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考生专场
226 考生专场 (第1/2页)盆里金汤半浸着雪白的鱼片和嫩黄的酸菜,星星点点的翠绿葱花和鲜红辣椒碎相映成趣。
欧阳发盯着盆中挪不开眼,炽热浓烈的酸香裹挟着荤香直扑面门,引得满口生津。
他腹中早已饥饿难当,被这酸香骤然一激,胃肠顿时发出一串响亮的“咕噜”声。
吴铭四人忍俊不禁。
欧阳发浑然不觉,他的注意力全在眼前的美食上,飞快地抄起饭碗盛了一碗冒尖的米饭——此菜闻起来和酸萝卜老鸭汤相近,想必又是一道下饭佳肴。
夹起一块雪白鱼片,滑嫩的鱼肉在筷尖轻颤。
送入口中,轻轻一抿,鱼肉便在口中化开。
好嫩!
酸咸的汤汁夹杂着丝丝缕缕椒香和辛香一并在舌尖上绽开,却并不霸道,更衬出鱼肉的鲜嫩,诸般滋味的交融刺激得津唾汹涌分泌,他不由自主地端起饭碗,扒了一大口米饭。
欧阳发一声不吭,闷头干饭,鲜鱼片裹着米饭,酸菜梗佐着浓汤,交替送入口中。
吃罢一碗又添第二碗。
两碗饭落肚,方才稍解饥肠,夹菜的动作也随之放缓,满足之余,心底油然生出些许感慨:
惜哉!倘若考试期间能得吴掌柜供膳,他岂会文思不畅?
可见这回发挥不佳,和食不知味有极大干系!
爹爹多半不会接受这一说辞……
“咦?”欧阳发此时才留意到席间多了两张熟面孔,“何厨娘?你和吴掌柜竟也相熟?”
他依稀记得先前曾见过这对师徒在此间用饭。
何双双坦然道:“奴家如今在吴记掌灶,吴掌柜于我算是半师半友。”
欧阳发微微瞠目,有些难以置信。
吴掌柜竟能请来东京最负盛名的厨娘掌灶!这得给多高的工钱!
忽又想起:自家昔日宴客,常延请何厨娘操持宴席,何厨娘的手艺固然精熟,但较之吴掌柜终究望尘莫及。能入吴记掌灶,何厨娘只怕求之不得……
吴铭随口问:“秋闱过后,正是同窗相聚之时,小官人怎的独自前来?”
“聚自然是要聚的。只是念及贵店旬休歇业,便定了明日再来叨扰。烦请吴掌柜明日务必为某预留一桌好酒好菜。”
欧阳发只说出一半实情。
事实上,他的同窗已约好今晚上别处宴饮,只不过,这些“学霸”一出考场便凑在一起对题,更有人起哄默写答卷互相点评。
他哪有这个兴致?当即以身体不适为由,脱身而去。
幸好没掺和,若非如此,岂能品尝到吴掌柜的新菜!
吴铭揣着未卜先知的恶趣味故意捧他:“小官人乃名门之后,家学渊源,今科必定高中!”
“这……”欧阳发面上微赧,“借吴掌柜吉言。然科举一途,七分实力,三分气运,和出身门第毫无干系。今科才俊如云,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话虽如此,心底仍存了几分侥幸,万一自己的酸文恰合某位考官的眼缘哩?
距放榜尚有一月,是龙是蛇,彼时自见分晓。至于眼下,姑且大快朵颐,方不负吴掌柜的好手艺!
欧阳发将秋闱抛诸脑后,夹起鱼肉送入口中。
哎,真香!
……
“哥哥好文章!今科解元,非兄长莫属!”
一出考场,二苏便迫不及待地交流策论。
苏轼将自己的破题立意娓娓道来,苏辙听罢,不由得拊掌赞叹。
不愧是哥哥!这破题之新奇,立意之精妙,端的独到!
苏轼哈哈一笑,眼中神采飞扬:“解元倒是未必,待下月放榜,我兄弟二人自当榜上有名!”
“哦?听尔等口气,已是十拿九稳了?”
苏洵含笑走近,免不了要细细询问一番。
听了两个儿子的破题思路,他不禁捻须而笑,面露赞许之色:“不错!不落于窠臼,不囿于陈见,文心已成矣!”
见父翁神色欣然,苏轼趁机说道:“爹爹,孩儿和子由欲邀林家兄弟及诸友同游东京,领略京师的繁盛风华,可好?”
苏洵点头应允,忽又话锋一转:“纵使解试得中,亦不可自矜自傲。须知春闱才是重中之重。你二人可暂歇数日,中秋之后,须即刻收心,专注课业,再攀层楼!”
“孩儿谨记!”
兄弟二人齐声应和,彼此对视一眼,嘴角扬起心照不宣的笑容。
距中秋尚有四五日光景,这几日定要去吴记川饭吃个痛快!
却不知,是否还能吃到冰甜可口的西瓜……
苏辙喉头滚了滚,已经开始馋了。
可惜今日恰逢吴记歇业,三苏只得另寻食肆用饭。
……
“多谢吴掌柜款待!”
欧阳发拱手作别,抚着鼓胀的肚皮朝家里走去。
适才享用美食,心无丝毫杂念,此时离了吴记,心里却开始打鼓,近家情更怯,脚步越走越迟缓。
虽说放榜之前,一切未有定论,但回家后,爹爹必定询问考题和他的破题思路,这可如何是好?
欧阳发虽然心底存了几分侥幸,却并未失掉自知之明。
父翁何许人也?他那生搬硬套的文章岂能入得了当代文宗的眼?
倘若如实作答,只怕今晚便要被扫地出门!
欧阳府距吴记不远,走得再慢,也拖延不了多久,大门已遥遥在望。
“小官人!”
门房立刻叉手唱喏。
欧阳发微微颔首:“爹爹可在家中?”
“老爷正等小官人哩!还请小官人去书房相见。”
“你去告诉老爷,就说我考试时便觉身体不适,而今更是疲惫不堪,恕孩儿先回屋歇息,过后再去拜见爹爹。”
门房诧异地端详小官人两眼,看起来分明神完气足,脸上犹带餍足之色,哪有半点疲惫的样子?
他省得分寸,虽然觉得奇怪,却并未多问,唱个喏,转身禀报去了。
欧阳发哼着小曲儿回到屋里,将应试的经卷拨至一旁,翻看起闲书来。
过不多时,便有婢女在门外呼喊:“小官人!该用晚饭了!”
欧阳发挤着嗓子,有气无力地答道:“我身体不适,没甚胃口,今晚便不吃饭了。”
才在吴记干了三大碗饭,哪里吃得下?
婢女回后院如实转达。
“发儿病了?”
欧阳夫人急急追问。
“奴婢不知,但听小官人的声音,确实没什么气力。”
“那你还愣着作甚?还不快去请郎中来!”
“是。”
婢女转身欲走。
“且住!”欧阳修忽然出声制止,“他这病,郎中治不了,待会儿老夫亲自去治他。不管他,吃饭吃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