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79章 歼-35,海军的杀手锏
第一卷 第379章 歼-35,海军的杀手锏 (第1/2页)之所以如此关注002型航母首舰的情况,与半岛的局势是密切相关的。
李干必须要做好和美国全面开战的准备。
在今年上半月,东大有2艘001型航母下水服役,届时,东大海军便拥有了4艘航母。
即便如此,面对拥有13艘航母的美国海军,东大海军依然不占优势。
如果002型航母首舰能提前服役,将会极大地改善东大海军当前面临的状况。
距离南港造船厂不远处的海军航空站,就有一个弹射器试验场,国产的新式蒸汽弹射器正在那里进行最后阶段的测试。
甚至这里也是一个陆基舰载机训练场。
李干一度想直接上电磁弹射的,奈何当前的电磁技术远远不足以投入实用,科技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对于蒸汽弹射,电磁弹射有太多优势了,体积小、复位快、衰退慢。
体积小,意味着少占用航母内部空间,能装更多的飞机和其他物资。
复位快,则是电磁弹射不需要像蒸汽弹射那样,等待蒸汽充足才能进行下一次弹射。
而蒸汽弹射在进行了一定次数的弹射后,就会像汽车的刹车,有热衰退,效率下降,必须要等到恢复到基本值才能继续弹射,而电磁弹射则没有这个问题。
电磁弹射的优点太多了。
奈何当前的技术跟不上。
退而求其次,东大只能在引进美国的C-2蒸汽弹射器上进行改进,提升其可靠性,提醒其作业效率。
这些蒸汽弹射器在理论上,每隔30-45秒可以弹射一架飞机,连续弹射时最小间隔为10-15秒。
同时使用4部弹射器的话,在理论上可以在1分钟之内弹射最多4架飞机。
这个起飞量赶上了陆基机场,而且陆基机场要采取双机起飞模式才能达到。
但是美国海军的实际使用中,连续弹射8架次后,需要等待30分钟恢复锅炉压力,弹射16架次后需要的恢复时间更多。
因此,美国航母每天的弹射上限通常限制在70-150次,高强度作战可以做到平均每天105架次。
这些是美国海军的实战数据。
如果以每天为单位时间,航母显然就远远比不上陆基机场了,因为陆基机场不需要考虑弹射器的恢复时间。
美国海军也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才找到了航母合理载机数量值,超过这个值,装再多的飞机都没有意义。
而且,蒸汽弹射器每弹射500次就要进行最少2天的检修,如果达到2500次,那行了,得回港检修1个月,要是达到6000次,就要返厂检修半年了。
还有一个点,美国海军自己的统计数据显示,蒸汽弹射器平均大约每560次就会出现一次故障。
李干给研制蒸汽弹射器的研究单位的要求是,针对美国海军的使用数据来进行改进。
他提出的指标是,把故障率降低到700次以上,把锅炉恢复时间降低到20分钟。
仅仅这两个指标,就让研究单位搞了足足六年的时间,去年才堪堪拿出了成品。
如果蒸汽弹射器的研究单位再拖下去,新式蒸汽弹射器赶不上002型航母首舰的舾装,那么就只能继续用C-2的国产型号了。
002型航母的97架载机也就失去了意义。
美国海军航母的标准载机量通常在70多架,李干希望能够做到的是,002型航母首舰的97架飞机,不是比美国海军航母多20多架的战斗力,而是能起到一对二的效果。
这就意味着出动频率要更高,战机性能要更加强悍。
战机性能这块没有问题了,歼-15、歼-35对美国海军的舰载战斗机形成了碾压优势,接下来就看出动频率了。
连续七天,李干钉在了南港海军航空站,实地测试新式蒸汽弹射器的实际弹射频率。
当然,弹射飞机是一个系统工程,指挥人员、塔台调度人员、甲板地勤人员、蒸汽弹射器操作人员、油料弹药装载人员等等所有航空部门的人员,都必须要密切协作,把每个环节的时间压缩到极致。
这一方面,东大军人从来都是最优秀的。
在前面六天的弹射测试后,李干在第七天命令执行高强度连续弹射。
他要知道新式蒸汽弹射器每天最多能够弹射多少架飞机。
两部新式蒸汽弹射器,一部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出现了故障,另一部则坚持到了最后一分钟。
呈到李干手里的数据是144架次。
单部蒸汽弹射器连续工作24小时,刨去恢复时间,完成了144架次的弹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