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章 门槛
第 76章 门槛 (第1/2页)(pS:赵不器带的布料就是寻常布料,不是什么哈达,也不是醋布,可以理解为毛巾)
吉日格拉输了。
鼻血横流,在冰面上划出一道长长的痕迹,捂着肚子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
虽然输的极惨,但他的那张嘴却是喊个不停,喊着再来,再来.....
嘴巴比这黄河上的冰还硬。
当余令问他愿不愿意成为这个队伍的向导时,他一下子爬了起来。
开始挥舞着手臂,大声的呵斥着那些围过来跟他抢生意的草原少年。
“他说什么?”
小柿子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低声道:
“少东家,他说咱们这个队伍由他负责了,让其他人回去抱着羊咩咩睡觉去!”
余令笑了笑,忽觉得这个吉日格拉怎么如此地现实。
转念一想,余令又觉得自己错了,在这里,不现实的人一定活不下去。
也许就有了直来直去,豪放的性子吧。
吉日格拉骄傲极了。
他骄傲小柿子找到了一个比他还厉害的男人。
男人有力量,就能保护自己的女人,两拳就能把自己打倒,那就说明小柿子的眼光不错。
以自己为基础,找了一个比自己更厉害的男人。
他在为小柿子骄傲。
吉日格拉觉得小柿子应该是汉人部族里面的公主。
一出手就是沉甸甸的一包盐,这些盐可够一户帐篷吃半年呢!
这一包盐给头人可以换三头羊呢!
不是公主没有这么大的本事。
过了黄河,迎面而来的寒风一下子就消失了,眼前的一切豁然开朗了起来。
密密麻麻的帐篷,随处可见的羊。
苏怀瑾望着帐篷之间的那些雪堆叹了口气。
现在可以放火,但要像当初那样放一把火,火烧一片就不可能了。
如今怕是顶多烧一两个就顶天了。
袁御史成了好奇宝宝。
他是头一次来关外,眯着眼睛四处打量着。
他看到了妇人烧着牛粪用少了个耳朵的泥陶罐子煮糜子粥时有些短暂的失神。
见袁御史皱着眉头,余令低声道:
“他们一天最多两顿饭,并非顿顿吃肉。
这些牧民就跟我大明的佃户一样,我们佃户上头有员外,有士绅,牧民上面也有头人!”
袁万里笑了笑:
“我以为牧民顿顿吃肉呢!”
余令也笑了笑。
这个想法不可笑,很多没来过的百姓和官员都认为是草原人不种地,顿顿吃肉。
可他们若是顿顿吃肉,大明和蒙草原部族怎么会有战争呢?
“在这里,其实也只有头人,首领,才有可能每天都吃肉,而这些牧民每天只能吃两顿饭,偶尔吃顿肉粥!”
袁御史不解道:“那这些牧民吃什么?”
“牧民帮助头人牧马放羊,头人用手底下的牛羊马跟我大明换粮食,然后把这些粮食以报酬的形式给牧民!”
袁御史点了点头,突然长叹道:
“卖盐的老婆喝淡汤,编席的汉子睡光炕,烧炭的冻死在街头,说到底,可怜的都是活在最下面的人!”
余令佩服的竖起大拇指:“先生这句话说的很在理。”
袁御史摆摆手继续道:
“我明白了,怪不得这些部族每次和我大明打完都要求开互市了,原来他们也缺粮食,他们缺的还多!”
“一旦草原上出现“白灾”和“黑灾”那就相当于我们中原的颗粒无收,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劫掠边关打草谷!”
余令点了点头,应和道:
“对,也叫转移内部矛盾!”
袁御史想了想,有点明白余令说的这些怪异的话了。
一旦“白灾”和“黑灾”来临,那些头人,首领,大汗其实是受损最大的。
“那你觉得这互市好不好!”
余令不敢谈论这个话题,因为所有人都说,封贡互市为大明开百年太平。
客观上是这样的,
可……
可架不住那些商人打着在商言商的旗号,为了利益什么都敢卖啊!
越是朝廷不让卖的,他们越卖。
因为他们知道草原的头人缺,肯花大价钱,高风险就代表着高回报。
到现在,边军将领养商来赚钱。
又或是拿贿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锻好的铁片子藏在粮食里,草原部族一到手打磨一下就能用。
朝廷的官市卖的都是“特制铁锅”,就怕草原人把这些铁器熔化做成武器来打草谷。
可那些商人不怕。
不但不怕,他们还一边帮草原部族打草谷把抢来的物资卖给大明,一边又把大明这边违禁品卖到草原。
做着两头通吃的生意。
见袁御史又开始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那个样子,余令轻声道:
“其实我们是吃亏的!”
“怎么说!”
“他们换取的都是生活必需品!”
“为什么?”
余令不知道如何去说,只记得在茹慈给自己找的那些书里看到许多有趣的小故事,余令觉得应该是真的。
听说在草原部族之间……
那些小部落为了一口锅还打架,故事里说,抢到一个铁锅的功劳,比砍掉五个敌人的脑袋还值钱。
还听说……
有一次科尔沁底下的一个小部族和兀良哈底下的一个部族开打。
他们打架竟然是为了绑走两个来自大明会修马掌的工匠。
故事的真假余令不知道。
但余令知道,在互市的这场交易里,草原部族和大明的交易往来是顺差。
具体是多少,余令又说不清楚。
“走了,别想了,学问的事情有的是时间琢磨!”
袁御史点了点头,他觉得余令懂很多,可总是习惯把话说一半。
这破毛病到底跟谁学的。
其实不是余令喜欢说话只说一半,因为余令只知晓一半。
随着余令等人彻底的进入帐篷区,呜呜呜的牛角声连成一片。
越来越多的头人从帐篷里钻了出来。
越来越多的人围了过来。
在号角声落罢,一匹匹快马离开河套,朝着更远处跑去,他们要去报信,要告诉自己的首领……
大明来送钱的使者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