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马伏山纪事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棒打鸳鸯

第一百四十二章 棒打鸳鸯

第一百四十二章 棒打鸳鸯 (第2/2页)

后来觉得不够,还报了北方文学专修班,就选了散文与小说专项,这样就拓展了自己的写作空间。之所以,后来连续在网络上发表散文和小说,不少篇目成为VIP作品,点击量上榜,跟那时的刊授学习写作有很大关系。在那美好的青春年华里,学习进步是我一直保持的平衡。
  
  不停地阅读与写作,终于有所突破。文章开始发表,在当地县广播站,地区党报,省教育导报等刊登了自己的文章,小有斩获,也便小有名气。这极大地激发了自己的写作欲望。唯一感到困惑的是,成天关在学校里,阅历不够,见识有限。
  
  在我们这所重点中学,还有一个人不得不重点介绍,他就是办公室主任兼团委书记老李,就是李坦主任,里。他是学中文的,是专科毕业生,文字功底不错,被誉为学校“一支笔”。他有一篇近三千字的文章居然在中国教育报头版发表,这简直在全县引起轰动,在教育界放了颗卫星。宣传、教育、团委都想把他这个难得的写作才子挖走。他后来青云直上,做到了苟富贵勿相忘,成了我事业上名副其实的贵人,成为了良师益友,终生难忘。
  
  我进入铁钉以来,做专职教导干事,不讲课,做到少说多做,尽心保养嗓子,休养了一段时间后,喉咙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李主任身兼两职,还带了初中尖子班的语文课程,工作任务相当的重。他出差机会多,又不能让教学欠账,便请我帮她带一些语文课。我将学到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用于教学实践,快乐地工作。看起来是为学校工作,实际上就为老李松了担子。
  
  我与老李住在同一层楼,相隔只有一间屋子,接触多。他结婚早,小孩有几岁了,每周回区公所那个小家看孩子。我去他家里都好几回。久后来,学校调来一位开明的向校长。他敢于创新,开拓进取,把职业教育抓得有声有色,风神水起。他来不久,学校生态一下就大变。办起了建筑,农经两个新专业,外加以前的畜牧专业共三个,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更多急需人才。后来,我建议办起了音乐舞蹈专业,让学校的文化娱乐生活大变样,随着青年教师的急剧增加,学校工会还开设舞厅,每周末开办舞会,吸引了全镇远近的青年男女,前来聚会交友,原来没有谈朋友的也开始找到了另一半。
  
  特别让我自豪的,按照李主任的倡议,让我牵头办起了《校园之声》广播节目,云梦文学社及校刊《开拓报》,在附近的铁钉寺山顶和后河岸边举办文友笔会,邀请李主任这个写手亲临指导。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各班所设通讯员积极投稿,我负责收稿编辑,每周一刊,这样调动了写手的积极性,为培养写作人才做出了贡献。在学生成长的同时,自己也不断成长与成熟。通过办理校刊,把学校的好事和办学成绩在地区和县教育局及相关部门,把学校宣传出去后,声名远播。成就了事业,也成就了自己。
  
  不瞒说,自己在文学写作上有了进步,在学校的地位也提升不少,再不是以前那些中文本科生看不起的年轻人,而是具有一定特长的有志青年,文学爱好者。
  
  再说那老师范毕业生向校长,对我也刮目相看了。他一来到学校,就听说我是马伏山北麓人家,便主动找到我谈心,问我有什么打算。很关心我,让我受宠若惊。我很感动,才问他老家是哪里。结果我们同是马伏山人。小时候,他也经常上马伏山顶大团堡下砍柴。他老家在南麓,就是山的那一面。
  
  我们同是马伏山人,他关心我的成长,我支持他的工作,后来竟然成了忘年之交。每次放暑假和寒假他都要叫我跟他一道回县城,在他家吃饭后,留在县城玩一晚上,才回老家度假。要收假时,比如正月十五下午,先到他安置在一所小学的家中聚会,吃午饭后,再乘下午的班车回铁钉中学,都基本上形成了规矩。平时在放学后,还经常陪她转国道,一般都要经过那卡子湾,到达铁钉寺下,看一看远山与近水。
  
  想起那些快乐时光,心里有说不出的留念与缠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