语权,到时候他这个主教练的权威恐怕就形同虚设了。
“给我点时间考虑。”齐达内最终说道。
多梅内克挂掉电话,长舒一口气。
至少,还有回旋的余地。
他得抓紧时间,在齐达内彻底离开前,稳固自己的地位,否则更衣室里就真的没人能压得住罗伊了。
多梅内克又拿起电话,拨通了巴特斯的号码。
电话接通后,他直截了当地问:“法比安,队长袖标的事,你怎么看?”
巴特斯在电话那头笑了笑,声音里带着几分懒散:“教练,我这把年纪了,当队长还是算了吧。亨利和皮雷都比我合适。”
多梅内克皱了皱眉:“罗伊呢?你觉得他怎么样?”
巴特斯沉吟了一下:“那小子虽然年轻,但比很多老将还老成。欧洲杯上你也看到了,他已经是队里的核心了。”
多梅内克叹了口气:“可他毕竟才19岁,队长袖标交给他,会不会太早了?”
巴特斯哈哈一笑:“教练,足球场上实力说话,年龄算什么?不过……决定权在你。”
挂掉电话,多梅内克揉了揉眉心。
看来,更衣室里的风向比他想象的还要明显。
多梅内克深吸一口气,拨通了第三个电话。
“罗伊,最近怎么样啊?在英国还适应吗?”
他的语气比平时殷勤了几分,甚至带着点刻意营造的轻松。
电话那头传来罗伊干脆的声音:“还行,教练。就是对抗强度比法甲大,不过习惯了。”
多梅内克笑了笑:“年轻人适应就是快。对了,这次国家队集训.”
他顿了顿,像是在斟酌措辞,“你觉得队长人选该怎么定?”
罗伊似乎愣了一下,随即平静地回答:“教练,这是您该决定的事。无论选谁,我都会全力支持。”
多梅内克眯起眼睛,这小子回答得滴水不漏,既没表现出野心,也没显得退缩。
他忽然意识到,罗伊远比同龄人成熟得多。
“好,好。”
多梅内克干笑两声,“那集训见。”
8月18日,法兰西大球场
比赛进行到第7分钟,波黑队连续在法国队半场控球,法国队的5-3-2阵型被压得有些靠后。
看台上,法国球迷的议论声渐渐大了起来。
“执教第一场比赛就是五后卫!”
一个戴着蓝白围巾的中年球迷皱眉道,“多梅内克就不能踢得大胆一点吗?这可是友谊赛!”
“他以为自己在带保级队吗?”
旁边一个年轻人嗤笑一声,“亨利和罗伊在前面,中场却只放三个人,连反击都打不出来。”
前排的老球迷摇了摇头:“我们可是欧洲杯冠军桑蒂尼带的蛮好的,足协把他换了干什么你告诉我?”
波黑的这次进攻从后场开始层层推进。
萨利哈米季奇本场担任右后卫,沿着边线带球前进,在法国左边后卫门迪的逼抢下,将球横传给中场的巴伊拉莫维奇。
巴伊拉莫维奇观察了一下前场,发现左路的巴尔伊奇正在快速前插。
他立即送出一记斜长传,球越过半场,精准地找到了左前卫巴尔伊奇。
巴尔伊奇接球时,法国右边后卫埃弗拉已经快速回防到位。
巴尔伊奇在埃弗拉的贴身防守下,勉强用左脚送出一记传中。
这记传中球又高又飘,飞向法国禁区中央。
波黑前锋谢尔盖-巴巴雷兹和博利奇同时包抄到位,但法国中卫加拉凭借出色的预判和弹跳,在两人之间高高跃起,一记有力的头球将传中解围出禁区。
“加拉!好样的!”
“看看这预判,世界级!”
