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全军出动
第674章,全军出动 (第1/2页)林川如此这般地讲了下自己的思路。
并与众将这般如此地探讨了一下其中的细则。
这场围绕火攻的商议,一直持续到子时,才终于落下帷幕。
“都去吧,按方才议定的分工行事,务必抓紧时辰。”
众将应声离开,各自分工,有人趁夜带斥候再度离开。
如今跟随林川的这些将领,都早已摸清了他的打仗模式,不用过多叮嘱,便能顺着他的思路把事情办妥。
尤其两点,早已成了刻在众人骨子里的准则。
一是提前侦察,绝不打没准备的仗。
林川常说,战场如棋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哪怕先前斥候已经传回了石门关的虚实,他依旧要反复确认,从敌营的布局结构到敌军巡逻的换班时辰、铁鹞子马厩的具体位置,都要摸得一清二楚,容不得半点含糊。
二是多做预案,绝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一场战斗的变数太多,风向可能突变,诱饵可能被识破,敌军可能提前增援,任何一个环节出了纰漏,都可能满盘皆输。所以每次商议,林川都会逼着众人多想几层:若是火攻不成,该如何应对?若是步跋军没有入套,该用什么备用方案牵制?
这些预案或许到最后用不上,但多一层准备,便多一分胜算。
这两点,正是林川前世根深蒂固的记忆——
战略上可以轻视敌人,但战术上必须十二分重视。
对方是凶悍的党项羌人,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他们世代生活在塞上荒原,骨子里带着嗜血的野性,还有铁鹞子这样冲阵如雷的重骑,和步跋军这样善藏善袭的轻兵。即便己方手中有火器这等利器,林川也绝不会轻易托大,更不会凭着一时意气就贸然出兵。
这是战争,是人命换人命的凶险事,不是孩童过家家。
他既要借着这场仗练兵,将麾下的弟兄们在实战中一遍一遍锤炼,又要最大程度降低伤亡率。
每一个跟着他的弟兄,都是爹娘生养的,都是他要护着的人。
能少流一滴血,就绝不多让他们受一分伤。
如今麾下的兵士,大多是苦穷人出身,先前要么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要么是只会蛮干拼杀的老兵悍匪。如今铁甲、战刀的批量装备,早已大幅提高了他们的个人战力,尤其是头盔和精铁甲片的大规模应用,更是极大降低了战死的概率。
冷兵器作战,很容易因头颅、要害受伤而丧命,如今有了防护,存活率至少提了三成。
可装备再好,也只是外力。
真正决定胜负的,除了战斗的意志,更重要的是作战的脑子。
意志可以靠士气鼓舞,靠弟兄间的情谊维系,可脑子是要教的,是要练的。
林川从不搞一言堂,每次作战前,不管是将领还是普通兵士,只要有合理的想法,都能开口说。多讨论,才能碰撞出更好的思路;多思考,才能应对突发的变数;多应用,才能把纸上的计划变成实实在在的胜利。
只有真正把这些想法一个个落实到作战实施中,让那些原本只会挥刀硬砍的家伙,学会判断地形、分析敌情、配合队友,才算真正长了脑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