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庆王之心,昭然若揭
第506章 庆王之心,昭然若揭 (第2/2页)“正在尝试用薄铁皮卷制,内衬防火防潮的油纸,只是密封仍是难题,威力也……有限。”
庆王烦躁地挥挥手。
“下去吧!抓紧去办!”
公孙策如蒙大赦,躬身退了出去。
暖阁里只剩下庆王一人。
他重新拿起那对核桃,在掌心慢慢转动,眼神幽深。
示弱?
他何曾对人示弱过。
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他知道秦夜练了新军,装备了那种射速快、打得准的火铳,还有威力不小的火炮。
他的探子拼死传回的消息,虽然零碎,却足以让他心惊。
他原本以为凭借西南多年的积累,兵多将广,骑兵精锐,足以碾压朝廷那帮老爷兵。
可火器的出现,改变了一切。
他必须有自己的火器,更强的火器!
野狼谷的进展缓慢,像钝刀子割肉,让他焦躁不已。
但他不能慌。
他这一示弱,朝廷里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文官,自然会跳出来阻止秦夜动兵。
皇帝老了,没了锐气,只想抱着孙子安稳度日。
这就是他的机会。
只要再给他几个月,等到野狼谷的东西成了型……
他猛地攥紧核桃,指节发白。
秦夜小儿,就让你和你那烧火棍,再多得意几天。
“......”
京城,关于太子无故率军返京,大军滞留边境的消息,果然像滚油里滴进了水,炸开了锅。
第二日的朝会上,御史台的言官们便纷纷上奏。
“陛下!西南庆王已自清门户,呈递首级,边境安宁,太子殿下无故兴师,劳民伤财。”
“今又中途折返,军旅儿戏,实非国家之福!”
“臣附议!庆王镇守西南多年,纵有小过,亦不至大动干戈。”
“如今既已服软,朝廷当示以宽仁,岂可再陈兵边境,徒惹猜忌!”
“太子殿下年轻气盛,好大喜功,陛下当加以约束,以免酿成边衅,祸国殃民!”
乾帝坐在龙椅上,听着下面七嘴八舌的议论,脸色阴沉。
他看了一眼站在武官班首的秦夜。
秦夜垂着眼,脸上没什么表情,仿佛那些指责说的不是他。
等言官们说得差不多了,乾帝才缓缓开口。
“太子率军演武,乃为震慑不臣,保境安民,何来无故兴师?”
“庆王此前纵容部属,屡犯边境,岂是小过?”
“如今虽呈递首级,焉知不是弃卒保帅,缓兵之计?”
“朝廷已派钦差前往申饬,观其行,听其言。”
“大军暂驻,正是为钦差壮声势,防其反复。”
“尔等不思为国分忧,反倒在此妄加揣测,攻讦储君,是何居心!”
皇帝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几个跳得最欢的言官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大声嚷嚷,但脸上仍是不服。
这时,林佑琛出列。
“陛下圣明。”
“庆王之心,昭然若揭,不可不防。”
“太子殿下未雨绸缪,陈兵边境,正合兵法以战止战之要义。”
“然则,朝廷亦不可授人以柄。”
“待钦差回报,若庆王果真诚心悔过,朝廷自当施以仁政,若其阳奉阴违,则大军征伐,名正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