皮球飞向中场弧顶附近,法国后腰佩德雷蒂和波黑后腰内尔明-沙比奇同时冲向落点。
佩德雷蒂凭借更快的启动速度和出色的预判,抢先半个身位卡住位置,用胸部将球卸下。
沙比奇虽然奋力伸脚试图捅球,但佩德雷蒂已经牢牢控制住球权,转身准备发起反击。
就在这一瞬间,法国队由守转攻的快速反击已经悄然展开。
波黑的进攻被解围后,佩德雷蒂在中场抢到落点,迅速把球交给马武巴。
马武巴带球推进两步,抬头看到罗滕已经启动,直接一脚斜塞送到他脚下。
罗滕反越位成功,格里利克踉跄转身时,他的金发在夜风中扬起。
眼角余光一扫,那个熟悉的鬼魅身影已悄然启动。
罗滕甚至没有完全扭过头确认,左脚外脚背已经蹭向皮球。
而罗伊,就像他们曾经数百次演练过的那样,恰好出现在球路的尽头。
罗滕出脚时,罗伊还站在帕帕克和巴伊奇中间。
球刚滚出去,罗伊突然启动。
他的爆发力太惊人,几乎和球同时穿过两名中卫之间的缝隙。
帕帕克和巴伊奇还没反应过来,罗伊已经两步追上球,直接面对禁区。
帕帕克拼命回追,但罗伊触球后突然变向,一个急转变速,直接甩开他和巴伊奇的夹击。
萨利哈米季奇从另一侧补防过来,但罗伊已经调整好步点,右脚推射远角。
球贴着草皮,又快又刁,门将哈萨吉奇倒地扑救,指尖勉强蹭到,但球还是滚进了网窝。
1-0,法国领先。
罗伊刚跑到角旗区庆祝,法国球迷的看台上已经响起整齐的歌声。
“Ilcourtplusvitequelevent!”(他跑得比风还快!)
“RoiDémon!”(魔王)
“RoiDémon!”(魔王)
“Personnenepeutl'arrêter!”(没人能拦住他!)
罗滕大笑着冲过来,一把拍在他后脖颈上:“小子,看来在英国没荒废啊!”
罗伊咧嘴一笑,刚要回话,佩德雷蒂已经从后面搂住他俩的肩膀:“行了,才1-0,继续!”
比赛第18分钟,法国队在前场打出流畅配合。
比赛第18分钟,罗伊在左路突然加速趟过萨利哈米季奇,底线附近倒三角回传至禁区前沿。
马武巴拍马赶到,不停球直接横敲给弧顶的亨利。
亨利右脚一领,轻巧抹过扑抢的巴伊拉莫维奇。就在他准备直塞给斜插的罗滕时,回追的沙比奇从侧后方铲来,鞋钉刮到了亨利的小腿。
主裁判鸣哨,右手坚定地指向点球点。
亨利弯腰捡起球,在手里掂了两下,眉头微皱。
他转头扫了眼场边,多梅内克正忙着和助教说话,根本没给指示。
罗伊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蒂埃里,不罚点球等什么呢?”
亨利撇了撇嘴,小声嘀咕:“本来就该我罚,我不罚谁罚。”
说完,他后退几步,深吸一口气,助跑——
右脚抽向球左下角。
哈萨吉奇飞身侧扑,指尖将球挡出底线!
亨利双手抱头,站在原地愣了一秒。
罗伊跑过来拍了拍他的背,但亨利已经转身走向中圈,脸色阴沉。
看台上传来零星的嘘声,夹杂着几声“该让罗伊罚”的喊叫。
第37分钟,波黑扳回一球!
波黑左前卫巴尔伊奇在边路拿球,面对法国右后卫埃弗拉的防守,突然一个变向加速下底,甩开半个身位后起脚传中。
法国中卫斯奎拉奇冒顶,皮球飞向后点!
波黑中卫伊维卡-格里利奇从后排插上,力压阿比达尔,一记势大力沉的头槌砸向球门!
法国门将巴特斯飞身扑救,但球速太快,直挂死角!
1-1,波黑扳回一城!
第42分钟。
面对波黑全线退守的铁桶阵,法国队在禁区外围连续倒脚寻找机会。
罗滕横传给马武巴,后者再回敲佩德雷蒂,波黑防线始终保持着紧密的站位。
突然,罗伊回撤接应,与罗滕打了个快速的二过一配合,甩开巴伊拉莫维奇的盯防。
他带球向前,面对格里利克的封堵,突然一个变向加速,硬生生从两名防守球员之间挤了过去!
杀入禁区前沿,帕帕克和巴伊奇同时扑上来封堵。
罗伊作势起脚爆射,却在触球瞬间脚腕一抖,轻巧地将球横拨给右侧无人盯防的亨利!
