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纸上吹牛逼
第373章,纸上吹牛逼 (第1/2页)“太州城头风猎猎,胡尘漫卷欲遮天。”
首句刚成,他便停下笔,侧过头看向众人。
“好!起笔便有气势!”
刘秀才第一个高声叫好,“‘风猎猎’‘欲遮天’,寥寥数字,便将鞑子压境的紧张感写得淋漓尽致!王兄才思,果然不凡!”
李监生也连忙附和:“可不是嘛!单看这’胡尘漫卷’四字,便似见着城外鞑子骑兵奔来的景象!王兄这笔力,怕是连那’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林将军都要逊色几分!”
周围众人也跟着夸赞。
有的说“意境雄浑”,有的赞“用词精准”……
听得王举人眉开眼笑,方才的局促一扫而空。
他清了清嗓子,又挥毫写下第二句。
“书生握管当长剑,敢教狼烟散云巅。”
“妙!妙啊!”刘秀才激动大喊,“‘握管当长剑’,将我等文人的志气写活了!不执刀枪,却以笔墨为兵器,这份豪情,比那战场上的将军还要动人!”
“何止动人!简直是振聋发聩!”
一位穿着青布长衫的秀才凑上前来,指着“敢教狼烟散云巅”一句,满脸赞叹。
“这’敢教’二字,尽显我等文人的傲骨!鞑子再凶,也抵不过我等笔下的锋芒!王兄,此句必能流传千古!”
王举人被夸得心花怒放,一口气写下后两句:“且待今朝书壮志,明朝笑看凯歌还。”
写完,他将笔一搁,得意地看着众人。
“好一首七言!对仗工整,气势如虹!”
刘秀才率先鼓掌,其他人也跟着拍手,雅间里顿时一片热闹。
“王兄这首诗,当为守城第一佳作!”张秀才提议道,“不如给这首诗起个名字?就叫《太州守志》如何?既点出地点,又彰显我等的志向!”
王举人连连点头:“好名字!就叫《太州守志》!”
他看着宣纸上自己的诗作,越看越满意。
“王兄写完,该轮到我了!”
刘秀才迫不及待地拿起笔,蘸了满满一砚墨,下笔如飞。
“胡骑叩关声渐紧,太州学子气轩昂。”
“好!起句便有对比!”王举人立刻捧场,“‘胡骑叩关’写敌势汹汹,‘学子气轩昂’显我等镇定,一抑一扬,尽显章法!”
刘秀才听得喜上眉梢,笔尖不停:“墨痕点点凝豪气,诗韵声声振国殇。”
“‘墨痕凝豪气’‘诗韵振国殇’,这两句写得太妙了!”李监生激动地说道,“将笔墨与家国情怀结合,比单纯写杀敌更有深意!刘兄这文采,果然名不虚传!”
张秀才也跟着夸赞:“可不是嘛!寻常人写御敌,只会写刀光剑影,刘兄却能从笔墨入手,写出我等文人的担当,这份境界,实在难得!”
刘秀才脸上笑开了花,手腕轻转,写下最后两句:“莫道书生无寸力,笔锋能破万重霜。”
写完,他将笔一放,得意地看向众人:“诸位请看,此诗如何?”
“好!’笔锋能破万重霜’,这句堪称千古绝句!”
王举人率先叫好,“既回应了开头的胡骑,又彰显了笔墨的力量,刘兄此诗,与我那首《太州守志》相比,竟是不相上下!”
“何止不相上下!我看还要更胜一筹!”
李监生说道,“刘兄这首诗,用词更显雅致,意境也更为深远,当为今日最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