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章 监军
第 56章 监军 (第1/2页)姜布政使走了。
余令来拜见的时候得知的消息,张同知的门房说姜布政使一大早就离开了。
他说姜布政使离开的时候交代了。
悄悄来,静静走,两袖清风矣!
余令不得不佩服这姜布政使的语言造诣,不愧是高官。
明明是南宫来了,他提前得知消息害怕了,才走的。
非要跟两袖清风扯上关系。
南宫来了,长安的大小官员又忙了起来。
当初怎么忙着接待姜布政使,如今就怎么忙着接待南宫居士沈毅。
他们怕姜布政使,更怕南宫。
两位御史望着官员急冲冲的朝着龙首原而去,失望的摇着脑袋。
本以为长安的官员就算不是清流,那好歹也是有点底线。
如今看来都是墙头草,风往哪边吹,就往哪里跑。
“守心,你看看这些官员,唉……
也唯有你让我心里舒坦一些,这世间还是有不趋炎附势之徒的!”
余令缩了缩脖子:
“我是阉党啊,我和他们不一样,他们去了就是打个照面,我去了是要留下来吃饭的。
所以,我明日再去,你要不要一起去,南宫人挺好的,琴棋书画都会呢!”
袁万里深吸一口气:
“我明日就要离开长安去兰州!”
“你的病还没好!”
“我没病!”
余令笑着望着袁万里:
“袁大人,你真的有病,需要静养,真要走,我建议还是等到天凉了再走!”
袁万里拂袖而去。
林不见余令把袁万里气走了,没好气道:
“你为了他好直说就是了,为什么非要气他,你难道不知道,气不通则病来的道理啊!”
余令无奈道:“他是真的有病,他的脚烂了,走不到肃州的。
就三个仆人两头驴,出了长安府的地界,两头驴就是香饽饽,会要了他的命!”
林不见笑了笑,轻声道:
“再有数月我们就离开了,守心,有句话我希望你认真记下!”
“林大人请说!”
“我建议你去京城,或者去南京,好好地做学问,拿个进士身份,后面的路会更好走!”
“一个身份真的就能代表我的学问么?”
林不见望着巡逻的保安队从眼前离开,笑道:
“虽然一个身份不能代表你的学问,但这个身份你得有!”
余令轻轻叹了口气,抬起头望着林御史道:
“林大人,就咱两人,我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这一路你也看了,这就是那些饱学之士治理的地方。”
“他们都是有学问的,都是朝廷选出来的,他们学问这么高,为什么治下却是一片哀嚎呢?”
林御史知道余令想说什么,闻言淡淡道:
“等到太子上位就好了,陛下任性,久不行朝会,官员因揣测圣意而摇摆不定,廷内党派之争倾轧。”
见余令只是笑了笑不说话,林御史知道自己这个含糊的回答余令不满意。
可他也不知该如何去说,跳转话题继续道:
“余大人,你就不说说你在长安的所作所为,今日一大早,约莫有三十多人进入了衙门,充当文吏,你要做什么?”
余令知道两位御史一定会过问。
这两人若是不过问也就不会被贬出京城了。
“不管你信不信,我想用长安给所有人打个样。
我想让大家看看,只要吏治清明,只要官员不欺压百姓,咱们大明的百姓是这天底下最好的人。”
“所以,你是真的在为长安的百姓好!”
余令认真的点了点头:
“如今我余家是大户了,也成了官宦之家了,我想试一下,让长安每家孩子都能吃饱饭!”
“为什么偏偏是长安?”
余令闻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
“我这个人目光短浅,这么大点儿的地方就搞得我睡不着,要是再换个地方,那我就是在害人了!”
“你发誓你没别的想法?”
余人认真道:
“我以朱圣人起誓……”
林御史满意的点了点头:
“好了,好了,你能赚钱,你又不爱钱,你在长安做的我看到了,我希望你会如愿!”
余令觉得林御史说的不对。
自己哪里不爱钱,余令巴不得自己有花不完的钱。
可如今这世道,身处长安有再多的钱有啥用,这不是给别人做嫁衣么?
所以,还是要先让百姓有钱,他们有钱了,这世道才会安稳。
“如果不打仗,如果朝廷不加税,最多三年,你就会看到长安不但百姓能吃饱,还能为边军提供粮款!”
望着豪气满满的余令,林不见心生羡慕。
自己当初其实也是这般,想当个让百姓吃饱饭的官员。
自己当初也没想当个御史。
可为了在这官场走的更顺一些,得到更多的认可,才最终走上了这条路。
林御史觉得自己当初是狼。
可为了更好的生存,自己本该是狼的,却硬生生的被驯化成了狗。
如今有一条幼狼开始啸月,林御史仿佛看到了当初的自己。
“小心姜布政使!”
余令闻言颇为不解道:“我觉得我没做错什么,我做的越好,他其实受益最大,他为何对我有这么大的敌意。”
“你是阉党啊!”
“阉党把他家怎么了?
林不见闻言转头就走,这种事他哪里知道。
他觉得余令真的需要读书,哪有读书人这么八卦的。
君子不闻人非,不视人短,不言人过,谨言慎行的道理难道没学?
没了说话的人,余令准备给知府衙门的大小官员开人生的第一次晨会。
除了晨会,余令还准备了晚会。
余令要让所有官员在散衙的时候复盘一下今日的工作。
做了什么,学习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余令准备让每个官员都来一遍。
先前不是闲么,不是不管事么,享受完了,从今日起开始还债了。
余令进了知府衙门,在余令看不到的地方,那些新人开始上任了。
那些员外的“傻儿子”走进了衙门,今天是上任的第一天。
等到明日,他们会手拿黄册统计人口。
统计人口是余令的第一个计划。
只有知道长安以及周边实际有多少户,余令才能确切的知道每家纳多少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