亨利迎球推射,哈萨吉奇扑救不及,皮球直入网窝!
2-1!法国再度领先!
半场哨响,多梅内克直接做出四人大轮换:罗伊、亨利、埃弗拉和斯奎拉奇被换下,戈武、西塞、皮雷和吉维特替补登场。
四人刚走到场边,第四官员便举起换人牌,法国队彻底重组前场攻击线。
下半场开始后,法国队的进攻明显陷入停滞。
多梅内克换上四名替补后,球队的阵型反而更加保守。
戈武和西塞被钉死在前场,皮雷在中场孤立无援,整个进攻端像被割裂成几块碎片。
罗滕试图组织,但波黑的双后腰沙比奇和巴伊拉莫维奇把他围得密不透风。
缺少齐达内的调度,法国队的中场就像少了主心骨,只能靠长传冲吊碰运气。
罗伊上半场还能回撤接应、带球突破,但下半场换上西塞后,前场彻底失去了串联点。
《队报》的赛后专栏直接抛出疑问:“多梅内克真的适合带这支法国队吗?”
文中特别强调,上半场罗伊频繁回撤组织时,法国队创造了3次绝佳机会,而在他被换下后,下半场法国队竟未能完成一脚命中门框的射门。
法国足球界正在面临一个幸福的烦恼:罗伊实在太全面了。他能像亨利一样冲刺破门,能像齐达内一样组织进攻,甚至还能像马克莱莱一样回防抢断。这样的天才,如果只让他顶在最前面等传球,简直是暴殄天物。
法国足球名宿帕潘在《队报》专栏里痛心疾首地写道:“看看罗伊在摩纳哥的表现,他根本就是个自由人。从禁区到中场,哪里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而我们还在用石器时代的战术!让亨利和罗伊两个世界级前锋像木桩一样杵在禁区里等球,然后把组织重任交给罗滕和佩德雷蒂这样的工兵型中场?这就像同时拥有法拉利和保时捷,却让它们去耕田!”
“齐达内要是退役了,就该把10号球衣直接给罗伊。”
“现在该让亨利回归纯粹射手的角色了。看看罗伊的传球视野,他上赛季在摩纳哥的助攻数比很多中场都多。让这样的天才去抢点,就像让毕加索去刷墙!”
“亨利有着保持顶级射术,就该让他在禁区等罗伊的妙传。98年世界杯时,吉瓦尔什不也甘心给齐达内当绿叶?真正的强队,必须让每个天才发挥最大价值。”
亨利清晨翻阅《队报》时突然攥紧报纸,帕潘的专栏竟将他比作“新吉瓦尔什”。
“你是吉瓦尔什,你们全家都是吉瓦尔什!怪不得你这个老东西没拿到欧冠,从马赛转会米兰就为看别人捧杯是吧?”
吉瓦尔什带着两届法甲金靴的光环出征98世界杯,结果七场比赛一球未进。当法国队捧起大力神杯时,这位主力前锋却沦为球迷口中的“有史以来获得世界杯的最差球员”。
空门打飞、单刀踢偏的镜头,至今还在电视台的“世界杯尴尬时刻”集锦里循环播放。
深夜的巴黎郊区,罗伊驾驶着红色法拉利Enzo,埃弗拉开着银色保时捷911,两辆车在林间公路上飞驰。
车灯照亮了路边的梧桐树,引擎的轰鸣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罗伊降下车窗,对并排行驶的埃弗拉喊道:“要不要比比?”
埃弗拉笑着踩下油门,保时捷猛地窜了出去。
在一个急转弯处,罗伊突然降档补油,法拉利像一道红色闪电般从内线切过,漂亮的甩尾直接超过了埃弗拉。
完成超车后不久,他打开右转向灯示意靠边。
两辆车缓缓停在路边的梧桐树下,发动机的余热在夜风中蒸腾。
埃弗拉摇下车窗,笑着喊道:“你这家伙,转弯都不减速的吗?”
罗伊懒洋洋地靠在车门上,手指转着车钥匙:“大半夜叫我出来飙车?我明天还得飞回伦敦训练呢。”
“佩德雷蒂去了阿森纳,久利去了尤文图斯,麦孔和你去了切尔西。阿比达尔.哼,切尔西本来想要我,结果最后签了他。巴萨那边最近在接触我,你觉得我该去吗?”
埃弗拉说完后沉默了几秒。
他想起了马克斯,去年加盟巴萨时还意气风发,如今却深陷转会传闻,媒体甚至爆料巴萨为了腾出外援名额准备将他抛售。
更让他犹豫的是罗伊的态度,当初巴萨伸出橄榄枝时,这位好友直接公开表态:“我永远不会为巴萨效力。”
“巴萨其实挺强的,你要想去也不是不行。他们不可能一直低迷下去,拉玛西亚那帮小孩确实厉害。”
“你怎么知道这些的?”
埃弗拉皱起眉头,“你连巴萨的球探报告都看?”
“阿森纳去年刚签的那个17岁小鬼——塞斯克-法布雷加斯,就是这届拉玛西亚出来的。那小子以后绝对能当枪手核心而且他还不是这届青训最狠的。”
埃弗拉听完有些犹豫。
罗伊继续说道:“要是你还想来英超,其实不用这么着急。在摩纳哥当核心不好吗?俄罗斯老板愿意给你加薪,说不定过两年曼联就会来买你——海因策进攻能力一般,你去了正好。巴萨那边现在范布隆克霍斯特状态正佳,你去了未必能踢上主力。”
“怎么了?你和里贝里搭档得不顺?”罗伊转头问道。
埃弗拉冷哼一声:“那刀疤脸小子狂什么?去年还是个替补,今年就真把自己当核心了。”
“你说巴萨这么强,那你自己为什么不去?他们可是愿意给你历史级的顶薪等拉玛西亚的阵容成熟,去那儿岂不是更容易拿冠军?说不定还能再捧两个欧冠.”
罗伊突然咧嘴笑了:“巴萨强?它越强,我抽它的时候才越痛快啊。”
“尊重自己的内心,帕特里斯.”
罗伊单手搭在车窗上,夜风掠过他的指间,“你想去就去。反正你到了哪个队.”
引擎突然爆发出轰鸣,Enzo的转速表指针疯狂右摆。
“我遇上你都照抽不误。”
尾灯在弯道拖出长长的红色轨迹,像柄出鞘的军刀划破夜幕。
埃弗拉望着法拉利远去的尾灯,低声骂了一句:“妈的,不去了.”
他总觉得,罗伊对巴萨的敌意里藏着什么他不懂的东西,不是恨,就是纯粹的不喜欢,像天生不对付的磁场,毫无理由却根深蒂固。
让他莫名觉得,如果自己真去了诺坎普,或许连朋友都没得做。
他挂挡掉头,保时捷的引擎声淹没在巴黎郊外的夜色中。
8月19日,伦敦
飞机降落在希思罗机场时,午后的阳光正斜照在跑道上。
他看了眼手表。
下午一点半,距离谷歌在纳斯达克开盘还有两个小时。
证券经纪人卡尔顿在梅菲尔区的办公室里等他。
罗伊推门进去时,卡尔顿正盯着电脑屏幕,桌上摊着一堆文件。
“都准备好了?”罗伊直接问道。
卡尔顿点点头:“三百万美元已经到位,就等开盘。不过我得提醒你,新股波动很大,尤其是这种热门股。”
罗伊拉了把椅子坐下:“我知道风险。”
下午三点三十六分,屏幕上的数字开始跳动。
100.01美元开盘,比发行价高出15美元。
卡尔顿转头看向罗伊:“现在进场?“
一个多小时后,股价突然跌到97.48美元。
“.进场?”
卡尔顿转头问道。
“买。”
罗伊眼睛没离开屏幕,声音平静但干脆。
卡尔顿立刻敲击键盘:“多少?”
“全仓。”
罗伊简短地说,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
“97.48美元,买入了。”
卡尔顿敲下最后确认键,转头看向罗伊,“要盯着收盘吗?”
罗伊已经站起身:“没什么可看的。”
“但股价还在涨,”卡尔顿指了指屏幕,“说不定能冲更高。”
罗伊扬了扬眉毛:“该买的已经买了,剩下的交给市场。”
2004年8月,罗伊在谷歌上市当天投入300万美元买入股票后,心里已经有了清晰的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